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越嶺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轉型發展新思路
□朱越嶺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是全國企業化管理的專業市場典范,但其區位優勢并不明顯,市場發展受資源環境容量制約,存在市場經營主體素質相對偏低、企業創新能力普遍較弱、商品附加值較為欠缺等問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加快推進市場轉型來克服難題、突出重圍。
在增長與轉型高度融合的新階段,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不能在現有模式中尋求“穩增長”的老藥方,而要在轉型發展中挖掘“新增長”的動力源。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轉型發展,絕不能放棄原有線下市場的強大優勢和扎實基礎,跳躍膨脹式轉向線上市場,而要以技術、服務、供應鏈的復合驅動,更為交織、互補、成熟的雙向融合,向著更高階形態的新型專業市場轉型發展。其轉型發展路徑是“雙線并重、一體同進”,即促進線上發展,優化線下發展,加快融合發展。
專業市場的本質是為買賣雙方提供促進交易的平臺,交易功能為其核心。在信息經濟背景下,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要向現代化交易、綜合性服務轉型發展,著力打造成為全國網商集聚中心、全球網貨營銷中心、亞太金融資本流通洼地。
完善信息體系。2006年10月,義烏指數面向全球正式發布,下階段綜合信息體系建設重心是促進信息與服務功能互補。要創設義烏電商總門戶,提供資格認證、信息查詢、企業信用和市場咨詢等服務;發揮網絡服務、外包服務等優勢,提供營銷策劃、廣告宣傳、售后保障等信息服務,打造全國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建立浙中第三方虛擬市場綜合信息平臺,服務區域電商應用和小型電子商務企業培育;創建全國互通的網上創業服務公共平臺、電商客服呼叫中心等特色服務平臺,提供個性化、分區式服務;把研發、推廣、咨詢、招聘等服務與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稅收等政府職能緊密聯系、簡化流程。
升級金融體系。在我國現行金融體制下,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個體經營戶和中小微企業長期面臨融資渠道狹窄、企業資金鏈較短等難題。為此,要共建共享信息數據,把投融資功能鑲嵌到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服務系統中去,整合交易數據、客戶評價、信用記錄、納稅記錄、海關記錄等信息,助推市場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合作對接,共建新型小微企業信貸體系;創建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投融資中心,完善資金供求信息庫、投融資交易數據庫、資金流通配置機制、投融資雙向渠道等功能模塊,減少投融資信息成本,消除傳統資金供需雙方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融資困難。
健全支付體系。支付體系建立必需與產品供求信息發布、交易匹配機制、業務操作規范、信用記錄數據等交易流程相對應。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支付平臺要建立完善站內檢索系統、交易洽談工具等供需匹配機制,主動與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等機構共建專業市場網上電子銀行,通過多管齊下,實現為在線一站式交易提供技術支撐;運用大數據,從中獲取相應信息,為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及相關企業提供決策和創新等方面的數據支持。
構筑安全體系。網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線上市場首先要確保交易安全。要加強安全認證,推進企業、個人、部門等數字證書發放,搭建“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風險可控制、責任可追究”的產品監管平臺;構建信用評價激勵和懲戒機制,完善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和個人征信系統,營造由主體客體可信可查的交易環境,從源頭上規范電商市場秩序;組建安全應急響應中心平臺,對平臺中暴露的問題實現快速響應處置;健全投訴服務、爭議調解、法律援助、失信懲戒等電子商務糾紛解決機制,優化投訴便捷高效法治環境。
轉型是專業市場的核心問題,也是推動傳統業態變革的現實選擇。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要以資本運作為紐帶,用好全國馳名商標品牌,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網絡化擴張、連鎖化經營,打造萬億級“義烏系”小商品市場體系。
拓寬營銷網絡。義烏小商品城是國內商貿業中心,雖已建立比較完善的主分市場網絡體系,但不能囿于既有地位,應以一流產品、更佳服務開拓全球市場,提升輻射能級。要構建配銷中心,順暢商業流通過程,完善海外營銷渠道;拓寬國際配銷網絡,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借鑒先發國家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經營管理等經驗;培育現代市場經營主體,走規模化、標準化之路;加強經營主體商貿技能培訓,找準市場定位,更新市場觀念,形成經營特色。
