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善縣國土資源局 顧鳴周 任士偉
推動“兩集一創”工程 護航美麗嘉善建設
——嘉善縣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紀實
□ 嘉善縣國土資源局 顧鳴周 任士偉
嘉善,因“民風純樸、地嘉人善”而得名,素有“魚米之鄉”美譽,是目前唯一一個國家層面命名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也是全省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嘉善縣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粗放利用問題日益突出,土地資源制約瓶頸逐漸顯現。據調查顯示,嘉善縣農村存量建設用地面積1639公頃,其中可復墾、盤活潛力751公頃,占比46%,存在巨大挖潛空間。
為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矛盾,從2015年開始,嘉善縣國土資源局從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入手,積極推進農房改造集聚、“低小散”企業退散進集和“兩創中心”建設,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提升,2016年嘉善縣建設用地節約集約水平位列全省各縣(市)第三名。
集聚保民生,化城鄉為一體。在土地綜合整治全面推進的基礎上,嘉善縣出臺一系列宅基地有償退出改革舉措,推出貨幣化退出、節地退出、產權置換等多種模式。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公寓房安置3960戶,聯排房安置3232戶,獨立式住房安置12163戶,貨幣安置151戶。
2008年,嘉善縣在姚莊鎮率先開展宅基地有償退出工作,已建成以姚莊為主中心的“1+2”城鄉一體新社區,集聚農戶4000余戶。社區內一排排粉墻黛瓦的房屋,展示著姚莊鎮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的新樣本——“姚莊模式”。
嘉善縣通過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完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機制,有效提高了農村土地利用效率。截至2017年7月,全縣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立項69個,建新區總面積10652畝,涉及搬遷農戶約6446戶。通過市級整體驗收項目40個,合計新增耕地面積5546.96畝,涉及搬遷農戶約4647戶,達到了農村環境更美化、城鄉土地結構更優化的總目標。
亮劍除頑疾,化粗放為集約。為徹底解決縣城區集體建設用地“零、散、亂”粗放利用頑疾,自2016年開始,嘉善縣國土資源局結合違法用地“亮劍行動”,開展“破解難題、雙月攻堅”活動,以“拔釘清障”和房屋拆除為重點,強力推進城中村改造工作。目前已啟動12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改造2324戶,建筑面積達80萬平方米。其中,開發區(惠民)街道橫涇橋社區通過政策扶持、資金保障等措施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涉及農戶248戶,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
同時,嘉善縣國土資源局率先在全市啟動農村宅基地不動產登記試點工作,全域開展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及登記發證,切實保障農民合法產權利益。
改造聚資源,化分散為聚合。在新增建設用地“減量化”大趨勢下,嘉善縣以“全域推進、全面清零、全力以赴”為總目標,開展 “退散進集”暨村級低端產業騰退整治工作。截至2017年6月底,嘉善縣累計騰退低效用地面積7791.25畝,在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切實提高了農村存量土地資源集聚利用效率。
魏塘街道南北暑村的小木業占地面積近700畝,曾是“臟亂差”“低小散”的代名詞。嘉善縣通過“關停騰退一批”“合理轉移一批”“轉產轉行一批”等手段,鼓勵小企業整合抱團、入園提升發展。截至2017年6月,南北暑村178家小企業已有168家完成騰退拆除,涉及土地面積410畝。與此同時,陶莊鎮也在全力開展“廢舊金屬市場”整治行動,整治土地面積近580畝,涉及農戶868戶力爭全面完成市場騰退搬遷。
就地挖存量,化存地為活地。嘉善縣國土資源局不斷增加低效用地再開發力度,強化“三改一拆”拆后土地利用,按照“宜耕則耕、宜綠則綠、宜建則建”原則,就地利用存量建設用地。
現在鄉村旅游已初具規模。大云鎮巧克力甜蜜小鎮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特色小鎮,該鎮結合“多規合一”工作,編制了《甜蜜小鎮實施方案》。其中:占地80畝的歌斐頌巧克力工程就是通過回收國有存量建設用地再開發的方式,實現的工業旅游項目。如今的大云,做好挖潛存量、盤活土地文章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整治優環境,化單一為融合。為助推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嘉善縣國土資源局以農村存量建設用地資源優化配置為切入點,加大用地服務保障力度,助推小城市培育試點和特色小鎮建設。
干窯鎮新涇港曾是一條讓人避之不及的“黑臭河”,沿河大量分布各類“低小散”企業,周邊外來居民集中居住。2016年干窯鎮將新涇港列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區域,沿河14家企業全面騰退,涉及土地108畝,其中85畝復墾再利用于發展新型農業示范園區,并同步開展農房改造、“美麗庭院”、“微果小鎮”農村電商等工作,如今的新涇港已舊貌換新顏。
規劃強引領,化散亂為有序。嘉善縣國土資源局通過編制全縣“兩創中心”規劃,在全縣設置 16 個“兩創”中心發展平臺,占地面積3357畝,目前,干窯、大云、羅星、西塘、天凝等多個“兩創中心”已經開工建設,涉及建筑面積13.9萬平方米,預計可實現村可支配年收入2.8億元
抱團謀發展,化薄弱為強勁。為鼓勵小微企業抱團發展,嘉善縣跨區域開展多村聯建 “兩創”中心項目,由縣級層面統籌規劃,將土地、資金等資源進行整合,開展“飛地”經濟,由經濟薄弱村及當地政府共同投資建設,實現了從原來的單打獨斗、小打小鬧,逐漸向“抱團發展”、重拳出擊的轉變。
嘉善縣“兩創”中心一期項目位于大云鎮中德生態產業園內,總投資約8000萬元,新建高標準“兩創”車間6幢,用地規模50畝,土地指標主要來源于“低小散”企業騰退。該項目由全縣9個鎮(街道)22個村共同投資建設,每年按投資額的10%保底分配,使村集體經濟有了穩定來源。
提質促轉型,化傳統為高新。為促進“低小散”企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嘉善縣加速推進小微企業產業集聚工作。按照當地經濟發展需求,選擇相應的塊狀經濟作為產業發展重點,各鎮(街道)兩創中心均明確 1-2 個有較強支撐作用的產業作為主導,以點帶面,促進塊狀經濟快速發展。
羅星精密機械“兩創”中心占地 118畝,其中大部分為原“低小散”企業騰退出來的土地,通過新建標準廠房8萬平方米,以精密機械、密封件裝備為主導產業,通過差別化供地,優先安排符合產業準入條件的企業入園發展,預期凈收益1300萬元/年。
盤活利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是每個國土人的責任,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要更加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的道路上,為美麗嘉善建設添磚加瓦、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