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發展 惠民利民建設生態宜居新龍泉
□龍泉市國土資源局 謝丹華
近年來,龍泉市國土資源局著力建設生態宜居龍泉,推動城市生態綠化保護和利用工作。對接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布局,實現土地整治項目與美麗鄉村建設高度融合,保持打擊“兩違”高壓態勢,結合造福工程和幸福家園工作,做好地質災害易地搬遷工作等,保障發展,惠民利民。
“十二五”期間,龍泉市累計爭取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05萬畝,共計完成項目供地1.18萬畝,其中出讓土地5721畝。完成征收土地1.6萬畝,收儲土地261.314畝。累計完成違法用地建筑拆除80萬平方米;完成采礦權出讓10宗,出讓金1096.84萬元,累計收繳礦山生態治理備用金5597.95萬元;完成墾造耕地2.024萬畝,完成農村土地綜合整治1532畝,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8.8萬畝。通過政府政策、投入等系列組合拳,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市耕地保有量達37.8萬畝,連續18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共完成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和應急排險24個,實施避讓搬遷1569人;受理各類登記和行政許可29321件,完成各類土地使用確權登記發證20969宗,其中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9087宗。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龍泉市國土資源局堅持綠色發展,履職盡責保資源促發展;堅持科學趕超,服務大局保發展;堅持生態惠民,盡心盡力保權益。
1.資源保護持續加強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制、領導干部耕地保護離任審計制等機制,圓滿完成2015年度耕地目標責任考核工作。市政府已分別與19個鄉鎮(街道)簽訂了2016年度耕地保護目標管理責任書,將耕地保護責任納入鄉鎮年度考核,全市36.29萬畝耕地保有量、29.1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9.74萬畝標準農田保有面積得到有效落實。積極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經與省國土資源廳、農業廳多次對接,龍泉市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已通過省土地規劃院質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9.1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任務數;牽頭制訂并實施了《龍泉市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實施辦法》,充分調動了村集體保護耕地的積極性。
2.土地整治持續提速
龍泉市實施墾造水田項目共91個,規劃墾造面積4375畝;“旱改水”項目13個,面積3071畝。截至目前,墾造水田項目已開工76個,面積3815畝;已完成招投標4個,面積212畝;正在預算審價1個,面積20畝;正在立項4個,面積158畝;完成規劃設計論證2個,面積65畝;正在規劃設計4個,面積191畝。(通過鄉鎮(街道)初級驗收的項目15個,新增墾造水田面積1300畝;已完成市級驗收項目7個,新增墾造水田面積362畝)。“旱改水”項目已開工9個,面積2812畝;已招投標1個,面積51畝;正在招投標3個,面積208畝。
3.用地秩序持續向好
堅持以共管機制推進國土資源執法監察,不斷完善聯合長效防控管理機制。制訂了《龍泉市農村村民未經批準建房處置工作指導意見》,并開展了全市農村村民未經批準建房處置業務培訓;全面開展“亮劍行動”,對全市1999年1月1日以來未依法處置違法用地進行了全面排查,排查出113宗土地違法案件,對發現問題均已部署整改。
4.礦產資源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已完成《龍泉市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草案編制及征求意見;認真開展“六邊三化”和“五水共治”工作,全面開展礦山生態環境整治,龍泉市富源礦業道太硫鐵礦已完成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編制工作,目前按建設方案開展建設,已完成建設工程量的90%;協助蘭巨鄉政府對蜜蜂嶺采石場進行地質災害滑坡治理,督促施工單位認真開展治理,2016年7月30日已交工驗收;截至目前,已收取礦山治理備用金640萬,累計收取5264萬。已建成綠色礦山12家,其中省級綠色礦山10個、市級2個。
1.全力保障項目用地空間
