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呂梁市供銷合作社主任 薛耀宗
山西省呂梁市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貧困人口有48萬,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呂梁市供銷合作社以電商扶貧為切入點,著力解決貧困戶農產品“賣難”“賣賤”問題和日用品“買難”“買貴”。
2016年4月,市社成立呂梁市云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各縣(市、區)供銷合作社電商平臺也相繼成立,逐步吸收1500個基層社便民店,初步建立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網絡,形成“立體化”農村電商格局。隨后與青鹿(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在2017年5月4日成立了呂梁市電子商務運營中心。運營中心擁有辦公場所1200余平方米,下設運營部、市場部、拓展部等職能部門,從業人員100余人,月銷售額達200余萬元。此外,市社在全系統1500個基層社便民店選擇一些條件尚好、為農服務功能齊全、積極性高的便民店信息化改造為作為電商終端體驗店。在去年改造100個的基礎上,今年再改造500個。
為了能助力貧困戶的農產品賣出大山,市社申請注冊了區域性商標“印象呂梁”。通過電商平臺、協會牽線、市場推動,主攻省外重點市場和中高端市場,并與有實力的大企業、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長期穩定的供貨關系。同時,積極參加各類農產品展示、展銷、商貿洽談等活動,推動呂梁農產品“走出去”。此外,市社依托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到貧困村“一村一品一主體”。目前,全市社系統已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50戶,幫扶3000農民(其中10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電商平臺已幫助銷售小米、紅糖姜棗、棗夾核桃、碗團等本地特色農產品300余萬元。
“供貨港”項目是由呂梁市委、市政府引進,目的是為了打造城鄉商品流通供應鏈。該項目是由上海世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義烏眾聯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以“義烏小商品”為主體,由線上電商平臺和線下實體體驗供貨平臺共同組成的綜合性批發供貨平臺,經營品種達170萬種。9月30日,山西供銷供貨港呂梁分撥中心暨離石直供中心舉行隆重的啟動儀式。到今年底,在中陽縣、方山縣、臨縣等建設5個縣級供貨港直供中心。到2018年底,在全市形成13個縣級直供中心無縫對接,連接1500個基層社便民店。
為了解決物流難題,市社成立了呂梁暢達物流有限公司,以市級物流中心為主體,規劃建設“三縱四橫”農村物流配送網絡。第一期建設86個充電站1000個充電樁,覆蓋50%以上鄉鎮和行政村,3年內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同時為1500個基層社便民店發放物流電動車,新能源物流配送電動車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統一外觀標識、統一司乘人員服裝的“五統一”規范化管理,形成覆蓋全市農村的物流網絡體系,解決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
市社在傳統經營業務方面也積極引入電商因子。目前,已建成惠農服務中心16個、惠農服務站126個、莊稼醫院15個;深化與商務、郵政、通信、金融、保險等部門的合作,已建成130個綜合服務社。服務社除經營日用品、農資外,還為農民提供社保繳納、水電費繳納、快遞代收代發、車票代買、電話費代繳等功能服務,滿足農民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方便了老百姓生活。
市社與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達成戰略合作,積極推動金融扶貧。與中國銀行合作,首批為500個基層社便民店經營者辦理“中銀供貨港卡”,逐步覆蓋1500個基層供銷合作社便民店。中國銀行提供3萬—5萬元的信用卡授信額度,用于“供貨港”業務結算,讓利于貧困戶消費者。此外,市社還把開展農村電商培訓、培訓實用型電商人才作為實施電商扶貧的重要舉措。2017年,計劃培訓7期,每期培訓50人,培訓時間為1個月。目前,已經培訓了4期200余人次。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接下來,呂梁市社將大膽創新,不斷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為呂梁整體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