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文秀 黃輝 包欣鑫
甩掛運輸的發展研究
文/楊文秀 黃輝 包欣鑫
甩掛運輸作為一種先進的運輸組織方式,具有車輛周轉率高、成本低、單車承載能力大、節能減排等明顯優勢。因此,近年來,備受公路貨運行業高度關注。本文通過對甩掛運輸在國內外發展歷程和現狀進行分析,總結了我國甩掛運輸發展緩慢的原因,提出了制度建設落實、制訂統一標準,培育龍頭企業等建議。
甩掛運輸;公路運輸;發展歷程
甩掛運輸作為現代運輸組織方式,具有周轉快,成本低,節能減排等明顯優勢和特點。其在歐美國家已成為主流運輸方式,甩掛運輸周轉量占貨運總周轉量已達70%~80%[1]。我國自1984年提出甩掛運輸[2],1996年明確提出政策支持至今[3],已有30余年,但與國外相比,發展較為緩慢,主要在沿海港口城市推行,許多地方還處在試點推進的狀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GB/T18354-2006),甩掛運輸(dropandpulltransport)是指:“用牽引車拖帶掛車至目的地,將掛車甩下后,牽引另一掛車繼續作業的運輸[4]。”即甩掛運輸是指帶有動力的機動車將隨車拖帶的承載裝置,包括半掛車、全掛車甚至貨車底盤上的貨箱甩留在目的地后,再拖帶其他裝滿貨物的裝置返回原地,或者駛向新的地點。
1.1 美國甩掛運輸的發展
美國是甩掛運輸的發源地。1898年,汽車銷售商亞力山大溫頓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半掛牽引車,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銷售汽車[5],但甩掛運輸的序幕便由此拉開了。到了1920年,美國馬丁公司開始銷售半掛車。半掛車的誕生,使得原來最多只能運載1噸貨物的福特T型車可以運載2 ·3噸的貨物,最大化地提升了車輛的裝載能力[6]。至此,半掛車已經出現在日常的運輸當中,雖然在當時,它擁有著驚人的裝載量,但由于道路的原因,并沒有被廣泛地推行開來。直到20世紀50年代,美國開始大規模建設洲際高速公路(90年代完工),拖掛組合的重載汽車列車才逐漸成為干線公路貨運的主力。具體發展歷程如圖1所示。
1.2 我國甩掛運輸的發展
我國甩掛運輸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1984年,我國才首次提出甩掛運輸。到了1986年,原交通部公路局在廣州召開的“公路直達集裝箱運輸業務座談會”上,重點探討了集裝箱汽車甩掛運輸問題,隨后發布了《關于開公路直達集裝箱甩掛運輸試運行的通知》,確定在北京-沈陽、南京-揚州-南通、上海-杭州-南京、青島-濰坊4條線路上組織甩掛試運。1988年,山東濰坊-青島集裝箱汽車甩掛運輸試點開通運營[7]。但此次試點,由于當時道路、政策、技術等多方面的原因,并沒有成功。
1996年7月22日,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公安部、交通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集裝箱牽引車甩掛運輸的通知》(國經貿運[1996]493號)[8],鼓勵有條件的公路運輸企業開展集裝箱牽引車甩掛運輸,并且首次明確要求各地經貿委、公安、交通等部門要積極支持運輸企業開展集裝箱牽引車甩掛運輸,簡化手續,提供方便,及時解決集裝箱牽引車甩掛運輸中的問題。此時,我國道路甩掛運輸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隨后為推動我國甩掛運輸的快速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由這一系列政策總結出我國甩掛運輸的發展歷程,如圖2所示。

圖 1 美國甩掛運輸發展歷程
從以上圖表中可以看出,近幾年,國家正從資金、政策、技術標準等各方面來支持企業開展甩掛運輸,因此,為企業甩掛運輸的發展提供了成熟的環境。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的甩掛運輸必將代替傳統的運輸方式成為我國公路運輸方式的主流。但目前為止,我國甩掛運輸和國外甩掛運輸發展相比仍較落后,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 政策制約

圖 2 我國甩掛運輸發展歷程
為促進我國甩掛運輸的發展,自2009年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后,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由于各地貫徹落實的情況不同,原有的標準制度、稅收制度障礙還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作用,同時現行法律法規又難以適應甩掛運輸的發展要求,如: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禁止全掛汽車列車上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禁止雙掛汽車列車存在,與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大型、多軸汽車列車的政策導向有所沖突。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甩掛運輸在我國推行也就存在種種障礙。
