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勝
(464200 河南保城律師事務所 河南 信陽)
淺議民事執行難問題解決思路
杜 勝
(464200 河南保城律師事務所 河南 信陽)
執行難、執行亂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實務界和理論界的一個現實問題。文章以社會信用體系為視角,審視了執行難、執行問題的表現樣態、成因及其與社會信用體系之間的關系,提倡執行難、執行亂問題的解決應該立足社會信用體系的大背景下綜合考慮、統籌安排,并提出了解決此問題的具體思路。
執行難;執行亂;執行成本;社會信用體系
在我國現階段,民事執行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究其原因,無非是我國立法相對滯后,國民素質不高等等,但在現有的基礎上仍有很大的改善余地,比如加強教育,提高相關人員素質,確立新型執政理念,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只有堅持依法治國,樹立新型的執政理念,才能更好地解決民事執行難問題。
(一)實踐中的現實問題:執行難、執行亂
執行難和執行亂是長期以來困擾和制約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當前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關注的熱點問題,其主要表現樣態如下:
1.為牟取利益,干擾甚至對抗司法人員執行公務
從法律上講,一些負有執行義務的當事人因經營不善而負債累累,甚至破產而無法承擔執行義務,依法免除其到期債務是合法的。但有些當事人鉆法律的空子,將一些善意的法律條款作為自己的保護傘,采取種種手段,設法避開各種監督搞假破產以避免被執行,從而使執行困難重重。還有的當事人隱匿、轉移財產;有的在多處銀行開設賬號;有的制造虛假會計賬目,掩人耳目,阻礙執行,甚至煽動群眾鬧事以阻撓執行等等。
2.服務機構設置障礙,影響案件的執行
一些律師或基層法律工作者,為了贏得當事人的信賴,以不正當競爭手段獲取報酬,提供服務謀求非法利益,協助當事人逃避債務阻撓執行。有的公證機關為了獲取報酬無視法律的存在,出具虛假的公證文書,欺騙司法機關并蒙蔽當事人。
(二)問題的原因分析:社會信用的缺失
我國有關民事執行的相關立法還相對粗糙,這給執行工作造成了障礙,但通過對執行難、執行亂現象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有法不依或鉆法律空當是執行難、執行亂的主要原因,我們討論問題不能偏離問題的實質,也即解決民事執行難、執行亂問題的關鍵在于提高執行所涉各主體的信用度——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社會信用的嚴重缺失是執行難、執行亂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構建完備的社會信用體系才是解決執行難、執行亂問題的治本之策。
對于執行難、執行亂問題而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個上位概念,執行中此類問題的解決需要作為其上位概念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其指明一條可行之路。主要體現如下:
(一)理念支撐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著自己的基本要求,也即在推行誠信的基礎上促進和諧以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信用不僅是一項制度安排,也是思想領域中存在的一種意識狀態,更是社會成員之間的一種約束機制。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是一項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道德、法律、制度安排、協調機構設置等諸多因素的改進,當然,作為社會信用體系有力保障的民事執行程序也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關鍵環節。
(二)問題解決的具體思路
執行難、執行亂問題的解決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此類問題的解決不是一部法律的完善或制度的添加能夠予以解決的,需要立足社會信用體系的大背景下綜合考慮、統籌安排,具體體現如下:
1.加強執行中的信息基礎數據庫的建立,確立數據開放制度
法院執行難的主要原因是被執行人難找、其財產難尋,我國對于個人和企業在其身份確認、財產確認、信用確認等方面還沒有可利用的唯一標識,信息分散、信息渠道不暢導致被執行人躲債、轉移財產等惡意逃債的可能。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信息公開是誠信社會建設的必要條件,功能完善的信用數據庫將成為改善執行難、執行亂問題的基礎設施。要加快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形成覆蓋全國的基礎信用信息服務網絡。推動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依法披露企業和個人的信用信息,提高政府各類信用信息的透明度。盡快實現企業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工商登記信譽管理系統以及稅務、質檢、公安、司法、海關等部門和各類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之間的信用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用信息資源共享和依法向社會公開披露。
2.加強政府信用建設,提高政府在民事執行中的公信力,杜絕地方保護主義
政府擁有的行政權與人民法院擁有的司法權從實質上說是相互獨立且平等的,然而在我國的實踐中,由于傳統觀念和現有的社會機制的影響,行政機關的政治地位明顯高于司法機關,有的地方甚至把司法機關當成行政機關的部委來對待,大大削弱了司法權。有些行政機關利用自己政治地位的優勢,在民事執行的過程中搞地方保護主義等活動,嚴重影響了司法權的獨立行使。因此,我們必須在制度上杜絕政府對于民事執行的不正當干預,具體如下:首先,把政府納入法治的軌道,完善約束政府以及行政人員行為的法律法規,在法律的層面上加大對干擾執行的行政人員的懲罰力度,抑制行政人員濫用權力,減少行政權在民事執行過程中適用的隨意性。其次,健全全國法院系統的統一管理和協調執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上級人民法院的監督、管理、指導作用,繼續采取制定執行、提級執行、交叉執行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突破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的障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事執行難問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解決這個問題確實亦非易事,但是,只要我們能夠看清問題的癥結,又愿意解決問題,也許我們能將執行難在不遠的將來會變成一個歷史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