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臨海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委書記、主任 王志堅
十多年來,浙江省臨海市供銷合作社積極踐行習總書記主政浙江時親自點題命題的“積極探索建立農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農村新型合作體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大重要思想,以農合聯為大平臺的大合作、大服務、大產業發展格局不斷深化,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臨海做法”。
發展美麗農業產業,構建高效現代農業。積極推進“特色農業大市、精品農業強市”建設,年均安排100余個農業產業化項目,兌現扶持資金6000余萬元,培育了柑橘、楊梅、茶葉、西蘭花四大主導產業,葡萄、草莓、藍莓、油茶、對蝦五大新興產業,形成了“一鎮一產、一鎮一特、一鎮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市社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共培育浙江名牌農產品11個、浙江名牌產品17個、浙江省著名商標26個。此外,形成了美麗農業四季觀光帶,規劃統籌全市鄉村休閑游、農家樂、民宿的經濟發展,打造全市鄉村旅游業吃、住、游、購全套產業鏈。
目前,全市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089家,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00萬元的合作社602家、超500萬元的153家、超1000萬元的62家,輻射帶動18余萬名農戶,農民合作化程度超80%。除農民專業合作社外,臨海培育了農業龍頭企業97家、家庭農場126家、股份合作農場9家、農家樂特色村(點)60個、發展民宿380余個,探索出了家庭經營型、生產基地型、產業觀光型、技術服務型、多位合作型“五種類型七種結構”的發展模式。同時,開展生產專業化、經營品牌化、產品安全化、管理規范化、社員知識化“五化建設”,抓好生產管理、技術標準、定價銷售、使用品牌、出口標準、行業自律“六個統一”,提升合作社參與市場競爭的層次和能力,破解銷售難、質量保障難、農民增收難等農業發展共性問題,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此外,市社在浙江省率先建立了市鎮兩級農合聯,出臺了《深化供銷合作社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構建“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實施方案》及26個配套文件,組織構架涉及32個子系統,吸納會員1430名。堅持“三會”制度,供銷合作社擔任農合聯執行委員會,實行“一套班子,雙線運行”,明確權責。
整合政府資源,做大做強區域平臺。引導產業鏈同一環節上的不同主體橫向合作,擴大經營規模,避免無序競爭;引導產業鏈不同環節上的經營主體縱向合作,發展一體經營,形成共同利益、共建共享;引導跨產業鏈的不同經營主體交叉合作,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引導構建全方位合作領域,以合作制、股份制、加盟等形式,全面加強生產、消費、投資各領域合作。
提供全方位服務,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在生產服務方面,設立綠色聯盟,全面開展農技服務,開展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全面推進農藥廢棄包裝回收處置工作,推進標準生產、安全生產和綠色生產。做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聯合社規范提質工作,實現全覆蓋并建立起規范評級體系。完善專家組工作機制,通過莊稼醫院、專家熱線、“益農寶”手機APP、上門服務等形式,及時為農民答疑會診。在供銷服務方面,承接好各項轉移職能,進一步健全完善農資連鎖配送、日用消費品連鎖配送、農副產品購銷、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四張網絡”。做好智慧農資推廣、農副產品推介、財務代理擴面增量工作,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接“互聯網+”做好線上線下聯動文章。在信用服務方面,在浙江省率先建立農民信用檔案,推出“豐收小額貸款卡”“農合貸”等系列產品,形成“一次授信、兩年有效、隨用隨取、隨有隨還”的貸款新模式,累計為農合聯會員授信155.2億元、貸款417.5億元。積極發展合作金融,組建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會(社)3家,建立資金互助風險補償和利息補助機制,2017年發放234筆互助金,互助金總額超億元。
在未來,市社將進一步調整農合聯和供銷合作社的整體布局,整合系統資源,大力發展合作文化,培育合作力量,推動農合聯在新時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