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星星
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
淺談新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趨勢
崔星星
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新馬克思主義作為重新發現和重新解釋馬克思主義的一種新型馬克思主義,曾經在西方社會引起重要的影響,并逐漸在全世界產生影響。經歷了老一代代表人物相繼去世和“五月風暴”的影響,新馬克思主義繼承者們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又研發了新的構想,是的新馬克思主義煥發了新的生命與活力。并形成一股趨勢,本文通過研究總結了新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的幾個趨勢。
新馬克思主義;新發展;趨勢
傳統的“新馬克思主義”主要研究哲學、心理學、美學等方面,沒有特別系統關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這些現象的出現有很多原因,首先,研究新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大多數都是以研究哲學身份出身,有盧卡奇、阿爾都賽、阿爾都塞、柯爾施等。其次,新馬克思主義強調暴露馬克思主義的黑格爾根源,反對所謂的“科學的,實證的方面”,重新解釋和設計馬克思主義。以意識革命作為他們的重要研究特征。他們認為意識是社會、經濟、文化的基礎,把人的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放到馬克思主義的中心和重要位置。認為歷史和社會革命是由人的意識推動的,在這樣的意識形態下,大多數“新馬克思主義者”以研究哲學和文化為主要內容,但是并沒有否定馬克思經濟經濟危機理論,由于戰后經濟的發展和凱恩斯主義干預經濟的失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都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受益,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形成了某種程度的妥協。所以,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得到控制,不會再發生,從而認為馬克思有關經濟危機的理論是沒有意義的。
但是,我們知道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發生的規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就在新馬克思主義的一些代表人物宣揚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過時的時候,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一度進入了停滯時期,七十年代初期又發生了戰后嚴重的經濟危機,時間是檢驗真理的為唯一標準,面對經濟危機頻繁發生的事實,一些新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完全摒棄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過時的理論是錯誤的,因此,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初期,新馬克思主義者把研究重點逐漸轉向了政治經濟學。
在對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研究態度轉變這一熱潮中,比較有名的個人有米利班德、哈貝馬斯、阿格爾等。團體有較為著名的有美國“激進政治民族學派”,他們借鑒了“老左派”巴蘭、斯威齊等人和馬爾庫塞等人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自己的派別。七十年代初期成立了“激進政治經濟學聯盟。以研究馬克思經濟學為其宗旨,七十年代中期,派里的成員已經達到兩千多人。致力于分析和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的新形勢下的新景象。
“新馬克思主義”能夠從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危機結合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去研究資本主義社會,是非常具有進步意義的,但是他們想用他們提出的財政危機和生態危機理論代替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是完全錯誤的,是違背現實社會發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對社會的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逐步得到開放,社會科學的研究也因此有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很多研究這場科技革命的作品相繼發表,其中對“新馬克思主義”這一學科也影響重大。主要表現在新馬克思主義者們學會了利用新科技革命所帶來的新概念、新思維、新方法去考慮和研究社會現實問題。而非傳統的依賴于哲學和文化等理論去解釋和空想。
七十年代英美興起的“分析馬克思主義思潮”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思考方式的改變的最好例證,主張摒棄傳統的研究方法,以反對教條主義為其主要特征。他們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運用的方法主要有現代數學、博弈論等現代自然科學。分析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歷史唯物主義、階級、剝削等問題。以此來確立馬克思主義微觀理論基礎,主要代表人物有柯哼、喬恩-愛思特、約翰-羅默爾等。
以喬恩-愛思特為例,他用函數來說明生產發展和共產主義這一偉大革命的關系。根據愛思特的函數分析,工人的思想意識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成正比,但是在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我們知道,二者并不是正比的關系,馬克思所說的革命是以階級的整體利益為前提的,沒有明確說明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整體是由個體構成的,個體本身的選擇與整體是有沖突的,所以愛思特用他的函數來說明馬克思的理論缺乏微觀基礎,函數作為一種數學邏輯推理方法,其精確性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能夠作為推導歷史事件發生的標準,我們不可能用這種方法說明革命是哪天發生的,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是在宏觀上對社會歷史發展趨勢做出分析的,他的一些理論沒有實現也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地發展馬克思主義,而不能用愛思特這樣的函數邏輯方法把理論發展固定化,模式化,因為理論的發展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本可能像數學公式那樣死板,僵化,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理論派別的一些研究方法。
傳統的新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盧卡奇、柯爾施、葛蘭西等人比較重視階級意識和意識革命?,F在的許多新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對于盧卡奇當時的研究持客觀的態度,認為是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歷史條件的制約。階級統治關系和民族對立在人類社會發展水平有限的情況下是不可避免要出現的歷史階段。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只有首先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才會想要更好的精神追求,才會想要在更好的社會環境中發展自己。階級利益為斗爭一直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一直是伴隨著人類的生活,所以,在這一階段,人們沒有心思顧及人類的共同利益,即便如此,我們知道人類的共同利益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革命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家面對危機的處理能力增強。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從過去關注階級斗爭轉移到人類的和平與發展,生態等超階級和超意識形態的問題,更多的是關注人類共同的利益,其中,也有很多關于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相繼問世。羅馬俱樂部在七十年代初發表的《增長的極限》、美國卡特政府發表的《關于2000年的全球報告》、戈爾巴喬夫《改革與新思維》等都是有關全球問題的報告。這些報告與言論的出現,也促使新馬克思主義者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影響下,歐洲的共產主義信仰者和新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開始把目標轉向全球意識。通過思維方式的改變更好的解決現實問題。主要表現有,意大利共產黨人為了建立歐洲左翼開始接近社會民主黨人,美國學院派也把過去以階級斗爭和階級壓迫這一研究主題轉移到用馬克思主義研究人類的共同利益,如和平、生物學等這些全球性問題上來,一些新馬克思主義者們更是把生態問題作為研究的中心,并提出了“生態政治學”、生態馬克思主義“、生態倫理學”等一些全球意識形態的概念和科學。是馬克思主義研究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大進步。但其對階級問題的拋棄,與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方法去對待階級社會發展是存在矛盾的,是有缺陷的,只要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存在,階級之間的斗爭就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總體上來說,新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這一變化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更加趨近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學說。
新馬克思主義的這些新的變化和發展趨勢。思維方式的改變,研究觀念的更新,把以往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上升到人類共同關心的和平、生態等高度,是符合當時的是符合社會歷史發展潮流的,以上對新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變化的分析可能并不完善,這些趨勢自身也在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但是,新馬克思主義研究如果繼續按照這種趨勢的傾向走下去,其非黨派性和非意識形態性還是比較接近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學說的。
[1]戈爾曼.新馬克思主義研究辭典導言[M].北京:社會文獻出版社,1989.
[2]衣俊卿,等著.20世紀的新馬克思主義[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51.
[3]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71-72.
D
A
2095-4379-(2017)20-0295-02
崔星星,女,漢族,安徽蚌埠人,就讀于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