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夢真
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仍需政策支持
□邱夢真
浙江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運行良好,多數企業收入增長較快,經營狀況較好,未來預期樂觀。為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投資發展,需在優惠政策方面著力,加大優惠政策幫扶力度
為深入了解當前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組織杭州、寧波、溫州、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舟山、余杭、桐廬、上虞等調查隊對93家小微企業(包含規下工業、規下服務業、限下貿易、建筑業小微企業)開展了專題調研。調研顯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較好,固定資產投資意愿較強,投資行為較理性,有明確投資目的,投資資金來源主要為自籌。企業認為,仍存在政府或者行業協會在優惠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不夠、享受優惠政策的門檻較高和優惠政策措施宣傳不到位等問題。
調研的93家小微企業,從企業行業類別看,規下工業企業17家;規下服務業企業34家;限下貿易企業26家,其中批零業12家,住餐業14家;建筑業小微企業16家。從企業性質看,民營企業86家,占92.5%;國有企業有7家,占7.5%。
生產經營狀況較好。有45.2%的調研企業表示上半年企業綜合經營狀況比上年同期有所好轉;37.6%的企業表示與上年同期持平;17.2%的企業表示綜合經營狀況變差。在93家調研企業中,2016年新注冊小微企業有23家。由于新注冊企業前期投入較大,今年才逐步走入正軌,使得指標數據普遍增長較快。
企業從業人數有所增長。5月末,除新注冊企業外,70家調研企業從業人員1095人,戶均1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86人,增長8.5%。其中,建筑業小微企業漲幅最快,從業人員154人,戶均11人,同比增長26.2%;其次是限下貿易企業,從業人員96人,戶均6人,同比增長9.1%;規下服務業企業和規下工業企業分別同比增長6.5%和4.6%。新注冊小微企業增幅較大,從業人員734人,戶均32人,同比增長358.8%。
營業收入增長較快。除新注冊企業外,70家調研企業今年1-5月實現營業收入1.3億元,戶均188.3萬元,同比增長34.9%。其中,建筑業小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02.1萬元,戶均128.7萬元,同比增長92.3%,漲幅最快;其次是規下服務業企業,1-5月實現營業收入4559.4萬元,戶均182.4萬元,同比增長32.1%;規下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355.7萬元,戶均334.7萬元,同比增長26.8%;限下貿易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61.3萬元,戶均97.4萬元,同比增長25.8%,其中限下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戶均營業收入148.1萬元,同比增長21.7%,限下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戶均營業收入21.4萬元,同比增長93.9%。2016年新注冊企業營業收入達8318.6萬元,戶均為361.7萬元,較去年同期翻兩番。
近八成企業流動資金基本正常。93家調研企業中,有71.0%的企業表示上半年企業流動資金基本正常;6.4%的企業表示流動資金寬裕。14.0%的企業表示流動資金緊張,缺口在20%以下;8.6%的企業表示資金很緊張,缺口在20%以上。
半數以上企業預期樂觀。在被調研的企業中,預計今年下半年生產經營情況較上半年有所好轉的企業有49家,占52.7%;預計與現在一樣的有35家,占37.6%;只有9家企業認為下半年生產經營情況會惡化,占9.7%。
投資意愿較強。2017年1-5月,除新注冊企業外的70家調研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億元,戶均固定資產投資額407.7萬元,同比增長25.2%。其中,建筑業小微企業迅猛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80.1萬元,戶均191.4萬元,同比增長538.4%,漲幅最高;其次是規下工業企業大幅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8.3萬元,戶均完成268.0萬元,同比增長219.9%;規下服務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為平穩,完成額為21532.9萬元,戶均861.3萬元,同比增長2.6%;而限下貿易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8萬元,戶均2.5萬元,同比下降14.0%。由于新注冊企業在2016年處于籌建階段,在固定資產方面投資數額較大,2017年大部分企業已建成并投產,因此1-5月固定資產投資下降明顯,完成額為6594.3萬元,戶均投資286.7萬元,同比下降66.9%。
93家調研企業中,有42家企業表示今年仍有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占45.2%。在有投資計劃的企業中,有21家企業預計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比去年有所增加;預計持平的有10家,減少的有11家。
