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瓊
(564501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 遵義)
“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運營的趨勢及其新模式
馮 瓊
(564501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 遵義)
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知識產權運營的高校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知識產權的產業化和商品化;同時由于互聯網知識產權金融的存在,讓很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以及“創客”有了更多的投融資機會,進一步推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創新強國的轉變。本文對“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運營的趨勢和新模式進行了分析探討。
“互聯網+”;知識產權運營;新模式
“互聯網+”主要是指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傳統行業和互聯網上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中建立一種新的生態,其本質在于充分利用大數據和在線平臺,促進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的相結合,發揮出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集成和優化作用,使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能享受到互聯網的創新成果,進而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建立廣泛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知識產權運營是通過市場,企業或者其他專門組織進行一系列的知識產權活動,比如作價入股、轉讓、許可、融資以及構建知識產權聯盟等,從而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的過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知識產權運營以及科技金融緊跟抓住信息科學技術發展潮流,蓬勃發展。在傳統知識產權運營中,流程非常繁瑣,不利于供需雙方的對接,也不利于知識產權聯盟的整合,嚴重阻礙了知識產權運營的順利進行,自然運營效果不佳。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由于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知識產權運營不再有行業以及地域的限制,可以有效整合資源,縮短知識產權供需雙方之間的距離,進而推動了知識產權交易的成功和質押融資;與此同時,由于有大數據支撐,相關企業可以建立專利聯盟,大大減少了研發時間以及降低了研發經費,從而更有力保護企業的研究成果,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1]。
1.眾籌促進創意的實現
眾籌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即發起人、跟投人和平臺,通過在一個平臺向群眾募資,用來支持發起的個人或者組織的行為,具有多樣性、低門檻、注重創意以及依靠大眾力量的特點。新時代的眾籌,主要依靠互聯網,將籌款項目發布在互聯網平臺,進而募集資金,和傳統的融資方式相比,現代的眾籌更加開放。互聯網的眾籌模式不僅大大降低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籌集的資本,也突破了地理限制,由于互聯網的門檻低,更多的人可以參與進來,實現了小額資金也可以參與大型項目的投資,更好地利用了閑散資金。在互聯網背景下,投資方可以根據互聯網大數據更容易找到合適的項目,同時,知識產權權利人也更容易得到投資支持,這樣極大地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配置[2]。
2.知識產權交易服務的新模式
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加大了對知識產權的需求,然而現有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卻無法給予相應的服務,特別是在知識產權運營方面的綜合需求上面。企業申請了相關知識產權之后,其用處往往只用于打擊市場侵權,或者直接束之高閣,忽視了知識產權應有的金融和市場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其實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集合眾知商企業,建立知商圈。在這個圈內開展商務交流、沙龍以及展會等活動,促進優秀知商企業交流學習,并積極提供他們和高端企業合作的機會。另外,知商圈運營機構通過整合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從而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企業可以在平臺上學習和查找相關的行業信息資源、法律法規等,有利于企業決策和作出應變。
3.知識產權投資的新模式
第三方服務機構借助互聯網的連接作用,通過互聯網平臺,建立知商圈之后,可以成立投資公司,為知識產權設立創投資金,在給企業投入資金的同時,基金投資人也可獲得利益。創投基金種類包括:第一,知識產權融資基金,其主要針對的是具有技術優勢的創新型企業,基金投資人評估出最適合的企業進行投資,幫助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同時獲得高額收益。第二,知識產權投資基金,其主要是在某一園區產業規劃的基礎上,將匯集的各大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利以許可方式提供給企業,促進產學聯合,降低企業研發成本。第三,產業聯盟資金,主要促進相關企業建立產業聯盟,通過產業聯盟布局、管理和許可知識產權等業務,并且有效保護聯盟企業專利的安全。第四,技術轉移基金,其主要針對的是技術積累不足的創業型企業,通過不斷挖掘企業的需求,以及外部渠道的溝通,進行技術轉移項目,來彌補不足,幫助企業健康成長。第五,知識產權保護基金,其主要通過一定的方式,比如知識產權托管、保險等,幫助企業保護知識產權,清理市場,促進企業創新[3]。第六,知識產權探索基金,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政策發展和持續探索知識產權運營發展動向,比如,知識產權證券化等。第七,發展知識產權創投基金,一方面為知識產權創業提供活動資金,促進建立多樣化的創業融資體系;另一方面有效規避一味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規模可能帶來的風險。通過設立知識產權創業活動的專門基金和機構,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以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利益以及促進技術創新項目的發展,最終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形態。
4.知識產權金融新模式
“互聯網+”的背景下,由于知識產權和互聯網的融合,創造了互聯網知識產權金融運營新模式,其主要是利用互聯網網絡信貸平臺,為了幫助知識產權權利人解決資金需要問題以及投資人投資渠道等問題,提供相關理財等金融服務。知識產權是互聯網知識產權金融的核心,企業或者個人利用知識產權的商品價值屬性,作為抵押獲得借款。同時根據知識產權具有的稀缺性和唯一性,企業或個人通過知識產權增值獲得收益。
總而言之,“互聯網+”模式提高了知識產權運營的效率,推動了全球知識產權的產業化和商品化,提升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產業競爭力。通過有效結合互聯網金融制度,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會更加高效,促進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以及“創客”利用知識產權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進而加快我國成為創新強國的進程。
[1]史令喜.“互聯網+”時代知識產權運營的新模式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7,(12):218.
[2]王宇紅,周音,陳玲.“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知識產權通識教育實現路徑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7,(01):104-108.
[3]康鑫.中國高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系統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