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穎
貿易保護主義升級的中國應對
□陳希穎
1月20日,白宮迎來了新主人,“特朗普時代”的大幕正式拉開。然而,回顧過去的一年,全球局勢風云莫測,黑天鵝事件此起彼伏,經濟停滯、外來移民、恐怖主義嚴重地撕裂了歐洲,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陷入衰退與震蕩。當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這位新任美國總統,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未來滿心期待之時,特朗普卻公開反對“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要求重新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并毫不修飾地喊出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口號,令世界唏噓。
“貿易保護主義”歷來被視作“全球化”的反義詞,是一種閉關鎖國的、狹隘的、反全球化的國際貿易政策,而由此帶來的“貿易戰”將嚴重危害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習近平主席指出“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打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不能否認,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但是,如果把眼下世界呈現的種種動蕩不安、未來即將面臨的各種危機都歸咎于經濟全球化,顯然是愚不可及的。
在全球經濟陷入迷亂,美國退出、英國單飛、俄羅斯走偏、日本展現不出應有的格局之時,我們不禁想問,中國作為世界大國,能否扛起經濟全球化的大旗,能否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論壇上承諾的大國擔當,為世界經濟的未來提供一種確定性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2016年,中國經濟依然處于世界前列:經濟增長方面,中國提前4年實現了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結構升級方面,中國正在經歷從以工業為主導的時代向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時代即后工業化時代的重大轉變,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之最;消費方面,中國消費品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創業就業方面,中國新增城鎮就業人數再創新高。
其次,改革開放始終是我們堅定不移的道路。2016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豐碩的一年,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放管服”改革持續釋放紅利……中國堅持通過改革破解前進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敢于啃硬骨頭、涉險灘,勇于破除妨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與此同時,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2016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實際交易額均有大幅增長。
再次,中國正在引領全球化的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中國方案”。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取得了豐碩的經濟、文化與社會成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眾正在實實在在地享受著全球化帶來的進步紅利。中國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推動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等,大力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服務便利化,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方向,為世界經濟復蘇出謀劃策。
1月,就在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達沃斯論壇的同一天,英國新鐵娘子特蕾莎·梅在富麗堂皇的蘭卡斯特宮發表了備受矚目的脫歐計劃演講,她的演講同樣振奮人心,英國脫歐的目的絕對不是建設孤立主義不列顛,而是一個更加強大、更加公平、更加統一和更加外向型的英國,它脫離的只是歐洲,而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的確,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和歷史大方向,而一個正在持續有力地推進改革、維持高質量的經濟增長、建立公平有效的分配機制、實踐令人信服價值觀的中國,一個始終關注全球發展、強調合作共贏,始終堅持“開放、包容、普惠”的中國,必將贏得世界的認可和尊重。
作者單位:浙江省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