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力
創新舉措推進利用外資邁上新臺階
□吳培力
利用外資是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中國“入世”以來,浙江利用外資取得了積極成效,外資在推動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科技進步、財政增收、城市建設、民眾就業等方面均發揮了建設性的作用。進入新時期,隨著國際經貿呈現新趨勢和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利用外資工作肩負著新使命,也面臨著新挑戰。我們迫切需要進一步將外資作為開放型經濟的重點,著重圍繞提質增效和優化升級,以強有力的新舉措推動利用外資邁上新臺階,為建設“兩富”“兩美”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2016年,浙江全省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75.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已連續7年保持穩定增長。浙江地處中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長三角南翼,這是一片深受外商青睞和關注的熱土。浙江擁有比較扎實的產業體系,產業配套比較完整,正深入推進中國(杭州、寧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寧波“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等建設,在許多領域具備與外資對接合作的契合點。浙江擁有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國家級開放區域,已成功獲批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多年的積淀形成了開放型經濟的雄厚基礎,在外資領域也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發展的業績已屬于過去,發展的差距則令人清醒,而發展的潛力更催人奮進。我們不能故步自封,但更不能妄自菲薄,只要與時俱進,奮發有為,浙江利用外資工作完全可能實現新的突破、開創新的局面。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在全球化時代,開放是世界性的潮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國際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外資是資本、技術、管理和知識的綜合體,是促進增長、推動發展、加快轉型的助推器。引進外資對于促進工業化、加快城市化、實施國際化、融入全球化、推進現代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放眼當今世界,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千方百計吸引外資,那些最發達的國家恰恰都是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環顧當今中國,無論東部地區還是中西部地區,都在想方設法地吸引外資,那些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恰恰是利用外資的先進地區。浙江作為開放先行地區,始終將開放作為區域發展的強大動力,沒有絲毫理由也沒有絲毫資本可以忽視和放松外資工作。必須堅持不懈地凝聚全省上下對于外資重要性的認識,冷靜理性面對各種爭議爭論,將積極有效利用外資一以貫之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期戰略思維中,并始終不渝地落實到各方面的實際工作舉措中。
新時期的外資工作要主動適應國際資本流動新趨勢,更加自覺地服務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于“兩富”“兩美”浙江建設,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跨國公司、總部機構和優質金融資本作為主攻對象,加大對世界500強、知名跨國公司、全球行業龍頭企業的招商力度,千方百計引進更具引領性、高端性和更有支撐力、帶動力的外資重大項目,重視引進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和高素質人才,強化精準招商和精準服務,充分發揮利用外資的標桿示范、競爭激勵和關聯帶動效應,同時堅持選優選強原則,嚴守產業標準、環保標準,堅決拒絕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產能過剩等項目。具體而言: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要加大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效生態農業招商力度,積極引進人才、智力和先進理念,加快優化產業結構;在構筑現代都市方面,要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功能區塊招商,積極提升城市功能,促進都市區建設;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要大力引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在提升生活品質方面,要大力拓展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引資領域,積極改善民生福祉,不斷促進社會進步。
