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蕊
(100029 北京住總第二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北京)
淺談如何處理出租房裝飾裝修物的糾紛
劉佳蕊
(100029 北京住總第二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北京)
房屋租賃現象在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生活中廣泛存在,承租人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租賃房屋的效能,往往對所租房屋進行裝飾裝修,因此,產生關于房屋租賃中裝飾裝修物的歸屬及利益返還問題的糾紛,這也成為法院審判中的難題,該類案件的處理在理論界及審判實務界均引起了高度關注。因此,有必要對處理此類糾紛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
裝飾裝修物;現值損失;殘值損失
李某將自己的一套房屋出租給張某,租期為五年,張某搬進后覺得該房屋需要裝修一下,于是就對房屋進行裝修,裝修裝飾造價為60萬元。上述情況,背后會引發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例如,對房屋的裝修出租人與承租人是否事先達成協議是否經出租人同意,既沒有事先約定也沒能使事后協商一致,裝飾裝修物該如何處理?在實踐處理中所遇到的法律問題是比較復雜的。鑒于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我國《合同法》223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本條是關于承租人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增設他物的規定。其立法目的:①便于承租人行使租賃權,方便承租人的生產和經營;②不損害出租人的利益。
對租賃物改善或增加設施裝修所引起的法律問題,筆者認為會設計到多個法律領域:首先,改善或增加的設施涉及民法物的分類問題,可分之物與不可分之物。其次,涉及租賃合同的效力問題:期限屆滿,合同解除,合同無效。
1.在租賃合同無效情形下對裝飾裝修物的處理方法
《解釋》第九條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租賃合同無效時,未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價歸出租人所有;不同意利用的,可由承租人拆除。因拆除造成房屋毀損的,承租人應當恢復原狀。已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價歸出租人所有;不同意利用的,由雙方各自按照導致合同無效的過錯分擔現值損失。那么哪些情況會導致合同無效呢,《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其中《解釋》第二條出租人就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設的房屋,與承租人訂立的租賃合同無效。但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經主管部門批準建設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有效?!逗贤ā芬幎撕贤瑹o效的法律后果,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由于合同無效,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要恢復原狀,但應尊重當事人的意愿。未形成的附合裝飾裝修時,出租人同意留下裝飾裝修物的,可不再拆除,不同意留下的,承租人要拆除。這體現了“意思自治”的原則,但同時要考慮客觀情況,已形成附合的裝修裝飾物的,不能拆除或強行將裝飾裝修物與房屋分離,會導致該財產損毀或花費過大,不適宜拆除,但在尊重出租人意愿的同時,也要本著公平的原則,考慮出租人的權益,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價歸出租人所有;不同意利用的,由雙方各自按照導致合同無效的過錯分擔現值損失。這是過錯責任原則的體現。
2.在租賃期間屆滿或者合同解除時,對裝飾裝修物的處理方法
《解釋》中根據有效合同和無效合同的不同法律效果,對裝飾裝修損失采用了現值損失和殘值損失兩種不同的標準?,F值損失是指合同被認定無效時,裝飾裝修的現存價值。在合同無效場合,承租人通常已經占用使用租賃房屋一段時間,其在此期間享有的裝飾裝修利益,不應再列入合同無效的損失范圍。殘值損失是指在合同解除時,裝飾裝修的剩余“價值”,這一“價值”的確定是以合同解除時裝飾裝修的現值為基礎,且不能低于合同履行期間攤銷的裝飾裝修費用。那為什么不能低于合同履行期間攤銷的裝飾裝修費用呢?結合案例分析:李某將自己的一套房屋出租給張某,租期為5年。張某經李某同意后對這套房屋進行了裝修,裝修裝飾造價為60萬元,裝修費用在租期內攤銷。三年后因李某違約導致合同解除,按照評估價值,裝飾裝修現值為30萬元,則張某向法院起訴,可以請求李某賠償多少殘值損失?通過對法條的理解,以現值30萬元為基礎,又不能低于已履行期間攤銷的裝飾裝修費用,我們可以得出應賠償36萬元的殘值損失。因為出租人的過錯導致5年的合同只履行了3年,根據《合同法》97條,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攤銷了3年的裝飾裝修的利益,雖然履行期間,承租人也在使用,但是由于承租人的過錯,要對這3年得攤銷負全責,法律如此規定是帶有懲罰性的,所以出租人要將3年的全部攤銷賠償給承租人。同理若是承租人的過錯導致合同解除的,承租人請求出租人賠償剩余租賃期內裝飾裝修殘值損失的,不予支持,但出租人同意利用的,應在利用價值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
通過將案例與法條的結合分析,可以總結出,在實踐中遇到此類法律糾紛時我們大致分三步進行分析:首先,按照是否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區別對待;其次,對經出租人同意裝飾裝修再根據租賃合同效力狀況進行區別對待,即要區分合同無效,租賃期限屆滿或合同解除的不同情形;最后,還要區分是屬于未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還是已經形成附合的裝飾裝修物給予不同對待。
綜上所述:法條中,“當事人約定除外”這些除外規定充分體現了尊重當事人約定的原則,體現著私法自治,但在給予當事人充分自由的同時,又有對其的限制,公平原則,立法者制定出的法律要權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真正讓當事人感受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個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有過錯一方要賠償對方,都有過錯的要相應分擔損失,等等這些都是過錯責任原則與公平原則的體。
[1]李曉曉.房屋租賃合同中裝飾裝修物的歸屬及民法利益思考[J].法律.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