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娟
(730913 甘肅靖煤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 甘肅 白銀)
關于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張小娟
(730913 甘肅靖煤集團公司黨委宣傳部 甘肅 白銀)
企業黨員干部作風建設,事關黨的形象,事關企業的大局,事關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作風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批示指示,指出在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提出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是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針對基層職工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勢,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對如何提升自省素質適應新形勢下企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現結合單位實際,就如何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是正確把握作風建設的政治性。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謂作風建設的政治性,就是要從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高度,從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來看加強作風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領導干部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必須常抓不懈。作為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對個人作風建設的政治敏銳性。歷史和現實的反面教材一再告誡我們,如果一個領導干部放棄了世界觀改造,喪失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敏銳性,那么,不僅會葬送自己的前程,而且將淪為歷史和人民的罪人。
二是正確把握作風建設的社會性。所謂作風建設的社會性,針對我們煤炭企業而言,就是礦井作風建設的好壞,關系著整個班子的威信和人心向背,關系到礦區的和諧穩定。我們常說“公生明,廉生威”,就是群眾對于一個勤政、廉明的領導班子的客觀反映。古代君王尚且知道干群關系如舟水關系,我們新時期的黨員干部更應注意執政為民的社會效應和群眾的認可程度。也就是說,作為黨員干部,就是要為礦井謀發展、為職工謀福利。各級黨員干部都應把職工群眾和社會各界的評價作為考核自身績效的重要標準。
三是正確把握作風建設的現實性。所謂作風建設的現實性,對煤炭企業而言,就是當前礦井所存在的現實問題表明加強作風建設確有必要而且十分迫切。近年來經過集團上下的共同努力,開創了一個人心思進、經濟發展、礦區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這種局面來之不易。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仍然有個別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不良現象和不正之風。對于存在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正確面對,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切實營造好、維護好、發展好良好的風氣和氛圍,把企業的發展大環境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一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搞好自身修養。要崇尚學習、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特別是要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紀條規,時刻做到心中有黨紀、腦海有條規。“源清而流清,源濁而流濁”。黨員干部的風氣正不正,直接關系和影響著一個企業、一個單位、一個部門的風氣。實踐證明,抵御誘惑,拒腐防變,思想道德修養是第一道防線。一些原本合格的黨員干部墮落為腐敗分子,往往是從思想道德這道防線失守開始的。所以,黨員干部必須在端正黨風、作風方面作表率,廉潔自律,加強自身修養。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穩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腳、抗得住誘惑,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來加強人生觀的改造,切實搞好自我監督,自覺做到“慎初、慎微、慎獨、慎友”。
二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做到勤政為民。“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黨員干部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樹立科學的價值觀,用全面的、實踐的、群眾的觀點看待政績,看待自身價值,重視從源頭、從基層解決事關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切實擺正自己位置,堅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堅持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工作的第一職責,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第一標準,為職工群眾誠心辦實事、辦好事,不斷融洽和升華干群關系,進一步增加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礦井發展增添動力。
三是樹立正確的利益觀,保持清正廉潔。權力是一雙刃劍,正確用權可以為民造福,建功立業;用權不當,則可能害人害已,禍患無窮。為此,作為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要正確處理好權力、責任、義務的關系。權力不是謀私的工具,權力就是責任,權力就是服務,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能不能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是一個干部對企業的事業心、責任感強不強的具體體現,是對職工群眾感情深不深的具體體現。只的這樣認識,才能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才能做到不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不任人為親、營私舞弊,不弄虛作假、與民爭利,切實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
一是決策過程要“唯實”。每個礦井、每個采區都有不同的實際情況,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必須作出符合自身實際的正確決策。決策正確與否,關鍵看是否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做到“唯實”。實踐證明,制定決策的過程也是推動思想作風建設的過程。在決策制定過程中做到“唯實”,就要用全面的觀點來認識本礦、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力戒主觀片面性;用與時俱進的觀點看待實際,力戒僵化的思維方式;用比較的觀點分析實際,突破封閉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看清自身的優勢和潛力所在,進而做出正確決策。
二是執行過程要“務實”。 改進作風與文化建設、業務工作有機結合,確保收到實際成效。有了符合實際的正確決策,還必須發揚務實作風,真抓實干,把決策付諸實施、變成現實。在執行過程中,如果沒有一種務實作風,再好的決策也只能是一紙空文。從這個意義上說,黨員干部抓落實的過程也就是抓工作作風建設的過程。在執行決策的過程中做到“務實”,必須講求實效,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必須注重實干,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必須講究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在工作過程中還要正確處理好抓全局與抓典型的關系,從全局樹典型,用典型帶全局,這樣既能推動工作的開展,又能促進工作作風的轉變。
三是開展工作要“求實”。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如何對待工作中的不足乃至失誤,是對黨員干部工作作風的考驗。堅持求真務實,決策就能不斷得到完善,推動工作開展;反之,不能承認失誤,不能及時糾正失誤,工作就難以完善和落實。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做到“求實”,就要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把實踐作為檢驗決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就要正確處理領導與群眾的關系,善于運用群眾的智慧豐富和完善決策思路;就要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靠集體的智慧推進決策落實。只有這樣,才能把企業各項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向前進,才能使我們的工作真正經得起廣大職工群眾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