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650000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云南 昆明)
淺談商法的效率價值在商法制度中的體現
李 楠
(650000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 云南 昆明)
討論商法的效率價值問題,就必須從法理學的角度去思考何為法律價值、何為法律的效率價值,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商法的價值及商法的效率價值。本文從商法的效率價值內涵展開論述,著重論述了效率價值在整個商事法律中的重要性,最后論述了效率價值在商法制度中的體現。
商法的價值;價值取向;效率價值
法律價值作為一個從西方法學移植而來的法律概念,其實質是法的有用性。法律價值是以人與法的關系作為基礎,表現了作為主體的(人)與作為客體的(法律)之間的需求與供給的對應關系,體現著客體(法律)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人)需求的效用。通說認為法律的基本價值包括正義、秩序、公平、自由、效率和安全等。無論是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律,其最終也要體現一定的法律價值,但各法系、各國家中不同的部門法對法律的價值取向側重點不同。法律的效率價值則是指法能夠讓人們以較少或較小的投入以獲得較多或較大的產出,以滿足人們對效率的需求。商法是調整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屬于法律的范疇,既具有法律的一般價值。以營利為目的是商法價值觀的出發點和歸結點,可以說營利也是商法所追求的價值。效率價值在商法中極大的推動商事主體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效率價值在商法中相比其他價值尤為重要。商法的效率價值可以這樣定義:在商法的規范下商主體通過商事交互行為,以期盡可能的獲得最大的效率需求。這樣的表述雖不準確,但商事交互行為完全以營利為目的,為實現這一目的,力求交易的迅速完成,這必然決定了商法的最高價值追求是效率。
法律確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相對獨立性,但法律不可能離開社會環境及社會需要。我們應肯定的是,法律在它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是以社會的經濟發展為目標的。法律價值應為有利于資源優化使用和配置的市場經濟提供便利。由此看來,法律的價值必須體現代表市場經濟本質特征的效率原則。2013年年初深圳市推行新的商事登記制度,新版營業執照不再記載經營范圍和注冊資本,以此促進商事登記的效率。2013年3月份兩會期間,全國工商總局局長、政協委員周伯華接受采訪時說,商事制度改革的方案已經初步形成,將在兩會后全面施行。商事制度改革后,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滿足商事參與者對利益的最大化追求。
效率價值是商事主體利益在法律上的體現,以經濟自由為基礎。商法即是直接將這種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法律和規則的形式定下來。商事參與者的經濟利益的追求也體現了效率是商法的終極價值。從商法的基礎理論來看有一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從商事調整對象來看,商法是調整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商事主體、商事行為。商事主體的設立和存續主要體現為稱之“商人”的商事參與者以營利為根本和最終目的;所謂“商人不從事虧本的買賣”,商事行為的出發點和歸結點也是為商事參與者服務,以追求最大的利益。為實現這一目的,必須力求交易的迅速完成,因為只有交易迅捷,從事商事交易的人才能多次反復而實現營利的目的。商法的價值追求必然要反應商法的營利性特點,以效率為最終價值。第二,從商法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來看,商法的職責為在制度的層面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本身的要求就是效率優先,則通過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達到效率最大化的目標。商法正是在制度上促進和保障市場機制的有效運行。正如科斯所說,“合法權利的初始界定會對經濟制度運行的效率產生影響。權利的一種調整會比其他安排產生更多的產值。”第三,效率價值能夠在商法的原則中體現出來,使商事參與者在商事交往中,最大限度的獲得經濟效率,從而促進商事交往的繁榮,促進社會的發展。在與商法其他價值的關系上,效率價值處于首位,在發生價值沖突時,其他價值退居其次,甚至會為效率價值目標而犧牲其他價值。典型的如有限責任制度和票據無因性制度正是體現效率的這一價值取向。
商人要實現其利潤的最大化,必須追求效率,交易效率便成為商法的最高價值追求。交易效率價值在商法上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交易定型化。按照李有星教授的觀點,交易定型化是保障交易效率的前提,包括交易形態定型化和交易客體定型化兩個方面。豑交易形態定型化是指商法將交易的方式預先規定為若干類型,使任何交易主體,無論何時從事該類型交易行為,都取得同樣的效果。例如超市貨架上的商品的明碼標價,保險公司制定的保險協議書等。交易客體定型化是指商法對交易客體的商品化或證券化。當交易客體為有形物品,給予統一的規格或是標記。如電腦的規格、超市同一類商品有統一的二維碼。對于交易客體屬于無形權利,為了便于流通,商法使之證券化。如股東的股票,債權人對公司所持有的債權,為商事交易而簽發的本票、支票、匯票等證券化的權利。
第二,短期消滅時效。各國商法為達到商事主體及時了結交易,實現最大利益的,并能持續不間斷的營利,確立了短期消滅時效制度。短期消滅時效是指將交易行為所產生的請求權的時效期間予以縮短而從速確定其行為效率的立法規定。短期消滅時效制度在我國的商事部門法中也有體現。如《票據法》第17條、《保險法》第27條、《海商法》第257條至第267條對短期消滅時效做了專章規定。短期消滅時效制度旨在推動商事糾紛的迅速解決,為達到此目的可能會犧牲其他價值來換取交易效率,更加體現了現代商事法律對效率價值取向。
第三,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也稱為公示制度,是為保障商事參與者利益、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而依法將一定的信息向有關部門及商事主體報告,并向社會公開或公告,以便使商事參與者充分了解情況。信息披露制度在信息公開的時間上要保持持續的過程,以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公司法》第146條有關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開制度,《證券法》法中有專節規定持續信息公開的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在商法的效率價值方面也充當著重要的角色。
[1]張岳昆.商法的效率價值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