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剛
山東道安律師事務所,山東 青島 266000
?
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的法律問題及對策
劉洪剛
山東道安律師事務所,山東 青島 266000
城市房屋拆遷安置是一個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問題,隨著城市房屋拆遷的數量急速增長,由此引發的拆遷安置問題也不斷增多。本文對城市房屋拆遷安置的法律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分析。
城市房屋;拆遷安置;法律問題;對策
近年來,我們的城市不斷擴張,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城市房屋拆遷的數量急速增長,由此引發的拆遷安置問題也不斷增多。城市房屋拆遷安置是一個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問題,其對國家的穩定團結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大影響。新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出臺凸現諸多亮點,較之前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有了明顯改善。然而,在實務操作中拆遷安置仍然面臨諸多新的矛盾及問題,下面就對這些矛盾和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并試提出相應的對策。
對于通過“假離婚”的方式騙取拆遷補償款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這也是在拆遷安置過程中不得不提的問題。導致被拆遷人進行“假離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被拆遷人欲謀求不正當利益。由于當前的拆遷安置補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照顧無房戶,還有的補償款項是以戶為單位進行分配的,因此很多被拆遷人匆忙離婚,使得房屋歸夫妻一方所有或一戶分家成兩戶,以騙取更多的補助款項。其次是相關法規及政策存在漏洞,使得很多“有心人”有機可乘,想盡辦法獲取不當利益,導致更多的人效仿。
對假離婚騙取房屋拆遷補償款項行為的對策:
(一)填補漏洞,完善相關法規和政策。在統計補償款項方面,原則上應以“人”為主代替以“戶”為主,取消戶頭優惠,把款物落實到人頭上。以此從根本上杜絕部分被拆遷人通過“假離婚”、“假結婚”或其他方式騙取拆遷補償款物。
(二)各部門通力協作,構建房屋拆遷安置工作協作機制。建立以拆遷安置部門、公安戶籍部門、基層群眾組織為機制成員的協作機制。從多方面入手調查、綜合分析,以保證安置工作順利進行。
(三)加大懲處力度,依法追究假離婚的被拆遷人的民事甚至刑事責任。被拆遷人串通假離婚以期騙取安置款物的,依法應認定該離婚協議無效,具有嚴重情節的,更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相關政策變動較大、對被拆遷人的權益有很大保護,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少部分被拆遷人對拆遷補償款項的期望過高,希望通過拆遷能獲得一大筆補助款項,甚至能一并解決醫療、教育、就業等諸多困難問題。有的被拆遷人甚至聯合起來抗拒搬遷,采取極端行為,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對策:依法拆遷,合情處理,切實維護被拆遷人合法權益。
對于征收補償方案,應由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建設、規劃、國土資源、房管、審計、政府法制等有關部門進行論證,并在擬征收房屋范圍內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并可據申請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聽取意見。采取市場化評估。參照同區位的房地產市場價格,采用同一的市場化評估方法,對房屋進行評估,充分體現公平原則。人性化搬遷,采取最低保障措施。踐行“人本位”的拆遷理念。拆遷人應多聽取被拆遷人的建議,與被拆遷人多加協商,要實施“陽光拆遷”,杜絕“野蠻拆遷”。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相關規定,征收房屋所獲得補償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可見,對于非住宅房屋的補償款項要遠遠高于住宅房屋的補償款項,因此,個別人就在住宅樓內開展商業活動,以期在拆遷的時候獲得更多補償款項。另外,還有的被拆遷人突擊建房,亂搭亂建以增加住房面積,獲得更多補償款項。
對策:各部門密切配合支持,使城市房屋拆遷成為一項系統工程。
(一)對老城區內歷史上形成的無合法手續的住宅房屋、住宅改造成的非住宅房屋,由政府限令在規定時間內申報,由規劃、房管、土地、工商等部門對其進行審查,確屬必要的,可以補辦相關手續。
(二)對已確定規劃建設范圍的,應及時通告,嚴禁突擊建房,違規建設的房屋一律不補辦手續,拆遷時一律不予補償。
在拆遷過程中,由于很多地方的安置房建設緩慢,開發商雖能按規定如期向被拆遷人發放搬遷費及臨時過渡安置費,但被拆遷人無房可居,嚴重影響了拆遷進程。另外,由于個別拆遷地塊因“釘子戶”較多,導致拆遷期限過長,在此期間產生了新的拆遷標準,則已經搬遷的被拆遷人及尚未搬遷的被拆遷人會就執行的標準產生爭議。
對策:在拆遷安置過程中要完善被拆遷人的居住房屋保障體系。一是對于部分拆遷項目,特別是需要異地安置的拆遷項目,在具備一定的條件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考慮相關開發商提前辦理拆遷安置房屋建設項目的審批手續,并在取得施工許可后盡快進行施工建設。二是拆遷人要提供可靠的安置房源,增大實物安置量,妥善解決住房面積較小的被拆遷人的安置問題。
綜上所述,城市房屋拆遷本是為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不應以犧牲公民的合法權益為代價。面對城市房屋拆遷安置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一定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拆遷理念,依法拆遷,統籌兼顧,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使城市拆遷工作走持續、和諧、發展的道路。
[1]馮秋燕.房屋拆遷沖突的博弈分析[J].法學與實踐,2012(06).
F
A
2095-4379-(2017)07-0186-01
劉洪剛(1979-),男,漢族,山東青島人,本科,山東道安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