創新管理機制。目前,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存在商務成本居高、涉外機構服務能力偏低、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克難的著力點是改進管理機制,以監督、服務為重點,發揮市場杠桿作用。要健全選優用優、效率為先的用人機制與激勵機制,創新人才市場體制,加強跨區域人才市場合作,建立職業經理制度;成立專業服務機構,發展信息咨詢、律師、公證、會計等中介機構,集聚海內外英才,激活科技創新,把人才和智力優勢轉化為市場和產業優勢;健全知識產權綜合監管體系,整治市場經濟秩序,增強服務意識,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強化產業互動。專業市場的繁榮帶動產業集群的發展,產業集群的躍升又促進專業市場的騰飛。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轉型發展要同整個義烏市、金華市、浙江省,乃至東南沿海發達城市的產業規劃發展結合起來;與各類產業園、產業集群建立協作分工關系,接通拉長上下游產業鏈;強化放大商務會展功能,精心組織博覽會,打造風格迥異的特色商貿專業街區;促進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與義烏產業集群聯動升級、協調發展,特別是緩解制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發展乏力問題。
實施品牌戰略。實施品牌戰略,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有可為。要整體提升商品品質,滿足消費者深層次、多元化需求,打通文創、智能產業發展鏈條,實現個性化生產、創意化設計和智能化集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加大懲治處罰力度,創建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加強各行業自律自查自糾,制定執行區域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標準,共同維護好市場形象;建立品牌經營利益補償機制,引導鼓勵企業開展投資研究、從事廣告宣傳等活動。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有強大的商品資源和物流配套作為支撐,形成了全國聞名的線下市場。在信息經濟時代,還要構建一個同樣強大的線上市場,而更為關鍵的是推進兩者融合、實現“一體同進”。
發展雙向支撐平臺。“義烏購”不是單純的線上平臺,而是依托實體市場、服務實體市場的支撐平臺。當前,“義烏購”開啟了營業執照新時代,下階段主要是豐富和完善各項功能。要貫通線上與線下、電商與實體的連接渠道,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綠色生態循環圈;加強精準營銷、線上推廣、優化供應鏈等綜合應用,重塑傳統產品競爭優勢,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打造中國制造“品牌孵化器”,無縫對接全球各類專業市場,提供品牌提升、市場拓展、資金需求等優質服務;創新“眾籌”模式,利用平臺聚合能力,降低采購成本。
建設現代智慧物流。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要打造現代化物流體系,提供跨商圈、跨地區、跨行業服務,增強整體競爭力。具體來說,要運用智能化集成技術,讓物流系統能抓取信息、分析信息、科學決策、跟蹤管理,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強化物流增值服務功能,加快構建綜合物流信息平臺;發展多式聯運,利用義烏港和B型保稅物流中心獨特優勢,開發智能移動終端,構建信息化、現代化物流體系;強化規劃引領,目前義烏向西經新疆到中亞和歐洲(義新歐)、向北經內蒙古到俄羅斯(金滿俄)、向南經云南到南亞(金保東)、向東到寧波(義甬舟)等四大國際物流通道相繼形成,當務之急是嚴格落實規劃內容。
深化兩線對外貿易。深化線上線下對外貿易,是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破發點之一,以實體市場支撐跨境電商,以跨境電商帶動實體市場,促進傳統外貿和新型外貿繁榮發展。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要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依托義新歐班列和國際郵件互換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海外倉、體驗店、展示中心等機構,加快融入境外銷售體系;建立線上“單一窗口”平臺,打造通關監管服務綜合平臺,配套建立線下園區平臺,采取“一區多園”方式協同并進;推進線上線下對外貿易“關、稅、匯、檢、商、物、融”一體化,實現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范。
加強多維深度合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線上線下市場融合發展的當務之急是突破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瓶頸制約。要有開放包容的襟懷,加快引進電商人才、改善融資環境、培育現代商業業態、擴大國際貿易合作;主動與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知名電商基地開展合作,提升自身電商產業園和專業市場粘合水平,強化網絡技術、營銷策劃等薄弱環節;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以政產學研合作形式,打開新思路、提供新路徑;合理擴大行業協會管理權限,發揮督導作用。
作者單位:金華市委辦公室(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