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燎宇
加快濱海新城生命健康產業提質發展
□呂燎宇
生命健康產業是浙江著力打造的萬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也是紹興濱海新城加快培育發展的主導產業。近年來,隨著濱海新城開發建設深入推進,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隨著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與服務供給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紹興濱海新城生命健康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客觀地看,紹興濱海新城具有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的現實基礎。一是重抓產業招商。歷年來簽約引進浙江醫藥、亞太藥業、歌禮藥業、萊芙蔻生物、福瑞喜藥業、斯坦博干細胞等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好項目,集聚了抗丙肝病毒新藥ASC08、乙肝肝癌新藥等8個1.1類創新藥研發生產。二是加快項目推進。總投資78億元的昌海生物產業園基本完成投資,浙江醫藥總部已搬遷注冊至江濱區,一期項目投產后產銷良好。新開工建設亞太藥業現代醫藥制劑、醫療器械產業園等項目,列入省重點計劃。三是突出園區創建。紹興現代醫藥高新園區于2014年4月經省政府同意獲批創建,一期開發面積21.0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高端化學藥品制劑、生物技術藥物和先進制藥裝備。四是健全平臺搭建。加快推進與省藥監局合作共建省級現代醫藥公共服務中心,省食品藥品行政審批受理紹興分中心、省藥品化妝品審評中心紹興分中心和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藥物安全評價中心等“三個中心”已落戶核心區。
與此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紹興濱海面臨著一些短板,如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鏈不夠完整、健康制造產業集聚度不高、產業優質高端資源不足。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重點發展1.1類創新藥。依托紹興濱海新城完善的公共服務平臺和良好的生產條件,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創新藥公司、1.1類創新藥生產項目和創新藥研發團隊、中小型研發公司,重點關注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和內分泌系統藥物的研發,推動靶向治療、首創藥物、罕見疾病孤兒藥物的生產與研發,形成具有領先優勢創新藥品,建成國內一流的1.1類創新藥生產基地。通過浙江醫藥昌海生物、歌禮1.1類抗丙肝新藥項目、亞太藥業制劑項目、現代醫藥服務中心等項目的建設,形成較有影響力的現代醫藥產業集群。
加快創建醫藥高新園區。借鑒紹興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建設方案及外地成功經驗,以紹興現代醫藥高新園區“一園多點”(“一園”指紹興現代醫藥高新園區,“多點”指上虞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柯橋濱海工業區的12家醫藥企業)模式來推動高新區創新發展、提升發展。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優化統計辦法、強化政策支持、建立互享機制等工作舉措,實現現代醫藥高新園區在全省晉位爭先。
培育發展健康服務業。一是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推動醫藥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相融合,大力發展研發檢測、創業孵化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多樣化的健康服務業,滿足人民的健康服務要求。二是鼓勵企業、高校、科研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創辦多種經濟成份、多種形式的醫藥孵化器,大力吸引國內外創業機構入駐。三是從服務城市生活和服務產品應用出發,高起點布局建設濱海新城中醫院;抓住醫療服務對外開發機遇,引進省內外醫療科研教育機構、醫療服務機構,加快發展高水平臨床醫療服務,建設一批高水平醫療中心;積極引進和培育健康管理服務機構,發展集健康篩查、評估、干預和健康檔案建立于一體的綜合健康管理服務模式,開展非藥物治療、康健療養與健康飲食以及與之關聯的休閑服務。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一是加大財政金融支持。設立紹興濱海新城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專項基金,主要用于鼓勵健康產業高技術項目落戶、公共技術和信息平臺建設、高新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等。二是引進高端醫藥人才。在濱海新城設立人才流動站、留學人員創業園、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聚才載體,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搭建濱海新城醫藥企業專家平臺,加強與國際知名醫藥企業專家團隊的合作,共享專家智力資源。組建濱海新城醫藥專家顧問團隊,積極引進現代醫藥領域專家,為現代醫藥產業發展提供咨詢、評審等技術支撐。加強與省藥學會等學術團體合作,積極發揮省藥學會濱海服務站功能。三是創新用地模式。優先安排生命健康產業項目用地供應,實行差別化的新業態用地政策;鼓勵企業利用存量工業用地開發改造建設生命健康產業項目,支持利用城鎮低效用地和“三改一拆”土地建設生命健康產業項目。
作者單位:紹興濱海新城管委會經濟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