要突出產業鏈招商。加強重大產業項目招商力度,集聚優勢資源,整合工作力量,想方設法引進若干投資額度大、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稅收貢獻大、環境污染少的旗艦型優質項目,同時有意識地推進上下游產業鏈的開發、整合、延伸和配套,按照產業集群的要求,實現相關內外資項目的集中、集合和集聚,通過引進一個龍頭項目,爭取形成一條新的產業鏈,集聚一個新的產業群。要繼續深化以外引外和以民引外。鼓勵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擴股,以存量促增量。有針對性地篩選一批有引資意愿、有一定規模、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建立項目信息庫,進行專題宣傳推介,引導民外合作,積極吸納國外先進的技術、管理和理念,加快消化、吸收和創新步伐,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帶動效應和溢出效應。加強與海外浙江商會、同鄉會等組織的聯系,積極推動海外浙商回歸。參照國際慣例,借鑒先進地區經驗,推動和實施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如專業化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派遣項目小組對重點跨國公司上門招商、網絡招商等。同時,積極探索外資并購、資產重組、風險基金、境外上市等引資新形式,不斷拓寬引資渠道。
促進重點開放區域建設。積極謀劃更高規格的開放平臺,高起點推進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和梅山新區建設。增強國家級開發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省級開發區整合提升,積極培育特色小鎮,建設國別產業園,充分發揮各地區位、資源、功能和產業優勢,探索“一區多園”“多區合一”“飛地拓展”“統籌整合”等多種模式,集聚吸引資本、技術、管理、智慧等要素,促進各級開發區之間的錯位競爭和差異化發展。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按照“精簡、效能、統一”和“小政府、大服務”的原則,完善重點開放區域管理體制,提高服務效率和行政效能,促進管理體制多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投資主體多元化和園區服務社會化。提升重大開放活動實效。全力以赴辦好“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精心辦好“境外浙江周”等重點招商活動,將常態化交流和集中性活動有機結合。要與時俱進優化各類開放活動資源配置,突出經貿主題和洽談主線,切實抓好跟蹤推進、成果轉化、績效評估等環節,推動各類招商活動向精準、精練、精細化方向發展。
要打造一支專業化的招商隊伍。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各類重點開放區域要創造條件,加強專業招商機構建設,配足配強專職招商人員,加快建設一支懂外語、懂專業、懂法律、善公關、有激情的精干招商隊伍。要關心招商人員成長,增強市場經濟常識和國際規則意識,提高商務談判水平和溝通合作能力。各類招商機構要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富有活力的工作機制,實施按勞取酬,突出業績掛鉤,對招商骨干人員和團隊給予表彰獎勵。要打造一支網絡化的招商隊伍。加大省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建設力度,使之負責全省范圍招商網絡建設、負責指導各地招商機構提升業務水平,負責重點外資項目的跟蹤促進、重點招商活動的策劃組織、重點招商對象的聯系溝通,使之真正成為全省利用外資的信息中心、推介中心、協調中心、促進中心和服務中心。推進各地、各部門聯動招商,更加注重招商資源與信息的統籌利用和一體共享。將外資與內資、引進外資與促進對外投資有機結合,加強與境內外投資促進機構、商協會的互利合作。在外資地區總部聚集地和外資重要來源地,探索設立招商聯絡處,加強境內外招商力量,不斷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招商網絡。
要大力優化政務環境。堅持以“四張清單一張網”為抓手,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慣例相接軌的管理體制,著力抓好行政行為的規范、行政程序的公開、行政服務的改善、行政效率的提高、行政審批的簡化和行政職能的轉變,通過建立精簡透明的審批制度、便捷高效的服務制度、合理的行業準入制度和有效的市場監管體系,降低企業的創業和交易成本,促進公平競爭,凈化市場環境,推動廣大外資企業健康發展。要大力優化商務環境。堅持親商務實的原則,提倡“工作銜接零距離、辦事環節零障礙、服務質量零缺陷”“全方位服務”“深層次服務”“個性化服務”“24小時全天候服務”。以解難創優為重點,真誠關心企業發展,真心誠意服務企業,主動傾聽企業呼聲,及時回應企業需求。要大力優化人居環境。圍繞國際人士的醫療、教育、出入境等現實需求,努力營造國際化環境。
要加強考核激勵。嚴格落實外資工作責任。建立定期聽取外資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匯報制度,強化外資工作目標任務進度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完善重大招商活動簽約項目轉化落地跟蹤促進制度。研究出臺促進利用外資提質增效和優化升級的指導意見和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外資考核辦法,使考核既能為完成目標任務服務,又能為外資重點工作服務;既能推動外資量的增長,更能促進外資質的提升。進一步充實招商引資專項資金,將之更好地運用到促進外資提質增效、優化升級的刀刃上,充分發揮“四兩撥千斤”的激勵效應。要加強整體合力。全面落實外商投資軟環境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面向外商外企的服務制度,強化主動服務、特色服務和一線服務,切實幫助外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建立外資大項目協調工作機制,健全部門合作制度,防止對外資工作口頭支持但實際冷淡、抽象贊成但具體反對,共同從發展大局出發、從長遠利益出發,為實現外資工作新突破提供優質服務。
作者單位:寧波市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