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拓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研究
馬 拓
湘潭大學法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在大數據時代這一特殊背景下,個人信息的財產屬性更加突出,人們對個人信息攫取的欲望開始擴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個人信息的保護急需法律加以保護。通過研究當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必要性,提出完善相關法律措施的建議,從而完善對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的全方位法律保護。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法律保護
(一)非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概念
信息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口口傳遞、書信傳遞、電話電報傳遞、數字傳遞等不同形式,其發展的階段分為:農業社會面對面的直接信息傳遞、工業社會紙面信息資料轉移以及信息社會中數字化信息資料流轉。①
在非大數據時代,或者說互聯網時代之前,由于信息技術遠不及大數據時代的高速發展,信息流通的主要渠道也只有電視、廣播、手機、報紙、書信等,呈現的形式主要以圖片和文字為主,數據呈現基本以紙質數據為主。非大數據時代下的個人信息無論是信息數量還是信息傳播速度,都是極其有限的。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個人信息的內容僅指與特定人息息相關,對特定個體的生活、生產進行相關記錄的相關資料和基本信息。
(二)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新定義
個人信息在稱謂上在世界范圍內,也存在諸多不同。在法學界,對于個人信息概念的定義基本分為三種,其一,隱私型界定。其二,關聯性定義。其三,識別型界定②。考慮到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特殊背景下,采用識別型界定的方式定義個人信息是最恰當的。隱私型界定范圍太窄,而對于關聯型界定范圍太大。因此,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是指,以特定個體特有的相關數據為主要內容,具有特殊的個人身份特征,能夠通過這些特有的個人信息識別出特定的人員。
(一)侵犯個人隱私
大數據時代下個人信息的泄露、濫用,帶來了一系列網絡隱私權保護問題,并且顯得非常棘手。個人信息開始在大數據時代下“裸奔”,已經難以避免我們成為網絡時代的“透明人”。個人信息泄露在大數據時代多帶來的隱私保護問題,呈現出難控制、難處理、難規范的窘迫境遇,在缺乏法律保護的情況下,公民也缺乏對網絡隱私的本能保護。保護好大數據時代下公民個人隱私,是保障公民生活不被打擾、生活安寧的重要保證,也是穩定社會的必然要求。
(二)個人信息的濫用
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商業利益,掌握消費者相關的個人信息迅速地成為了商家新的盈利模式,這也給個人信息被濫用帶來了隱患。準確、詳細地獲取客戶的個人信息,已經成為相關企業競相爭奪的新大陸,因此在“大數據”環境下個人信息被濫用成為了常態。一些商家或者機構都會過度采集消費者或用戶的個人信息,并且不對這些個人信息義務性地進行維護和保護。
(三)泄露后的不可控和不可逆
由于大量、準確的數據被記錄、收集、儲存,一旦信息泄露,所帶來的后果是不可控制、不可逆轉的。如果監管和立法不能與時俱進,那么日新月異的技術手段將會使信息泄露變得防不勝防。在全球越加重視信息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個人信息進行法律保護顯得尤為必要。法律往往是社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如何構筑我國的個人信息法律的“馬其諾防線”,對保護大數據時代下公民個人信息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大數據時代的信息產業給人類社會帶來方便和效率的同時,應該認識到,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不能以犧牲個人利益為代價,在技術進步、科技發展中,個人的權利更應該得到全面的保護。首先,要明確個人信息的法律邊界。如明確個人信息的外延邊界、個人信息的區分邊界,個人信息的權利邊界。其次,完善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現有的相關法律規定。目前,我國沒有針對個人信息權沒有專門的一般立法,采取的救濟手段也只是依據一些個別法律法規條文的相關規定,所以我們應當完善這些已有法律的相關規定。再次,設定大數據時代下公民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的框架。一方面,建立以《個人信息保護法》和《隱私權法》為核心的保護體系③,能夠讓個人信息和個人隱私受到根本性的法律保護。另一方面,完善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的輔助體系,完善現有的各部門法中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與《個人信息保護法》、《隱私權法》形成相互聯系與作用,從而形成對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的有機體系,建立一個以個人信息利用、保護相關立法為核心,各個部門法對個人信息保護予以輔助作用的全面的法律保護框架。
[ 注 釋 ]
①孔令杰.個人資料隱私的法律保護[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15-18.
②李滿意.大數據安全[J].保密科學技術,2012.9.
③白云著.個人信用信息法律保護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84.
[1]莫小春.芻議大數據時代中國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J].創新,2015(3).
[2]普星.大數據時代社交網絡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研究[J].信息通信,2014(11).
D
A
2095-4379-(2017)07-0257-01
馬拓,男,漢族,湖南汨羅人,湘潭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