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方案上報省政府審查后,龍泉市國土資源局積極與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處室進行多次對接,并根據各廳(委)反饋意見積極修改,龍泉市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成果已于2010年7月25日通過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時,16個鄉鎮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相繼完成聽證、鄉級人大審議、縣級各部門論證、麗水市相關部門審查等程序,成果已于2016年8月份通過麗水市政府批復。完成收儲龍泉市發展和改革局地塊(糧庫)、龍泉中意實業有限公司地塊(原啤酒廠)等2宗地塊,收儲土地面積共74953.37平方米,收儲資金5077.95萬元。
2.重點項目保障有新突破
為加快落實龍泉市G322(原53省道)龍泉安仁至西街段改建工程、趙麻淤至下堡公路工程公路用地保障,兩條公路總用地1614.06畝,其中農用地1414.72畝(耕地528.03畝)。通過積極溝通對接,兩條公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方案已于5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復;農轉用專項計劃指標申請材料已于2016年5月底上報省國土資源廳,7月份省國土資源廳下達專項指標,8月份完成兩條公路的標準農田占補置換工作,9月份上報審批兩條公路農轉用報批材料;積極做好衢寧鐵路龍泉段用地報批工作,拆遷安置用地選址已確定,目前,龍泉市衢寧鐵路規劃調整材料已上報省國土資源廳審查,征地草簽協議等征地相關材料已完成。此外,加快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通過使用盤活指標361畝,解決了國境藥業、低丘緩坡范圍內基礎設施等項目落地難的問題。通過項目用地進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局部調整,保障了龍泉重點項目的用地空間。積極與省國土廳對接,積極爭取全市用地指標,截至目前,已爭取1924畝的農轉用計劃指標,其中青瓷、寶劍兩個特色小鎮農轉用專項指標502畝。
3.節約集約利用有力推進
共完成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72畝,占全年盤活存量建設用地320畝任務的85%。扎實開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131.2畝,占年度低效用地再開發156畝任務的84.10%,其中改變土地用途129.7599畝(龍泉市原新塘酒業、老車站地塊57.2410畝, 龍泉市老市政府地塊72.5189畝), 提質增效土地1.4385畝(龍泉市安仁西路3號地塊出讓項目1.4385畝);近五年平均供地率達到75.53%。
1.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嚴格落實群防群測責任體系,目前共發送預報預警信息8200人次,梅雨期、臺風、汛期及暴雨期協助村兩委第一時間轉移受威脅群眾2000余人次。2016年5月20日在城北鄉大貴溪村成功組織230多人參加了地質災害防災應急演練,進一步提升干部群眾防災應急能力。樹立地質災害防治“互聯網+”思維,投資40余萬元對龍泉市1個A類點、1個B類點、7個C類點進行試點,建設了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系統,結合雨量自動監測站,打造全天候、全方位的綜合監測體系。認真實施《龍泉市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和工程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構建市郊安置小區、中心鎮(鄉)安置點、村級就近安置、臨時安置及其他安置等安置體系。積極開展龍淵一村、錦溪衛生院后山、墻夾等9處隱患點治理排險,總投資達420余萬元,預計減少威脅人口328人。截至目前,避讓搬遷到位并通過驗收的受威脅人員237人,全年計劃可搬遷到位250人。2016年,減少受威脅人口678人。
2.充分保障農民建房權益
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對農村無房戶、危房戶建房用地實行應保盡保。截至2016年11月底,共完成農村宅基地備案427宗,供應宅基地面積62.5627畝,占全年206戶無房戶、危房戶建房用地保障任務的207%,其中完成無房戶用地267宗,面積38.6355畝;危房戶用地160宗,面積23.9274畝。
3.全面推進地籍管理工作改革
龍泉市1∶500農村數字地籍調查成果經市局統一驗收通過,為不動產統一登記提供了農村數字地籍支撐。按照麗水市局的時間節點要求,于2016年5月底前完成了龍泉市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建設,并順利通過麗水市國土資源局專家組的實施前評估,2016年6月25日已正式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發證。目前龍泉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各項工作已走上正常軌道,真正實現了登記機構、依據、簿冊和平臺四統一。截至2016年12月9日,不動產登記窗口已經辦結土地和房屋登記等業務16009件。
2017年是“十三五”時期的關鍵之年,是龍泉市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階段的關鍵之年,更是全市國土資源系統主動積極提高“保護資源、保障發展、服務民生”能力水平的關鍵之年。龍泉市國土資源局將堅持以人為本、嚴格管控、服務發展,不斷提升國土資源惠民水平、保護水平和保障水平。
book=51,ebook=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