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江
金義科創廊道該如何建
□汪建江
建設金義科創廊道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將金華—義烏建設成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區的重要舉措,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補齊科技創新短板的重要載體,是推動都市區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抓手。當前,加快建設金義科創廊道在金華市已經形成了共識、凝聚了合力。
金義科創廊道建設,高標準規劃是前提。一要完善空間布局。科創廊道建設要充分整合金華科技城、金義都市新區等資源,空間布局要強調“實而精”,以金華、義烏兩市建城區為東西邊界,以金義快速通道為主軸,盡最大程度整合沿線高校院所、高端產業、高端人才,構筑起功能齊全、定位清晰、目標明確、路徑精準的科創廊道。
二要舉全市之力共建金華科技城。按照“邊規劃、邊建設、邊招引”的理念,快速集聚創新資源,著力打造高層次人才匯集、高等級科研院所集聚、高新技術產業集中、高品質服務齊備的創新之城。
三要精心培育特色小鎮。堅持以核心化、集約化、高端化為發展方向,打造一批集聚優勢企業和明星企業,集聚創新創業要素,集聚“互聯網+”思維,并占據產業價值鏈頂端的產業集群的特色小鎮。
金義科創廊道建設,成敗在于能否快速集聚高端科技資源和要素。一要發揮高校科技創新核心作用。支持浙江師范大學創建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國內一流應用技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分院改革辦學體制,支持區域內其他高校提升辦學水平。引進符合金華產業定位的理工類高校來科創廊道設立具有一定規模的分校、研究生院或獨立學院。
二要加快引進高端科研院所。積極引進國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世界500強企業、中央企業、國內行業龍頭企業等來廊道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配置核心團隊擁有核心技術的高水平研發機構。
三要提升企業主體創新能力。圍繞“五大千億”產業,實施精準的扶持政策,增強企業創新意愿,推進企業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組織模式創新。支持企業開展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研發,掌握核心技術,占據創新鏈優勢地位。
四要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支持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一帶一路”國家和政府雙邊多邊科技交流、合作研究、創新載體和基地建設,建立國際創新要素雙向互動機制。鼓勵和引導外資研發機構參與承擔科技計劃項目,開展高附加值原創性研發活動。鼓勵企業聘用海外科學家、工程師開展技術咨詢與服務。
金義科創廊道建設,成果轉化是核心環節。一要推進科技大市場建設。努力實現全市科技大市場“全覆蓋”,為企業與科技成果精準對接提供全天候、高效率的服務。強化科技成果供需信息的采集挖掘和精準推送,實現與國家、省、兄弟地市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線上線下科技市場“無縫銜接”。建設金華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加快知識產權交易、金融服務、評估認證、集成創新等系統建設。
二要創新科技成果交易機制。用好工科會平臺,把工科會打造成為科技成果對接、科技資本對接、科技人才對接、創新創業大賽多功能綜合性大會。推進科技中介機構企業化運作,培育集聚一批技術交易、咨詢評估、科技金融、研發設計、知識產權等優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揮技術經紀人隊伍作用,構建專業化技術轉移服務體系。
三要建設新型創新創業平臺。支持中科金華科技園、北大金華信息科技園、義烏“千人計劃”產業園努力爭創國家、省級示范性科技園區。沿科創廊道主軸招引、建設一批科創園、眾創園、小微園、“雙創”園、電商園、網創園等科技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或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充分利用閑置的廠房空間、“兩退兩進”盤活的資產等,建設新型創業孵化平臺。鼓勵高校興辦一批面向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眾創空間。招引專業化團隊入駐廊道,提升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
金義科創廊道建設,推動產業發展是根本目標。一要打造一批產業平臺。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要著力打造高端智造新平臺、信息經濟新高地,努力在國家級開發區方陣中爭先晉位。金義都市新區要以中歐(金華)生態工業園為基礎,發揮金華科技城、金義綜合保稅區優勢,完善基礎設施,布局高端產業,發揮科創廊道聚合節點作用。義烏要加快整合義烏科創新區和義烏信息光電省級高新園區,爭創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二要培育一批重點產業。把握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以“五大千億”產業為基礎,結合金華實際,確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品等產業為主導產業。
三要引育一批領軍型科技企業。支持企業通過并購、債權重組、資產注入、整體合并等方式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國境兼并重組,擴大市場份額,推動產業鏈整合。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引導更多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支持企業通過委托研發和購買知識產權,增強整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能力。篩選和招引一批領先優勢突出、帶動性強、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國內甚至國際前列的行業創新標桿和“隱形冠軍”。
四是扶持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鼓勵科技人員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孵化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帶動、吸引、集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固定資產加速扣除等政策,推動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應用。建立健全使用創新產品的政府采購制度,鼓勵優先采購科技型中小企業產品和服務。
金義科創廊道,核心競爭力最終體現在人才上。一要深化人才管理改革。完善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合理分配科研成果轉化收益,給予科研人員、創新人才更大的科研自主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和經費使用權。建立人才管理服務權利清單,清理規范人才招聘、評價、流動等環節中的行政審批和收費事項。改進人才評價辦法,深化職稱評審改革,完善人才項目績效評估機制。
二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實施“千人計劃”“雙龍計劃”,落實人才獎勵政策,大力招引創業創新高層次人才。探索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機制,吸引更多人才扎根金華。加大一線人才培養力度,完善產學研協同的育人模式,努力造就一支人數眾多、梯隊銜接的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型企業家和高技能產業工人隊伍。
三要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切實解決好引進人才的醫療保健、家屬就業、子女就學、出入國境、教育深造、休閑娛樂等問題。建立黨政領導聯系高層次人才制度,當好人才服務“店小二”。暢通人才參政議政渠道,提升人才政治榮譽。
金義科創廊道建設,金融是加速發展的血液。一要創新科技金融產品。探索建立商業銀行、保險、擔保、風投等多方合作多種模式的科技合作信貸機制。引導商業銀行設立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專營機構,提供科技信用貸款,提供結算、融資、理財、咨詢等一站式系統化金融服務。大力發展知識產權質押,逐步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交易試點。
二要發展創業風險投資。支持在科創廊道設立種子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產業基金、風投基金,支持廊道科創平臺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和高新產業化項目實施。發揮民間資本充裕優勢,支持民間資本創立各類風險投資基金。支持開展互聯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三要發揮財政杠桿作用。組建科創廊道擔保公司,分散科技創新風險。支持科技企業股份制改造,加強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加強科技創新財稅政策扶持,加大財政資金對眾創空間、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搭建金融信息共享平臺和科技企業征信系統,建立完善的信息數據庫。
金義科創廊道建設,交通發揮著基礎性、服務性和先導性作用。一要構建城際交通網絡。以服務科創廊道為核心,統籌鐵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建設,大力發展跨市、跨省及國際客運服務,構建以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核心的綜合交通體系,提升科創廊道輻射能力。
二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全面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深化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程,解決軌道交通、城市公交與樞紐站點之間的交通銜接,努力形成以軌道交通、快速公交、骨干公交為骨架,以出租車、自行車為補充的多模式、多層次、高效率的城市公共交通體系。
三要發展集約高效物流系統。加快推進金義綜合保稅區、浙中公鐵聯運港、義烏陸港新區等物流平臺的建設。以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為契機,優化金華至寧波舟山港的公海聯運、海鐵聯運組織模式,提升多式聯運效能。建設智慧物流服務平臺,提升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作者為金華市科技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