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望
北京麗澤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
論民法典的體例對商法現代化的影響
崔 望
北京麗澤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私法是相對于公法,一般而言指規范私權關系、保護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由此可以看出民法和商法本質上都是屬于私法的。可是商法是具有特殊性的,所以商法與民法又有著顯著的差異。結合我國的國情的實際情況,我們今天來研究民法典的體例對商法現代化的影響。目的在于要將現有民事單行法與商法應有的一般性規范融合,不斷完善民法典。讓這兩者在實質上合一,為我們國家所用。
民法典;體例;民商合一;民商分立;商法現代化
(一)私法法典化與現代化的目標與途徑
法典是指有機地規范某一個領域的所有內容的法律。由此看來,就知道民法和商法都是法律體系的一種形式,這就是法典化。用來概括我們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叫做現代化。法律也是有現代化的,它要不斷地改善來適應現在社會經濟變化的需要。法律的現代化是以人的現代化為前提來發生發展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觀念的現代化都是不能拋開人的現代化而獨立存在的。法律現代化的過程,是人們的法律意識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過程。
(二)民法與商法現代化不具有同步性
法律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發展的速度不一樣,因此民法與商法是不能夠同步的。
民法是調整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的,具有相對穩定性,其演化是緩慢的。民法是私法的基礎,是具有前瞻性、包容性和彈性的。而商法是調整商業組織的,商人都是以營利為最終目的的,交易方式一定是不斷更新。由此可見,商法現代化要快于民法的現代化。
民商分立的意思是在民法法典之外,重新制定一部商法典。我們分析民商分立的形成是具有歷史因素的。民事與商事存在著明顯的區別,首先民事生活是每個人都發生的,而商業活動是少數人才發生的;其次商法所設定都是精明能干的人,民法大部分是普通人,這樣就必須區分民事行為和商業行為。在規范體系上,它們也是有區別的。民法涉及人及與人身有關系的規范,還為物權和債權設定一般和具體的規范。而法人、財產關系是民法與商法的共同區域,這要求兩者必須有分工。
商法是社會市場經濟的一種法律體現,市場經濟是社會關系中變化最頻繁的關系,這就決定了商法是與時俱進的,也是其現代化的一種反映。
追溯歷史,我們得到民法與商法合一有兩個初步依據。一是近代商法典的前身,是中世紀歐洲商人團體的習慣法;二是在民商分立的國家,難以準確的將民事行為與商事行為劃分出來。
我們提出的民法與商法的統一,不是主張民法之外再立商法,也不是取消商法。經分析,實際存在的民商統一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概念上的統一,也就是實質上的統一。二是制定民商“形”“實”統一的民法典。但這種大一統的民法典過于理想化,存在分歧與弊端。因此,我們必須要針對社會的多種變化,來編撰法典,用多種單行成文法去規范新事物。要法典與單行法并行。
民法與商法并存的法律體系,可以說是民、商實質統一,表達方式分立的立法形式之一。根據當今社會的發展,現代民商法不管是要采取分立還是統一的體制,都只是一個立法技術或者方法選擇的問題而已。
我們比較倡導民商實合,形式統分的體例。這樣的體例比較具有優勢:首先它以民法為基礎,以民商事單行法為補充,組成完整體系;其次它將私法的安定性與進步性兼顧,化解了其不同步性的緊張關系;最后它們可以相互開放、協調、配合。
(一)法典與單行法并存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
我國是以《憲法》為統帥,40多部單行法為輔助。我們之前分析過商法對社會經濟變化是優于民法的,它們沒有同步性。所以我們仍要堅持實質合一,形式統分的方針。
(二)法典與單行法并存是我國發展的必然要求
針對我國國情來看,私法現代化是具有內外結合的特點。a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推動了生產力水平提高,生產關系適應了生產力要求。B我國要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變化,提高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實力,必須使商法現代化。
我國從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變化頒布了一系列商法規范。這些法律法規對于推動國家的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國要繼續加強商法在這個過程中的調劑作用,依法治國,有法可依。
[1]劉幸.商法的立法體例選擇——基于民法典模式下的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5(4):123-127.
[2]王軼,關淑芳.民法商法關系論——以民法典編纂為背景[J].社會科學戰線,2016(4):188-193.
[3]范健.民法體例中商法規則的編內與編外安排[J].環球法律評論,2016(6):126-134.
D
A
2095-4379-(2017)20-0221-01
崔望(1987-),男,漢族,河北保定人,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在讀,就職于北京麗澤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