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爽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昆明 650000
?
制度風險和法律控制在知識產權的分析
王 爽
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昆明 650000
現如今,我們處在一個信息自由和開放的社會,知識產權的潛在風險也日益凸顯出來,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而關于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還不夠完善,導致知識產權糾紛問題時有發生。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淺要介紹了知識產權的制度風險,并就此展開討論,提出針對性的法律控制方法。
制度風險;法律控制;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對諸如藝術作品、科技作品、文學作品等人類智力勞動成果進行保護的一種特有權利,這種保護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時效性。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風險無時不在,主要呈現出科技化的特點。現如今所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大多是源于知識產權本身,而且風險都是潛在的,不容易被人所察覺。如何規避知識產權風險,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是當下我們不得不引以關注的問題。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知識產權法誕生了。
(一)文化風險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高速發展,各種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推動知識產權不斷發展。知識產權在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和威脅。在多元文化迅猛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人們過于重視經濟利益,希望能通過知識產權帶給自己可觀的經濟效益,為此道德淪陷,不惜破壞傳統文化。文化領域在發展知識產權的同時,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精髓的保護,導致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逐漸遺失,阻礙了民族精神的傳承。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為文化侵蝕提供了條件。
(二)技術風險
知識產權的發展和技術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知識產權的發展促進技術的發展,技術的發展推動知識產權的發展,與之帶來的還有一定的風險。現代社會中,各項知識產權的誕生和進步都不能脫離技術的支持,當一個國家真正將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進行社會建設時,科學技術也將左右全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知識產權的產生、進步、發展和保護都和科學技術緊密相連。當今社會,互聯網科技得到廣泛發展和傳播,有力的推動了知識產權不斷完善。但由于網絡各平臺各種數據信息數量巨大,而且持續更新,具有非常大的開放性,侵權行為時有發生,不利于知識產權的健康發展。現代社會的風險都是通過人為的、持續的實驗室徘徊生活現象發展演變而來的,知識產權體制具有明顯的時代印記,立法機構希望通過此特征促使科技上升發展。目前,主要由基因、網絡層面具體闡述知識產權,的防護方法,這是對知識改造具有顯著效果的項目,針對性的保護了私有存在形式的基因和網絡研究專利。人們對這類技術原理和知識體系予以全面信任以獲取最基本的安全認證。但風險往往就埋藏在信任背后,這些都和社會風尚掛鉤。
(三)全球化風險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世界逐漸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各國之間相互影響、緊密聯系。單個國家知識產權的不斷發展,各其他國家帶來了發展經驗,間接地推動了整個國際社會知識產權的發展。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不受國際社會影響而單獨發展,國與國之間相互影響是永恒定律。但如果將核心知識產權進行壟斷,獨享核心知識,限制他國發展,這將對整個國際社會的發展造成阻礙,從而導致全球化風險。經濟產權國際化是社會全球化發展下的產物,而社會全球化的發展是不斷發展的,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知識產權展現了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展現了本國綜合實力,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和發達國家的國際地位常常是根據知識產權創新而決定的,知識產權是一個國家在社會上處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能促使各國聯系日漸緊密的現狀下穩步長足的發展。但由于世界各國發展程度不平衡,發達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較雄厚,在國際社會的維護中,發言權和權威都比發展中國家大。在知識產權方面也是如此,發展中國家因缺乏強有力的制度維護,致使制度天平失衡,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很容易得到認可和保護,而發展中國家的研究成果卻很難得到保護。
(一)完善保護知識產權公共領域的相關措施
對知識產權公共領域進行保護是區分公共利益和私有利益的關鍵,但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而言多是對私有權益的保護。采取法律手段控制知識產權的制度風險主要是保護知識產權中的公共利益,想要有效保護知識產權公共利益,要以私權保護為基礎。我國法律規定,公共領域包括三個方面:第一,以達到保護期的知識產品;第二,沒有實質條件的知識產品;第三,全社會共享的知識及某些不受法律保護的思想和理論等。在國際上而言,可以自由借鑒設計思想、標記、技術、科學理論等,這都展現出知識產權的公共性質。現如今,商業經濟快速發展,私有知識財產不斷擴展,在公眾知識中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糾紛,面對這樣的狀況,需要馬上加強保護知識產權公共領域的力度。
(二)充分尊重國際化知識產權法律
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主要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立法作為基礎性的方法能夠基本保護知識產權。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產權的范圍得到了擴大發展,國家應該與時俱進完善法律保護措施,立法更加細致化。通過調查探索知識產權得制度風險顯示,在構建相關知識產權法律時,首先要加強風險識別能力,順應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充分尊重國際化知識產權法律。
(三)完善法律條款保護知識產權
為了有效維護知識產權不被濫用,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斷提出、更新和完善相關法律條款,不斷加強反知識產權效力,確保我國專利作用得到合理發揮。現階段,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還存在很多不足,致使某些跨國公司利用這些法律漏洞使用知識產權。在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條款時,要加強立法監督,以防跨國公司在新建立的秩序下濫用知識產權。
(四)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維護能力
企業是知識產權的根基和主體,具有一定預防知識產權風險的能力,因此加強企業控制和預警知識產權風險的能力至關重要。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現代企業呈現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各個企業之間從以往“低端競爭”有形物質向“高端競爭”知識產權及巧妙利用法律能力發展,競爭難度越來越大了。我國各個企業應該隨時保持清醒狀態,關注世界發展動態,及時更新發展觀念,提升運用相關法律的能力,時刻準備對戰企業發展面臨的新風險,才能使自身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維護知識產權就是維護國家利益,在經濟全球化日趨發展的今天,知識產權必然會遭遇更多新挑戰、新風險,如果不及時做出科學的解決,將會阻礙我國的正常發展。本文在深刻分析知識產權制度風險的基礎上,提出了應用法律控制知識產權制度風險的幾點措施,以期能帶給相關研究人員一些啟示和借鑒作用。
[1]樊王平.我國知識產權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2]于慶權.簡論知識產權的制度風險與法律控制[J].商,2014(17):136.
[3]王若谷.淺析我國知識產權的制度風險與法律控制[J].法制博覽,2015(28):205+201.
[4]張賽明.知識產權制度風險與法律控制[J].經營管理者,2016(16):226.
D
A
2095-4379-(2017)07-0205-02
王爽(1985-),女,漢族,吉林榆樹人,本科,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助教,專業:法學,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