2.2 技術標準制約
甩掛運輸的基本運作原理是牽引車拖帶裝有貨物的掛車到達目的地后,甩下掛車,又掛上新的掛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如此牽引車和掛車的頻繁摘掛,就要求車輛的標準化程度一定要高。而國產重型車市場魚龍混雜,制造門檻低,且國家只是制定了牽引車的標準,并未規范鞍座部分的技術標準,這就造成了部分掛車和牽引車之間無法匹配,甩掛運輸也因此不能順利的開展。
2.3 經濟發展水平受限
從社會經濟發展角度看,主要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落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適應甩掛運輸的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等因素制約了甩掛運輸的發展。而由于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適應甩掛運輸的產業布局不盡合理,導致甩掛運輸供需不平衡,無法形成甩掛運輸的經濟規模,甩掛運輸的推進自然也就存在問題。
2.4 企業無動力發展甩掛運輸
由于涉及標準、稅費、牌照、年檢等一系列問題,再加上政策支持不夠,運輸企業顧慮多,一般貨運企業都不愿參與,且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無法形成甩掛運輸的經濟規模,而企業現行的運輸方式能滿足其運營需求,因此企業在發展甩掛運輸方面就失去了動力。
3.1 推進制度建設落實
在努力完善甩掛運輸政策制度的同時,監督各地區積極貫徹落實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政策制度,為我國大力發展甩掛運輸奠定基礎。設立甩掛運輸專項資金,為積極發展甩掛運輸的企業實施補貼政策,減少牽引車和掛車的稅費,嚴格實行牽引車上牌、掛車不上牌制度,同時積極推動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法律法規修訂,從而為甩掛運輸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3.2 制定統一標準
制定牽引車和掛車車型標準,使牽引車和掛車能自由分離組合,提高貨物運輸的周轉效率。建設統一的現代化作業站場,提高場內甩掛運輸作業流程標準,同時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網絡化運營組織方式,使我國甩掛運輸作業規范有序地進行。
3.3 培育龍頭企業
借助國家推行的甩掛運輸試點項目,以試點企業為對象,根據各地區的產業布局結構,找到地區間的經濟聯系,充分利用各地區的現有資源,通過甩掛運輸實現資源互補,保證試點企業低成本、高效率地開展甩掛運輸,從而培育一批優秀的甩掛運輸模范企業,以引領更多的企業開展甩掛運輸。
[1]張起花.破解甩掛運輸裹足不前的窘狀——訪交通部規劃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譚小平[J].運輸經理世界,2009,(06):48~50.
[2]張一珠,王秋霏,周沫,王爾媚,李慧子,楊學春.甩掛運輸的PEST與SWOT分析[J].森林工程,2014,(01):161~164.
[3]甩掛運輸力拼“障礙賽”[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1,(03):32~33.
[4]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等.GB/ T18354-2006物流術語[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5]劉光琦.甩掛運輸的時代烙印——專訪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顧敬巖[J].中國儲運,2015,(02):48~49.
[6]霍景春.甩掛運輸誕生條件及發展[N].卡車之家,2012.
[7]陳丹.山東省中韓集裝箱甩掛物流中心選址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
[8]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公安部、交通部.關于開展集裝箱牽引車甩掛運輸的通知.國經貿運[1996]493號[EB/ OL].1996.07.22.
黃輝(1964-),男,重慶人,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與管理。
(
重慶工商大學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系統重慶市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