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100088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關系研究
王 娟
(100088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現如今,我國的經濟結構正在調整,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也正在完善的重要階段,在進入WTO之后,我國已經進入世界經濟的競爭行列當中,我國的社會經濟還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其中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一些公民的失業問題,我國的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對相關的失業者做出了保護。本文針對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做出了具體的研究,從而解析二者之間的關系。
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具體關系;研究和分析
我國的社會保障一直被納入勞動法中加以調整,但是在勞動法當中并沒有相關的社會保障法,我國的市場經濟正在不斷的變化當中,其中的單位也在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社會保障法和勞動法之間的關系是屬于不同的法律體系的,但是其中仍舊存在著一定的關系。
(一)區別
在勞動法之中,勞動法實施和保護的對象是企業和工人,其作用就是調節二者之前的關系,而社會保障法服務的一直都是人民,調節的關系也很多,例如勞動者和國家的關系、用人單位和工人之間的關系、相關機構和工人之間的關系等等,這兩種法律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二)共性
這兩種法律存在著一定的共性,就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保護,根據各自的法律條文對弱勢群體的權益加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保障法的形成依賴于勞動法,只有結合勞動者的具體生存的狀況才能夠開展相關的社會保障法的確立,這種說法的主要支持者是聞名全球的首相俾斯麥[1]。
勞動法的社會功能主要針對勞動者,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對勞動者進行法律上的保護,可以有效的緩解社會中的階級矛盾。現如今的勞動法主要的社會功能就是對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加以保護,而對于社會保障法而言,其具體的功能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步完善的,具體可以分為社會救濟和保護公民的基本權益,通過條文可以構成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
(一)發展中二者之間的關系
從分析可以得知,勞動法在一個固定的法律體系當中,而社會保障法中也存在著自己的法律條文,屬于另外一個法律體系,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法律逐漸出現了社會化,而這一概念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社會就是法律發展的基礎,法律實行的基礎就是對人權的保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法律逐漸的增多,為的就是平衡經濟和人們的穩定,自我國社會法誕生以來,勞動法就是其中的代表,而社會保障法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這兩種法律始終不處在一個部門,于是全新的法律領域就隨之誕生了,這兩種法律歸根結底就是共同存在于社會法律當中的,但是這也不代表著社會法已經誕生,社會法終究是一個概念[2]。
1.上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
在這一階段,這兩種法律是相互獨立的,調整的領域也不盡相同,之前的關系不大。勞動法主要是對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關系加以調整,例如制定的休息制度和標準制度,這些制度的制定主要是用來維系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關系,而且最大的受益方通常是資本家,工人所獲取到的利益是微乎其微的,對勞動工人權益的保護沒有明確的指示。而社會保障法對于窮苦人民的救濟才剛剛開始,逐步的進入規范化,一直發展到社會保險制度在國家立法,主要的調整對象就是貧苦的人們、受到疾病傷害的人們和老人以及工傷問題,社會保障法主要調節的關系就是社會和國家、國家和人民。這兩種法律沒有準確的關系,最明顯的聯系就是這兩種法律都是一種工具而已,其實質的效用仍舊是薄弱的。
2.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后至今
勞動法的建立是獨立發展的,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并沒有存在包含的關系,其中,但是二者之間的聯系是相當的密切的,在一定意義之上,社會保障法對于人們基本權利的保障是很明顯的,其中的人權意識在一定基礎上更加的重要。在一九三六年出版的一篇文章當中,這篇文章叫做“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這篇文章指出,國家對社會經濟的干預已經越來越深入化,社會的發展思路已經發生了轉變,隨著社會性的加強,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已經向社會法轉變,文章中還談到,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是在社會中尋求協調,并通過這種協調加強人道主義的關懷,這兩種法律已經成為社會法的基本理念,這種人權意識的增強已經帶動了這兩種法律發生基因式的轉變。
在面對不同的對象時,這兩種法律都做出了一定的調整,但是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始終不會合二為一的,但是隨著這兩種法律的發展,其內部仍舊保持了對人權的維護,這是二者相互聯系的條件之一,在宏觀條件之下,這兩種法律之間的關系也就到此為止,這兩種法律仍舊有著各自的功能,各自的作用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人的生存權有著一定的法律保護,人類的勞動權利自然也有相應的法律條文加以保護。在微觀條件之下,這兩種法律還有著不同的關系,其調整的對象也出現了統一的現象,這就是社會保險方面[3]。
(二)社會保險之中的關系
在勞動法之中有勞工保險,而社會保障法當中有勞工保險和工傷保險,而且二者之間是沒有矛盾的,對于勞動保險,在我國的勞動法當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在社會保險當中,社會保險是其中的重點內容之一,這兩種法律主要以不同的方式對社會保險進行有效的調整,而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也有著不同的角度,在勞動法當中已經明確的表明了工人和雇主之間存在著保險關系,在社會保障法之中,主要的關系指的是國家和個人之間的保險關系,二者有著明顯的區別,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保險法在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之中都有了明確的地位,二者之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
我國的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并不是自古就有的,都是經過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而誕生并逐步的完善的,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獨立而又交叉的,共同為社會法助力。
[1]丁萍.新時期下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的關系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7(02):23-24.
[2]豆志旗,豆志恒.論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之間關系的思考[J].今日財富(金融發展與監管),2011(07):175-176.
[3]魏華.探討社會保障法與勞動法的界定[J].法制與社會,2017(07):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