投資行為趨于理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投資行為更為謹慎。調研顯示,企業在決定是否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時,72.0%的企業考慮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自身情況和外部市場情況;11.8%的企業考慮的是自身對經濟形勢的預期判斷;9.7%的企業視自身資金充裕情況;只有6.5%的企業表示自身投資會受政府或行業的相關政策所影響。
投資目的明確。調研顯示,42家有投資計劃的企業中,35.4%的企業投資目的是擴大企業生產規模;30.8%的企業投資目的是設備升級改造;因當地相關政策要求而進行投資的企業占13.8%;為了開發新產品而進行投資的企業占12.3%。杭州某五金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扶持,電動汽車將越來越多的為消費者接受,企業生產充電樁外殼的市場前景也將越來越好,因此企業通過購置新設備擴大產能。
資金來源為自籌,到位情況較好。在有投資需求的42家調研企業中,61.9%的企業表示投資資金主要以自籌為主;26.2%的企業資金來源主要為銀行貸款;4.8%的企業主要來自民間借款。資金到位情況是影響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因素,78.6%的企業表示投資的資金需求可以完全滿足;16.7%的企業表示有融資需求且部分可以滿足需要;只有4.8%的企業需要融資但完全無法滿足其需求。
投資風險大收益低是一些企業投資意愿不足的主因。22.5%的企業反映投資意愿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成本高、風險大且收益率低;21.0%的企業表示因自身沒有投資需求而不愿投資;18.8%的企業有投資需求但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因資金不足而放棄投資的企業占16.7%。盡管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了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但據部分小微企業表示,從銀行貸款的年利息及費用率遠超基準利率,仍是一筆較大的成本,因此企業傾向于依靠自有資金穩健投資。
小微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投資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政府或者行業協會在優惠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不夠、享受優惠政策的門檻較高和優惠政策或措施宣傳不到位。
優惠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盡管部分地區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但是優惠力度不足,收效較預期有很大差距,不能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有23.3%的企業認為政府或者行業協會在優惠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不夠。杭州某電器公司表示,盡管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但實際享受優惠政策有限。寧波某餐飲有限公司表示,作為小規模納稅人,其在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獲得的增值稅進項發票,無法抵扣增值稅稅款,這也減弱了企業投資動力。
享受優惠政策門檻較高。20.1%的企業表示設置符合優惠政策的條件難以達到,門檻較高。寧波某物流企業表示,當地有固定資產投資的優惠政策,享受標準為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企業,對年營業額不到200萬元以上的小微企業來說,該享受標準難以達到。溫州某電子科技公司表示,盡管當地有關部門制定了一些促進小微企業投資優惠政策,但是要求較高,需要申請企業滿足經營一年以上且每畝產值和每畝稅收必須達到一定標準,如10%的技改投資補助、零地補助。由于公司成立尚不足一年,產生效益亦達不到相關要求,目前未能獲得優惠政策。
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盡管企業了解優惠政策的信息渠道較以往有所拓寬,但由于小微企業分布較為分散,增加政策宣傳的難度,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20.1%的企業認為,當前地方政府或者相關行業協會在優惠政策或措施的宣傳方面做得不到位。在問及“是否知曉當地對小微企業投資的相關政策優惠”時,47.3%的企業表示只有一部分了解;24.7%的企業表示不太了解。
加大優惠政策宣傳力度。22.8%的企業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幫扶政策的宣傳力度。一方面,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在使用傳統宣傳方式的基礎上,引入新興的宣傳方式加強互動,如微信公眾號等。另一方面,加強政策指導和內容解釋,有條件的可以舉辦政策解讀講座,讓小微企業更精準地了解相關政策內容、享受范圍、辦理流程,做到“應享盡享”。
適當擴大優惠政策受益主體。小微企業普遍具有經營規模小、盈利水平低、納稅金額少等特點。18.1%的企業希望現有的優惠政策能夠針對小微企業特點,適當降低門檻,擴大優惠政策的覆蓋面,更好地引導大多數小微企業開展固定資產投資。
加大優惠政策幫扶力度。26.4%的企業建議加大對小微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幫扶力度。各個地區小微企業的經營范圍,行業發展情況不盡相同,按照當地行業標準和區域分布,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