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越
政企聯盟向假貨宣戰
□本刊記者/陳越

隨著電商平臺的蓬勃發展,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其定義的各種節日層出不窮,從眾所周知的“雙十一”到如今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主題購物節,電商平臺憑借琳瑯滿目的商品種類、較為明顯的價格優勢、送貨上門的便捷服務等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但與此同時,由于法律監管和平臺運營相對不完善,電商平臺不斷被爆出“賣假貨”的新聞,使得消費者疑慮重重。那么,應該如何杜絕假貨問題、重拾消費者的信心呢?在阿里巴巴公布“大數據打假地圖”不久后,全國及13個省市“雙打辦”、“雙打”成員單位近日與阿里巴巴代表齊聚杭州,召開“云劍聯盟”行動會議,探討線下跨區域聯合打假行動方案,用實際行動向假貨宣戰。
近年來,在電商平臺發展如火如荼的背后,是侵權假冒的沉渣泛起。各種侵權假冒呈現出線上線下一體化運作趨勢,違法行為組織化、產銷分工精細化、物流支付信息化、區域分布碎片化的特點愈發明顯,這對分段監管、屬地查處的傳統執法模式構成新的挑戰。
在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雙打辦”)副主任柴海濤看來,加大政企協作大數據打假,對提升互聯網領域打擊侵權假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記得2013年,我第一次到阿里巴巴來調研,與馬云先生做了很深入的會談,取得了一個共識:未來打擊侵權假冒的工作方向就是社會共治。現在開展政企合作大數據打假,加強新技術在執法監管中的研發運用,強化對違法犯罪線索的發現、甄別、挖掘的能力,就是提高事前防范和加強監管水平的一個重大舉措。”
在“社會共治”的理念下,阿里巴巴充分依托大數據“利劍”,聯合政府部門牽頭打擊侵權假冒。相關部門借力阿里巴巴的大數據來識別假冒商品,并找到網上商店所有者、附屬經銷商和涉嫌生產或銷售商品的工廠,然后將信息傳遞給地方當局。據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介紹,“互聯網或電子商務本身并不產生假貨,假貨的根源在線下。要從根本上解決假貨問題,必須線上線下聯動,將大數據轉化為線索,與工商、公安一起將隱藏在鬧市里、鄉村中的制售假貨份子繩之以法。”
2015年5月,在全國“雙打辦”的指導下,阿里首次與浙江省“雙打辦”發起“云劍行動”,全面開展浙江范圍內的侵權假冒犯罪打擊行動。經過兩年的嘗試與探索,行動收獲了良好成效。該行動2016年查處制售假貨窩點417個、破獲假貨案件總案值達14.3億元,像一把利劍一樣從源頭將制假售假窩點“一鍋端”。
為了深化“云劍行動”,2016年8月,在浙江省“雙打辦”的倡議下,阿里巴巴聯合江西、江蘇、安徽和上海市四省一市,將云劍行動升級為“云劍聯盟”。從原來的單省行動拓展到了包括上海、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省一市的聯合行動,用“線上溯源、線下打擊”的阿里巴巴大數據治假新模式凈化市場環境。
在網商平臺積極“清理門戶”的同時,政府層面也在積極出臺相關文件,重拳出擊粉碎侵權假冒的“網商垃圾”。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區域間的執法協調聯動。結合實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泛珠三角區域等深入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區域合作,總結經驗,適時向全國推廣。5月,全國打擊侵權假冒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2017—云劍聯盟實施方案》強調,要完善監管部門與大型電商企業的合作機制,充分利用電商大數據資源,對網絡交易信息進行篩查、整合、分析,提高對侵權假冒行為的發現、甄別和精準打擊能力。
2017年,在全國“雙打辦”牽頭下,“云劍聯盟”范圍擴大,覆蓋了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江西、海南、廣東、福建、云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等13個省市,聯合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這意味著大數據打假的成果惠及更多省份,區域間協調聯動、部門間執法協作以及強化政企協作,打假效率也將大幅提高。聯盟成員可以充分實現大數據對接,建立交互平臺,把網店信息、統計信息、信用信息、違法信息等相關數據在平臺上進行交互,實現主體身份比對、經營主體亮照、信用信息交互、線索推送和案件協查等功能。
在“2017云劍聯盟政企協作誓師會”上,浙江省“雙打辦”主任徐高春代表云劍聯盟宣讀《云劍聯盟政企協作宣言》。《宣言》稱,各成員單位要通過“云劍聯盟”加強政府部門間執法協作、推進區域間執法聯動、發揮大數據打假新動能、強化重點領域集中整治,推動社會共治。《云劍聯盟政企協作宣言》的發布,等同于布下一張“天羅地網”,使得分散在不同地區、線上線下細節分工的制假售假電商將無處遁形。
“云劍聯盟”升級后,聯盟成員積極響應。江西省根據代號為“2017-云劍聯盟”行動的有關要求,迅速下發實施方案,在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開展“云劍聯盟”專項行動。再如廣東省雙打辦副主任黃光華表態,要“夯實合作基礎,拓展合作領域,完善打擊侵權假冒機制建設”。
無論是大數據打假還是大聯盟協作,都需要由一支強有力的打假特戰隊作為支撐。2015年12月,阿里巴巴組建平臺治理部,公開招募打假特戰隊。一時間,全國各地的投名狀紛至沓來,最終平臺治理部優中選優,充實了人才梯隊。目前,這支隊伍平均年齡32歲,三成有研究學歷背景,成為擁有大數據新兵器的“特種兵”。
2016年,打假特戰隊向公安機關提供線索1184條,協助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880名,搗毀涉假窩點1419個,破獲案件涉案總金額超30億元。在發布會上,阿里巴巴首次向媒體公開了特戰隊員打假日記,分享了特戰隊在打假過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
其中,“浙江醫生夫婦制造假冒減肥藥“案例令人印象深刻。2016年9月,特戰隊“小二”通過專業的數據分析,向臺州市公安局舉報并提供線索,顯示臺州地區有人利用微信、淘寶等網絡資源在網上售賣假減肥藥。在特戰隊“小二”的協助下,警方抽絲剝繭,發現假冒減肥藥來自哈爾濱邵某處,而邵某銷售的成品均向廣州的周某購買。2017年3月13日,警方在廣州市白云區抓獲犯罪嫌疑人周某夫婦,搗毀其位于廣州市天河區的生產窩點。
其實,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鄭俊芳直言,“阿里巴巴在打假這件事上,預算不設上限,人力投入不設上限,這表明的是我們的一個態度。我們承諾是會一如既往地,更大力度地進行投入,盡我們所能地在打擊假貨這條戰線上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貢獻一切可以貢獻的力量,持續地走下去。”
柴海濤對于“云劍聯盟”行動寄予厚望。他呼吁,“各地區、各部門結合開展云劍聯盟行動,積極探索跨區域、跨部門的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政企協作治理。特別是提高推送線索的質量和落地查處的效率,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進一步提升對侵權假冒全鏈條的治理能力。希望更多的電商企業能夠加入到互聯網打假隊伍,共同撐起網絡交易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