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淑梅
(101800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
聞淑梅
(101800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社會的整體利益就是社會能否和諧健康且穩定的發展,保證廣大人民群眾井然有序工作的必要保證。因此,國家的相關機構有責任和使命去維護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在我國目前的法律體系中,不同的法律部門所行使的權力不同,所擔負的職責和使命也不同。但市場發生失靈情況,一定會危害整個社會的利益。根據國家對市場失靈的調控政策以及相關的必要手段,因經濟法的制定與頒布,積極有效的從法律上約束了國家對市場的干預,對我國社會的整體利益起到維護的作用。
經濟法;社會整體利益;維護
在我國經濟法頒布到目前為止已經長達三十年,期間也產生了眾多的理論流派。我國為了促進社會的和諧健康且穩定的發展,繼而制定和頒布經濟法。經濟法可以通過不同的經濟方式和法律手段對我國的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嚴格規范的進行物質財產分配,保證社會和諧健康的發展。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經濟法會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能有效的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本文就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進行探討。
一些特殊的經濟效應可以為市場主體創造出極大的動力,進而推動市場主體把市場上的資源投放到最具有價值的地方,這是一般情況下,市場進行資源分配的常規處理方式。但是,就目前我國市場上的發展情況來看,市場主體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極大可能造成市場經濟盲目的進行發展,繼而導致市場失靈的現象發生。總而言之,市場現有的機制已經無法完全適應現代社會并且發揮其調節市場的作用。市場具體情況可以表現為:市場經濟結構落后無法完成市場經濟總量的平衡;提供不了公共產品;不能積極有效的處理一些經濟活動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市場經濟被壟斷,不正當競爭時有發生;受害者的權益遭到侵犯;法律價值不能充分體現。市場經濟失靈必然對社會和諧健康發展造成阻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直以來,我國為了實現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并且努力追求經濟總量達到一定的平衡,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政策,共同維護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了有效解決公共產品的市場供給難題,我國投入大量的資金和動用龐大的各項資源,并且動用了一定的手段,力求解決市場供給的困難。在實際的調控工作中,必須努力轉變市場主體利益的結構,在最大程度上制止市場主體的私權現象,才能積極有效的預防市場經濟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并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市場失靈現象的發生。為了盡全力的維護市場公平和諧的發展,有必要通過一定的權力和手段,完成資源的合理配置。
法益,通俗意義上就是動用法律保護人們的利益。不同國家的法都必須承擔著保護公民利益、國家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法律責任和使命。這些法律在實際的運用中依據所保護事務的大小,分清主次,對利益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分類。
不同部門的法益只能明顯表現出一種利益,其他的利益要通過一些相對應的目標才能表現出來。一個法律部門的利益目標和其他法律部門的利益目標一起形成法律部門的法益結構。經濟法的法益結構就直接影響了社會的整體利益。這一法益部門以社會的整體利益為出發點,利用社會主義社會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政策,保證對其利益的維護。
3.1 將維護社會利益以法律方式進行建立,在相關經濟法中予以體現,維護其權威性
如果社會整體利益想要通過經濟法的形式予以保護,最有效且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將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內容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規范和明確,從而最大化地進行保護合法權益。通常而言,主要處理方式就是在經濟法制定過程中凡是涉及到社會整體利益的條款,均應該體現相關“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等字眼,或者放在主體關鍵位置予以明確和規范。比如,有的法規表述為“為了加強國家宏觀管理,維護經濟和社會有序發展……”這些都是以法律形式將社會整體利益以立法形式進行保護的表述方式。可以看到當前凡是涉及經濟法范疇的各類法律,基本上都體現了對社會整體利益維護的內容,可見社會整體利益維護的重要性。
3.2 充分體現其政策功能
法律法規中的基本政策一般表現為國家在某個方面上的立場。國家的基本政策與社會的整體利益緊密結合,法律所規定的基本政策就是利用法律表現出來的政策。在我國目前的法律部門中法益結構都十分復雜,法律的基本政策會影響到自己或是其他的部門。在通常情況下,因為經濟法深入影響了社會的整體利益,所以其本身更注重于基本政策的規定。由于經濟法涉及范圍比較廣,內容比較龐雜,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經濟法中體現各方面的內容,只能通過建立政策基準的方式,向公眾明確行為規范和標準,從而更好地維護社會整體利益。
