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雷 齊德勤
(233010 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檢察院 安徽 蚌埠)
檢察機關實施律師參與接訪的積極意義
陳培雷 齊德勤
(233010 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檢察院 安徽 蚌埠)
涉法涉訴信訪在中國當前的復雜性和多面性使其解決十分困難,作為司法監督機關的檢察機關更是涉法涉訴信訪的“前線”,大量此類信訪淤積于檢察機關,信訪人得不到滿意的結果就采取層層上訪的方式尋求解決,造成很大的負面社會影響。本文試就律師參與檢察院的信訪接待工作的對各方面的積極意義作個簡單論述。
檢察機關;律師參與接訪;積極意義
信訪作為憲法規定的批評權、建議權、控告權、申訴權綜合體現的信訪權是公民憲法性的權利,信訪制度則是一種行使憲法規定的權利義務的方式。作為國家機關的檢察院,接待信訪是義務,更是工作,目的是密切聯系群眾、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但不懂法或對法律一知半解的上訪人員依然神化著信訪結果,層層上訪、鬧訪、纏訪,根深蒂固的上訪解決問題的思維觀念并未因此化解。
檢察院控申部門作為信訪接待部門,自身不具備實際解決信訪問題的能力,信訪人不能直接和實際辦案部門進行交流,而必須要通過檢察機關部門間的協作,答復尤其依賴于其他辦案部門的審查結果,得到的信訪結果往往不能令信訪人滿意。而信訪人員文化水平低下,層層上訪能討回“公道”的觀念濃重,缺乏理性、法治思維能力也造成了目前的信訪困局。[1]
2015年11月9日,中央政法委發布《關于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制度的意見(試行)》。《意見》為充分發揮法律服務隊伍在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積極作用,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肯定了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制度的可行性。[2]
由于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多發、重復訪高發、久訪不息的問題仍然突出,既加重了信訪群眾的訴累,又耗費了大量司法資源,影響正常信訪秩序。律師以法律服務者身份參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容易取得信訪群眾信任,引導信訪群眾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律師是法律“明白人”,既向信訪群眾講法明理,又督促政法機關嚴格依法辦案,有利于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得到依法解決;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既是為信訪群眾提供法律服務,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彰顯社會責任的實踐和鍛煉。律師在實際工作中起到的也是協助當事人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糾紛,獲取正當利益的作用。律師加入到檢察院控申部門的信訪接待工作中,將毋庸置疑的成為引導信訪者通過司法、行政復議等合法途徑解決糾紛的橋梁,緩解檢察院的信訪壓力。[3]
律師的參與有其天然的優勢。首先,他是獨立于檢察機關的第三方,不存在信訪人對檢察機關控申部門信訪工作人員“官官相護”的擔憂,他的非官方身份更容易的到信訪人員的認可和信賴,有利于增強信訪的公信力。
律師作為中立的一方,能客觀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事論事,不存在為任何一方“護短”的思想傾向。其次,他的專業性有助于其在剖析有關事實的時候,能夠把握重點內容,進行精確地定性,能夠運用大量法律知識及相關依據分析有關問題的合法性、合理性,幫助信訪人區分正當訴求和不正當訴求,能夠以其工作經驗預測各種解決途徑的利弊,幫助、引導信訪人員選擇最為經濟、理智、高效的解決方式。最后,律師的服務性有別于檢察院控申部門信訪工作人員被動地職責性工作方式,心理上不會陷于“傾聽疲勞”,對信訪人的問題更為重視,能獨立提供法律意見和法律服務。
(一)對檢察機關的信訪工作本身
現今各類糾紛不斷涌現,而避法畏法的“息訟”思想以及對司法程序的高度陌生使大量應當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的問題都匯流到了檢察機關控申部門,成為俗稱的涉法涉訴信訪,使得檢察院控申部門的工作量劇增,司法資源大量浪費。通過律師參與,為信訪人員提供法律咨詢,指導信訪人員有效利用司法、仲裁程序,幫助分析信訪和司法途徑解決問題的經濟效益等,能便捷地分流信訪工作量,減輕控申部門的工作壓力,提高檢察機關的工作效率。
(二)對檢察機關的信訪群眾
很多信訪人員由于沒有得到正確指導,問題沒能得到合理解決,對檢察機關控申部門信訪工作人員的簡單答復不滿,而懷著“領導英明”的盲目信念層層上訪,將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消耗在信訪過程中。有的人傾家蕩產層層上訪需要的僅僅是一堂通俗易懂的普法課,以理解法律處理問題的正確性。律師的參與可以使這些人少走很多彎路,在爭取正當利益的方式方法上給與精當的指點。對復雜的情況可以在律師的講解下,理清思路,明確法律關系,分清合理利益和非正常利益。同時對于檢察機關辦理信訪案件可能存在問題的處理方式和方法,可以通過律師對事實經過的分析得到糾正。需要聘請律師的還能得到方便的得到有用信息,有經濟困難的人員還能及時地得到法律援助。
(三)對律師本身
對律師而言,參與檢察院的信訪接待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也能拓寬業務渠道,鍛煉業務能力,對其所在律師事務所的推介也有一定的助動力。其次,參與信訪對律師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有正面意義,還能增強社會對律師職業的認識,提升律師的社會地位,樹立律師專業法律服務者的良好形象。
最后,律師參與檢察院信訪接待工作有利于推進檢察院信訪工作的法治化進程,是信訪制度發展的新方向。通過信訪渠道律師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能解疑釋惑,緩和、化解社會矛盾,可防止某些局部問題擴大為全局性問題,個案問題衍生為群體性問題,有效解決了檢察機關信訪工作難題,極大地維護司法公信力。
綜上所述,律師參與檢察院信訪接待工作,對完善檢察部門的信訪處理機制,對妥善解決涉檢信訪,對律師職業的進一步發展,對社會法治文化的培養,對信訪群眾矛盾解決等各方面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本文針對檢察機關目前面臨的嚴峻信訪形勢,簡要分析了律師參與信訪接待的法律依據和理論可行性,闡述了律師參與檢察信訪接待工作對多方面的積極意義。
[1]周永坤.信訪潮與中國糾紛解決機制的路徑選擇[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1):37.47.
[2]中央政法委. 關于建立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制度的意見(試行)[J].新華網,2015.11.09.
[3]吳剛,張有義.律師參與信訪作用及原因透析,依法化解社會難題[J].法制日報,2007.04.17.
陳培雷,單位:蚌埠禹會區人民檢察院,職務:科員;
齊德勤,單位:蚌埠禹會區人民檢察院,職務:檢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