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嘉琳 趙曉慧
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藥材物流基地體系的構建
文/申嘉琳 趙曉慧
近年來,我國中藥材供需錯位情況愈發突出:一方面藥材總量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藥材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如不及時加以供給側系統性、結構性調整,該產業將面對“積重難返”的困境。因此,在新形勢下,構建中藥材物流基地體系,實現系統性和結構性把控,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分析了中藥材供給側結構性錯位問題的原因,并基于約束理論對中藥材物流系統關鍵因素進行分析,提出了中藥材物流基地構建的保障措施。
中藥材;供給側結構;物流基地
目前我國中藥材供給存在“供大于求”的問題,產業間惡性競爭加劇,“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泛濫。長期過度地使用傳統刺激總需求政策,使其邊際效益逐漸遞減,從而導致潛在風險逐步增加。因此,中央明確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供給角度實施結構優化[1]。本文側重于中藥材物流基地的構建,力求通過系統功能合理分工、節點布局優化平衡,在發揮物流基地蓄水池功能和檢驗倉功能的基礎上,實現物流基地體系的驅動力功能,促進中藥材產業優化升級,實現中藥材供給平衡,保障藥材質量,提高供給側效率。
目前,由于我國中藥材供需不足造成供需錯位嚴重,中藥材供給總量遠大于需求量。造成中藥材供需錯位有以下幾點因素。
(1)供需不平衡。
近年來,中藥材的價格上漲幅度增大。從我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來看,2010年以來全國上百種中藥材漲幅較大,從而也提高了藥農種植的積極性,藥材的產量也逐年增加,藥材價格巨大的漲幅也遏制了出口和終端消費市場,需求下降。產量的增大和需求的減小導致供需錯位發生。由于部分商家跟風和囤積加上部分藥材出現供需缺口導致價格上漲。
(2)宏觀調控任務加重。
由于目前藥材價格的波動情況復雜,政府也不會貿然對這種情況再出手。尤其是在藥材價格猛漲結束后出現拐點的情況后,藥材價格又出現下跌,這種態勢令人恐慌。如何更好地維持當前藥市的穩定是一個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政府的宏觀調控任務也隨之加重。
(3)流通瓶頸制約加劇。
根據傳統貿易的模式,一種藥材的種植、收集、采購到銷售,最終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多層環節,少則幾次,多則十幾次的轉手,導致在每個環節后價格飛漲,且多次轉手后也加劇了中藥材的質量隱患。所以,許多廠商選擇直接進行產銷對接。但產銷對接由于昂貴的倉儲物流建設和信息閉塞的限制,并未大范圍付諸實踐。
約束理論(TOC)作為一套管理理念與管理工具的集合,說明任何一個系統都至少存在一個約束因素,并阻礙了系統的產出效率,抑制了系統潛能的發揮。運用TOC指導中藥材物流系統建設,優化組合中藥材物流基地內部物流要素,發揮整體效能,對于加快中藥材物流基地的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3]。在當下看來,困擾中藥物流系統的關鍵因素有以下幾點。
(1)缺乏標準。
當下,在西藥物流管理規范方面已逐步成熟,相關部門會根據規范定期做檢查,而在中藥材方面仍缺乏對應的規范標準,因中藥材不同的特性和各種指標的差異,需專業團隊共同商討并與相關部門一起監管,在政策支持下才能取得有效成果。
(2)準入門檻低。
當前,關于從事中藥材保存、銷售的相關人員大多是藥材的種植,其中多數人員缺乏專業的知識,沒有接受過相應的培訓,準入門檻較低,對中藥材物的種植銷售也大多靠經驗,在流通量和流通品種數等方面的了解更是微乎其微。由于部分企業自身規模的限制,相應的保存和物流條件也受到一定影響。
(3)預期成本高。
當前,大多數從事中藥材相關的人員沒有意識到構建中藥物流系統的重要性,對地方政府關于中藥材物流基地構建的相關政策缺乏深入了解,預期前期投入成本較高,擔心資金虧損問題,因此,對中藥材基地的構建并未付諸實踐。
(4)規模小、散、亂。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自發形成的藥材市場有百余多個,但因市場規范的缺乏和市場規模小、散、亂的現象逐漸加重,導致出現了假劣藥品銷售集散地的現象。即使相關部門取締了多個非法藥品的銷售市場,但這種惡劣現象仍然存在,也嚴重阻礙了中藥材物流體系的構建與發展。
(1)轉變觀念,構建企業、基地與農戶之間共贏模式。
傳統的經營觀念固化,經營模式陳舊,與政府主導模式不同的企業領辦型模式中,企業為中藥材基地建設的主導,而政府處于輔助的位置。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充分發揮其引領和帶動作用組建物流基地,將基地農戶吸納進來,通過基地將企業、農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依據基地農戶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提供完善的個性化服務。使得企業、基地與農戶之間形成一種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4]。
(2)基于中藥材物流基地資源整合,構建中藥材供應鏈。
從供應鏈視角來看,物流基地是供應鏈中重要的節點,承擔了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流量控制與質量控制,對供應鏈的共同發展有著密切的作用。構建中藥材物流基地體系,從功能角度完善中藥材產業結構和區域分布結構,從系統控制角度提升產業驅動力。雖然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建立了一些中藥材物流基地,但長遠來看,中藥材物流基地的發展不能單兵作戰,需要不斷地資源整合,在提高自身服務能力的同時,和上下游物流企業開展合作或聯合,形成全覆蓋物流網絡,實現市場和資源技術共享[5]。