例如農業法規定的,國家要重視農業的發展,將其放在國民經濟的首要位置。整個社會都必須重視農業的發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全社會都有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經濟法中有很多的政策和規章制度,明確凸顯了當今社會整體利益的法益結構。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從側面反映了國家對社會利益的維護的重要性。
3.3 融入一定的權義結構
在經濟法的特殊視角下,權義結構包括權利、權力和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從法律的視角上看權義結構,主要來自于一些法律部門對權義結構的追求。與此同時,不同的權義結構相差較大,嚴重的造成了法律制度和法律部門中巨大的差異,有效的形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因為經濟法被國家賦予一定的權力來宏觀調控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繼而起到有效的杜絕了市場失靈的現象發生,維護了社會的整體利益。在構建權義結構時,必須全面的縱觀整個社會的所有利益,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綜合的安排,社會的整體利益也被囊括到經濟法的權義結構中來。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經濟法的宏觀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杜絕市場失靈現象的發生。一些機構或部門得到了一定的經濟職權,根據法律上的明文規定,具體行使有效的法律權力,保護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權力主要有監督權和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權,這些權力的行使,都必須以維護整個社會的整體利益為前提。也可以解釋為,國家以整個社會的整體利益為核心,通過一定的法律手段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法律明文規定,經濟職權一旦行使便要落到實處,這也是一些部門或機構可以行使的法律職權。經濟職權在我國的基本大法和其他的相關法律都有一定的明文規定,只有經濟部門表現的最為具體。經上述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我國有很多法律和法規都會對經濟法有一定的明文規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些特定的國家機關部門和授權單位會因為某些特定的經濟法律和法規,在某個特殊的領域,行使特殊的經濟職權。
3.4 責任制度的凸顯
在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也顯著提高。法律制度也進行了空前的發展和完善,特別是經濟法。
經濟法的制定相較于其他法律較為嚴格,國家對經濟責任制度同樣非常重視。在一般情況下,經濟法被廣泛應用到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上,為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就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經濟法的實際運用中也難免存在一些侵犯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國家對此也設置了相關的機構。與此同時,一些經濟法除了擔負著法律傳統的責任外,還積極順應時代的潮流,衍生出一些保護經濟,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新責任。例如《食品安全法》明文規定了關于部分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制度,相關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明文規定了一些相關的法律制度和規范。這些都明確的凸顯了經濟法對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職責。
本文主要詳細的探討了經濟法對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采用經濟法和一些普通的法律法規在維護社會整體利益時所表現不同作用進行對比。經濟法作為宏觀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法律,在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根本要求上,被我們委以重任。與此同時,我國的基本大法和一些其他的相關法律也都明文規定了對社會的整體利益有維護的責任和義務。之所以將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法律詳細的分布到各個法律當中,是因為這些不同的法律部門可以有效的調節社會關系,通過自身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手段來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的各類經濟活動也將走向國際大環境,所以要高度重視經濟法的作用,并以有效的方式予以維護和調節社會整體利益以及矛盾,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王雪瑩.對經濟法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探索[J].時代金融,2017(06):286+294.
[2]王菁.研究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作用[J].全國商情,2016(29):81-82.
[3]趙嬌男.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研究[J].法制博覽,2016(27):191-192.
[4]王菁.探討經濟法下社會整體利益維護分析[J].全國商情,2016(09):99-100.
[5]賈梅清.論社會整體利益之經濟法制度體系[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4(0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