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興縣國土資源局 陳 雯
論如何加強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控制建設
□ 長興縣國土資源局 陳 雯
我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相對于活躍的各類經濟實體,行政事業單位表面上一直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但實際上其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日常管理和經濟活動日益復雜,逐漸在各項工作開展中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內部控制是保障組織權力規范有序、科學高效運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組織目標實現的長效保障機制。所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行政事業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以最終實現單位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這一總體目標。財政部先后頒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和《財政部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加強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建設。根據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內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內控制度不健全的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在2016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工作。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結合當前供給側改革新形勢,國土資源管理也面臨更多新挑戰。國土資源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統籌國土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提高國土資源供給質量效率,維護土地資源的完整和安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控制建設是實現國土資源管理目標的重要保障。但就目前而言,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控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國土資源系統內控制度建設,完善內控體系,為新時期國土資源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1.單位負責人在內部控制建設工作中相對缺位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第六條”明確指出“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然而,很多國土資源系統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重視不夠。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對內部控制理念沒有充分的認識,對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視度不高。同時,系統內很多單位沒有形成按制度辦事,以制度管人的意識。大多數員工已經習慣了“領導講了算”的工作方式,以致于單位內控規范的執行力不強。此外,很多單位領導都認為內部控制僅是財務部門的職責而忽略自身職責所在,甚至還有認為內部控制只需對財務嚴格把關就可,內部控制的好壞,并不影響單位和個人的發展,內部控制可有可無,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少之又少。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內部控制要有相關制度執行,而很多系統內單位的內部控制相關規定僅以財經規章制度代替,再根據工作經驗簡單控制,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有些單位甚至還沒有成文規定,這些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單位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無據可循、無法可依,因此內部控制的管理制度還須進一步完善。以財務制度取代內部控制制度,或者照搬其他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造成了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不強。而相對來說較為規范的單位,其成文規定并未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內部控制相關管理制度根本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3.內部控制職能部門不明確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第十三條”指出:“單位應當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或者確定內部控制牽頭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工作。同時,應當充分發揮財會、內部審計、紀檢監察、政府采購、基建、資產管理等部門或崗位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按照文件要求應當單獨設置內部控制職能部門,系統、強力推進單位內控工作。但事實是在國土資源系統內,幾乎沒有單獨設置的內部控制職能部門。在單位指定的牽頭部門中,大部分是以財務部門牽頭居多。而各類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明確方向,提及具體舉措的不多,實際操作比較難,協調部門間的工作流程更難,財務部門很難將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到位。
4.內部控制監督考核機制不到位
目前國土資源系統還沒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由于考核制度的不健全,無法帶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很多工作人員沒有盡到其應盡的責任,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部分員工出現懶散、遲到早退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其他員工的積極性。一些員工利用自己的職權之便謀取私利,主要是由于單位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即使設立了內部審計機構,很多都形同虛設,缺乏應有的獨立性,這使得監督機制流于形式。此外,內控監督的相關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不明確,甚至沒有具體的監督責任人,致使內部控制監督出現嚴重不到位的問題,導致了單位員工之間相互包庇以謀取私利的現象,助長了貪污腐敗之風,嚴重影響單位的長遠發展。
5.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
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基礎薄弱,目前還沒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將國土資源管理的各類經濟活動及內部控制流程嵌入單位信息網絡系統中。信息模塊的缺失造成內部控制不能達到規范要求,不能對業務事項進行規范化和實時化控制。此外,業務的各個軟件之間兼容性缺失,極大降低了不同業務系統之間的關聯性,難以實現數據的資源共享。不同業務系統各自為政缺乏關聯,必然影響業務層面內部控制的預期效果。內控信息管理系統的不健全導致不能保證財務信息及時性、準確性,增加了人為操縱的風險。
1.增強單位負責人內控意識,完善內控管理制度
首先,單位的領導層應加大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強化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相關領導在內控知識方面的宣傳培訓,使他們能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從而切實履行起健全本單位內部控制的職責。國土資源系統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應考慮單位的自身實際情況。內控制度的建立必須符合單位自身業務工作的實際需求,才能保證內控制度有效實施。只有對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情況作出詳細的分析和判斷,結合政府頒布的相關規范,制定本系統適用的內控制度,才能真正將內部控制落實到實處。
2.加強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建設,實行信息內部公開
加強國土資源系統內部監督建設,強化對單位內部各部門的監督檢查,對內部控制進行定期的審核和記錄,方便單位負責人通過報告及時掌控單位內部控制狀況,一旦出現問題能夠有效解決。單位可通過成立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對國土資源管理各項經濟和財務工作進行嚴格的內部審計,切實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效用。同時,多渠道組織內審人員培訓,不斷強化內審人員的責任意識,避免內部審計流于形式。另外,信息內部公開可以對各種舞弊形成強大壓力。單位可以定期通報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或進行例行報告,擴大信息公開覆蓋面。
3.重視內控評價結果,強化績效評價獎懲制度
內部控制實際上是廉政風險防控的組成部分,是落實廉政風險防控的要求。國土資源系統各單位必須實行對員工績效的考核,將個人工作表現與個人薪酬掛鉤。定期對員工的工作進行考核,檢查其是否完成任務,并對員工的工作質量進行評價。對于績效評分較高的員工應予以獎勵,評分較低的員工給予相應處分,并與職務升降、職稱評定掛鉤。在評價方面,把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執行情況好壞作為單位領導業績考核的一項重要績效指標,將評價結果與目標崗位責任制考核掛鉤,促進內控制度的全面落實和有效執行。
4.完善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內控信息化建設
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管理是提高內控工作科學性、及時性和有效性的有力措施。由于國土資源系統信息管理系統還不健全,系統內很多單位都還沒有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的意識。因此,各單位領導層要加強對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視,樹立風險防范意識,不斷完善事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和內部管理機制。建議頂層設計統一的內控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從內控建設、完善、運行和監督評價等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開展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控制工作狀態數據采集系統,確定若干關鍵控制環節數據采集點,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及時掌握系統內部控制動態情況。加大對信息技術的資金投入,定期對單位員工做好技術培訓。
內部控制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控制建設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的補充和完善。不斷加強國土資源系統內部控制建設,讓其在實踐和評價中逐步完善起來,并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