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部部長 劉進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對我國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部署、總動員,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擘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供銷合作社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就要充分發揮組織體系完整、經營網絡健全、服務功能完備的獨特優勢,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積極開展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農戶的綜合性、系列化生產服務,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積極開展面向農業生產者的農資銷售、日用消費品銷售、農副產品收購服務,通過規模化的服務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農村經濟繁榮、農民增收致富;積極開展面向農村居民的再生資源回收、生態農業、休閑農業服務,通過“黨建帶社建、社村共建”創建活動參與農村鄉村治理,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重點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為農業生產者提供以土地托管為主要形式的系列化服務,是供銷合作社在深化綜合改革中探索的寶貴經驗,其優勢是在“統”的層面上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破除小農戶小而全、散而弱的困境,提升專業化程度與深度,是將分散經營的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有效途徑。當前,要繼續創新農業生產服務方式和手段,一是適應現代農業系列化、專業化、規模化的服務要求,推行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等服務模式,為農戶提供從農資供應、測土配方、技術指導、農機服務、病蟲害防治到農產品收購、儲藏、加工、銷售等全程服務。二是加強整合社有企業、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基層服務資源,爭取政府相關部門的配套支持,強化各級聯合社分工協作,推行“龍頭企業+基層服務組織”模式,形成行業服務規模優勢。三是積極開展為農綜合服務,按照政府主導、供銷合作社主辦、各部門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規劃建設主體多元、功能完備、便民實用的村級綜合服務社(中心),推進各類公共服務進村入戶,使廣大農民享受到便利服務,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打造為農服務綜合平臺。基層組織是供銷合作社開展為農服務的主要載體。近年來,供銷合作社系統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要看到,基層組織建設由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尚未完全實現,基層組織整體薄弱的現狀尚未根本改觀,基層組織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一是抓住基層社這個關鍵環節,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恢復開展經營服務業務,強化基層社服務功能和合作經濟組織屬性,努力將基層社建設成為以農民為主體的綜合性合作社。二是牢牢把握住供銷合作社引領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主導地位,加快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推動基層社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圍繞當地優勢產業開展系列化服務。三是引導各級聯合社樹立為基層服務的理念,強化各級聯合社社有企業對基層組織的帶動,加大對于基層組織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力度,促進基層組織又好又快發展。四是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的工作隊伍,為供銷合作社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要以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為統領,認真做好專項試點工作,充分調動各地深化改革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努力取得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新突破,構建起與農民聯系更密切、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營組織體系。一是著力構建聯合社機關主導的行業指導體系和社有企業支撐的經營服務體系,形成社企分開、上下貫通、整體協調運轉的雙線運行機制。二是推動聯合社深化體制改革,按照建設合作經濟聯合組織的要求和開展為農服務的需要優化工作流程和組織機構,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三是深化社有企業改革,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推動社有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要求不斷開拓經營領域,加快轉型升級,增強發展活力和服務實力。四是理順社企關系,加快建設社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建立社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在把握好社有企業為農服務方向的前提下推動社有企業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五是密切層級聯系,加強各層級社有企業間的產權、資本和業務聯結,推動跨區域橫向聯合和跨層級縱向整合,促進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六是加強供銷合作社法制建設和文化建設,強化指導服務能力,建立完善經營服務行為規范,以精神面貌新氣象、經營服務新成效為振興鄉村戰略的順利推進不斷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