◎本刊記者 徐曼麗
五常水鄉綜合保護利用工程區塊位于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東南片區五常濕地。而它的建設推進,首先要依賴于土地征遷的順利完成。
五常街道黨員干部發揮責任在肩能打硬仗、行動在身積極作為、民生在心勇于擔當的鐵軍精神,在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鎮綜合整治項目上交出了漂亮的答卷。隨著荊豐社區、友誼社區和顧家橋社區的房屋拆除工作完成,五常將于今年年底完成向未來科技城交地工作。
7月的杭城,高溫來襲,熱浪滾滾中迎來了五常街道城中村改造荊豐社區征遷工作的關鍵環節——“集中簽約”。
第一天提前簽約完成率24.94%,第二天提前簽約完成率87.29%,第三天提前簽約完成率93.64%,第四天提前簽約完成率99.51%,第五天提前簽約完成率100.00%……五天五夜的堅持,換來409戶100%簽約。
9月11日晚上9點多,隨著最后一戶農戶在征遷協議上簽名,第二期集中簽約工作同樣旗開得勝,比原計劃提前一天完成。其中,僅9月8日(簽約首日)一天就完成了95%以上。
五常街道社會事務科的陸勝強被抽到荊豐社區征遷工作專項組。在7月20日集中簽約開始,他和同事們天天加班到凌晨。第一天,陸勝強就在指揮部里待到凌晨3點。他一直在等一位從香港出差回杭的金女士。金女士父親是戶主,70多歲了,他提出,想委托女兒來簽約。偏偏不巧,女兒去香港出差還在趕來的路上。等到晚上九點,陸勝強把老人勸回家休息,自己繼續等,最終把風塵仆仆的金女士等來。
城中村改造和小城鎮綜合整治是檢驗干部能力和作風的試金石。幾個月來,五常街道黨員干部拼在一線,成為城中村改造中的一支“鐵軍”。
為打好第一仗,五常街道早在年初就著手準備,組建了由班子成員領銜包干負責,街道中層干部擔任正副組長,120余名街社干部全程參與的7個征遷工作組。現場咨詢、上門預約、騰房驗收、安保管理……幾乎每一位組員都身兼數職。平日里大家明確分工,各個擊破。遇上難事,小集體一齊跟進,合力而為。
在干部帶頭干、做好表率的引領下,社區黨員也爭當“領頭羊”。
在征遷啟動之初,老干部、組長、黨員、居民代表、拆遷戶代表等,社區召集不同主體的座談會是一場接一場地開,開了十幾場會,收集了30余項拆遷戶普遍關注的問題。
“我們還當起了村民的‘老娘舅’,‘老人該分給哪個子女’‘離婚了戶口還在怎么分’‘三兄弟分家產不均怎么辦’,我們當面溝通調解,耐心解決征遷過程中出現一些家庭糾紛,營造和諧氛圍。”荊豐社區黨委副書記、居委會主任宋俊璠介紹。
五常街道征地拆遷辦主任何維國說:“我們的征遷工作要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這也是政府公信力的體現。同時,也要切實考慮老百姓的利益,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盡量滿足合理要求。”
被征遷的高齡老人過渡難往往是一個普遍問題。在余杭區支持下,在荊豐社區不遠處,一幢投資1000萬元的老年臨時過渡房即將拔地而起,大到廚具衛浴,小到火災報警器,一應俱全。考慮到五常周邊租賃房屋少而且價格相對高的實際情況,五常街道和荊豐社區利用現有安置小區剩余回遷安置房,還提前安置100多戶家庭。
在何維國看來,正是這些溫情和細節,才有了黨員干部做表率、居民群眾跟著干的良好氛圍,才有了“五常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