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近年來,青田縣深入實施“黨員村干部工程”,不斷優化村級黨員干部隊伍,村級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10月11日一早,青田縣小舟山鄉黃圓平村支部書記章厚岳就帶著幾名黨員,將“黨員帶頭、兩委共創、鄉賢助力、群眾支持”的展板布置在村口最顯眼的地方。他是小舟山鄉黨委從鄉賢人才庫中精心挑選向村支部推薦的人選,一當選村支部書記,他便擼起袖子,帶領村干部投入到示范村創建中。
青田是著名僑鄉,在外鄉賢能人多。在今年的村社組織換屆中,積極通過事業選賢、鄉愁引賢、文化育賢、平臺招賢、上門請賢、退位讓賢等做法,引導45名優秀鄉賢回歸“參政”助力家鄉建設發展,確定了200余名優秀年輕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為村級后備干部。在選舉中設置專門指標,明確支委職數3個交叉1個、5個交叉2個、7個交叉3個的指導性要求,全縣共安排“兩委”交叉職數431人,優秀黨員有了更多機會挑起大梁。
從2015年開始,青田縣實施了“百名委員入黨計劃”,鄉鎮黨委通盤考慮村黨組織書記人選儲備、村黨員隊伍梯隊建設,形成綜合推薦意見。縣委組織部每年單列30個左右黨員發展指標,綜合統籌,精準投放發展指標。三年來,共將102位優秀村委會成員發展為黨員。
黨員家族化向來是困擾基層的頑疾。為此,青田縣將黨員發展工作納入黨支部責任清單,作為黨支部書記黨建述職的重要內容。對個別黨委有意向的好苗子,通過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加強黨性教育、下派第一書記投好關鍵票、誡勉黨支部書記、落實黨委委員“一對一”聯系等措施加強鄉鎮黨委引領。通過綜合施策,村干部向黨組織靠攏的信心和決心得到了明顯提升。
“我的戰友沒能看到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但我知道他們不會后悔……”這是阜山鄉阜山村96歲老黨員林益鳴今年受邀所講的第3堂黨課。今年,青田縣專門發文建立了“2+X”主題黨日活動制度,“2”即交納黨費、重溫入黨誓詞,“X”為支部自選動作,不斷為基層支部燒旺黨內政治生活“爐火”添薪加柴。地處石門洞景區的高市鄉洞背村,每到節假日就開展以“服務游客、扮美景區”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贏得了游客普遍點贊。
選得好,關鍵還在干得好。一方面,采取“軍訓+培訓”的辦法,對村干部實行一年一訓,上好“履職輔導課、紀律規矩課、紅色教育課、交流研討課”等“四堂課”,提高村干部履職能力。另一方面,重點安排村干部到“黨性鍛煉崗”“黨員先鋒號”扛旗攻堅,加強歷練。縣委每季度一次、鄉鎮每月一次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擂臺大比武”,基層黨組織書記上臺述黨建、曬成果、比業績。舒橋鄉、章旦鄉等鄉鎮還安排村級年輕黨員干部到鄉鎮機關見習,鄉村黨員干部攜手振興鄉村。“我們不僅是上級和下級,更是同志和戰友”,章旦鄉蘭頭村黨員村長金建亮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