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酬
卷首語
體制降本企業松綁
文/天酬
降本減負,在階段性改革目標完成前,可以說不僅依然“在路上”,而且步幅越來越大,力度越來越強。這應當是上半年中央政府一系列舉措給出的明確指向,也說明其間既有體制諸方之掣肘。
如何采取切實措施減少涉企收費,似乎老生常談,但確實頑疾難除。現在涉企收費主體較多、隨意性大,收費項目五花八門,還有各種各樣的亂攤派、亂罰款,不僅加重了企業負擔,也惡化了營商環境,影響企業投資信心。對此,企業早已怨聲載道,或不堪重負避實就虛,或敬而遠之用腳投票,甚或逼良為娼另覓旁門。如此等等,惟有重拳治理,才能徹底斬斷那些體制之內以及假體制之名“向企業亂伸的手”,才能真正地給企業松綁卸載,才能真正地讓企業挺直腰板,才能真正地使企業心無旁騖。總而言之,降本減負的最終目的,即是施行體制之力營造藍天凈土,使企業有精力、有能力在不利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輕裝上陣,提高效能。
7月5 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強調推動物流降本增效,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擴大就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會議確定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年內實現跨省大件運輸許可全國聯網,一地辦證、全線通行。推動貨運車輛和營運證的年檢年審異地辦理。開展快遞工商登記“一照多址”改革,簡化分支機構備案手續。年內實現全國通關一體化,將貨物通關時間壓縮三分之一。進一步減稅清費。年底前實現統一開具高速公路通行費增值稅電子發票。選擇部分高速公路開展分時段差異化收費試點等,持續為企業減負助力經濟升級。堅定不移地將企業降本減負的重點緊盯住制度交易成本。
此外,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仍有相當一部分作為前置條件的項目,更是把收費變成哼哈二將。而有的評比、評獎項目,則與所謂的專家輔導、專家評審緊密捆綁,不拿出真金白銀概被拒之門外。所以,國人更樂見有實實在在的措施和辦法,有更加明確的重點和目標,特別是與公權力有關的領域。就企業而言,最為關切的是政策不打折扣扎實落地,是杜絕已經“瘦身減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反彈,是從源頭上防范不甘退出體制廟堂歪嘴諸僧所致的發展陷阱。
“發展陷阱是什么呢?復雜程度提高了,官僚增加了,麻煩增加了,總產出沒有相應增加。就等于這塊沒有迅速長大的餅里頭,要多耗資源去養官僚,養給你找麻煩的人,這就是錯的。”周其仁教授如是說。
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