(3)加強中藥材物流基地儲備和流通能力。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實行國家支持、企業承擔儲備機制,構建現代化的倉儲物流體系。為產銷對接模式的進一步實現來壓縮成本。一種中成藥需要十多種原藥材加工后才能成形,這個過程也更加需要藥材原料采購對電子商務平臺的依賴,所以加快中藥材物流基地儲備和流通能力和搭建全國性的電子商務平臺勢在必得。
(4)加強對中藥材物流基地生產供應的宏觀調控。
在當前藥市的不穩定狀態下,藥市價格的暴漲暴跌也給市場發出了錯誤的供需信號。因此要加快中藥材預警監測系統的構建,加強對中藥材物流基地生產供應的宏觀調控,及時準確地提供藥材供求信息,更好地引導產銷,對進出口、儲備吞吐量也要準確檢測,使中藥材市場更加穩定。
(1)成立中藥材運營機構,提供組織保障。
從物流基地的具體項目上考慮, 建議當地物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中藥材物流基地,建立中藥材物流基地并開發實施管理體制以及運作機制,負責基地的規劃、建設、招商、政策制定和入區企業的管理等項工作,建立和維持合理的物流基地企業及功能的分工與協作關系,啟動并完成基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搭建中藥材物流基地管理信息平臺并完成公共倉儲設施及綜合配套輔助設施建設等。
(2)加強中藥材物流基地信息系統構建,提高中藥材流通效率。
信息化建設一直是我國中藥材流通中的短板,許多中藥材產品沒有形成完整的包裝和條碼體系,既不利于產品追溯,也不利于物流活動的銜接。中藥材物流基地通過引入物流信息技術可以促進物流的專業化和自動化,大大提高流通效率。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條碼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已經普遍應用于物流企業,WMS、TMS 和 SCM 等管理系統也廣泛運用于物流領域,中藥材物流基地的構建面對巨大的市場更應當順勢而為,運用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服務于中藥材物流基地體系中,更好地對中藥材物流信息進行監測。
(3)加強政府引導 ,規范中藥材市場秩序。
物流基地作為區域性物流平臺,既是物流設施與物流企業的的聚集區,也是有形物流市場的所在地。物流市場的規范程度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反映該地區物流發展的整體環境和整體水平。因此,物流基地平臺建設需要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而市場環境的建設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導和相關規章制度的約束[6]。建議政府以搭建物流資源整合平臺為契機,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整治物流市場,引導物流企業向物流基地集聚,堅決取締小、散、亂、非法的經營模式,改善落后的經營模式,從而優化市場環境,提升市場運行效率。
本文基于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在分析了中藥材供需錯位的原因后,進一步依據約束理論對中藥材物流系統關鍵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中藥材物流基地構建方案及保障措施,為已建基地的高效運作和在建基地的前期功能規劃提供參考,進一步完善中藥材物流基地的建設功能,早日實現中藥材物流基地的建設目標, 為中藥材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物流基地構建起到一定理論和實踐意義。
(作者單位:北京物資學院)
[1]毛雁冰,孫 凱.供需錯位條件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6~05(37).
[2]重點領域改革節點研判:供給側與需求側 [J].改革,2016(1):35~36.
[3]胡玉清,高鐵路,張帥.基于約束理論的裝備物流系統研究 [J].物流科技,2011(3):117~118.
[4]楊陽.黑龍江墾區安全食品基地建設模式研究 [D].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
[5]李茂龍.亳州市中藥材第三方物流服務供需分析與發展對策 [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6~03~25.
[6]謝五洲,王珍.物流基地在物流資源整合中的作用與對策[J].現代物流,2010(7):80.
★簡訊★
2017第九屆中國物流信息化大會在長沙召開
本刊訊 6月15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舉辦的2017第九屆中國物流信息化大會在長沙隆重召開。大會由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長沙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長沙市商務局、開福區人民政府、長沙金霞經濟開發區承辦。會議以“創新驅動物流產業智慧升級”為主題,共同探討互聯網經濟下,新技術深度融合物流業務創造物流新模式,新技術支撐物流行業與其他行業跨界融合創造物流新業態。政府各級部門相關領導、全國各地的物流企業家、媒體共計1200余人參與了此次大會。這也是物流信息化大會舉辦九屆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一次大會,《中國儲運》雜志記者受邀參加。
會議為物流產業鏈上有關各方搭建一個交流合作平臺,對“互聯網+”時代下,物流信息化有關政策、技術、案例和經驗進行探討,旨在推進智慧物流的行業應用,引導物流企業思路創新,引領中國物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議期間,主辦方還針對物流企業信息化、物流信息平臺、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無車承運人等幾個領域內的優秀企業,進行優秀案例申報,并在大會上推廣和授牌。(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