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茹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的認定分析
趙 茹
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惡意透支詐騙罪已經成為了銀行信用卡業務的主要風險,持卡人惡意透支信用卡的行為不斷出現,使公私財產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擾亂了正常的社會市場金融秩序,為了預防和避免此類犯罪,我國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金融市場,形成了一套刑法、司法、行政規章構成的一系列法律規范體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的發生。
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認定
在我國開創了信用卡業務以后,有些人就鉆了銀行這一業務的小空子,利用非法手段進行信用卡透支,因此,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的現象不斷發生,不僅侵犯了發卡銀行的經濟利益,還嚴重影響了金融市場秩序,為了治理這一詐騙行為,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司法章程,對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進行認定,在司法理論上準確界定和理解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產生了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騙卡型透支
騙卡型透支是持卡人在申請信用卡時利用偽造假的身份證、偽造證明或者私刻公章等手段,騙取發卡銀行人員的信任,領取信用卡并進行惡意透支。因為持卡人在申領信用卡時就有惡意透支的目的,在進行大量透支以后,銀行再根據持卡人信息催收支款,才會發現已經上當受騙,銀行造成的經濟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二)黑卡透支
黑卡透支是合法的持卡人利用已經無效的信用卡在外地進行透支。由于持卡人大量的透支信用卡額度,已經被銀行列為黑卡,但是由于銀行系統在通知到異地的銀行時會有一定的時間誤差,持卡人就利用系統的這一漏洞在異地進行大量的金額透支。
(三)積少成多型透支
這種透支方式是不法分子利用有效的信用卡,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短時間內在不同的商戶和網點進行最高金額的透支,這種行為在表面上是符合法律規范的,但是他的本質還是非法騙取發卡人,進行信用卡透支,極少成多導致巨額透支之后逃匿,導致銀行無法追回巨額的支款。
(四)私相授受型透支
私相授受型透支是持卡人與其他合伙人在異地進行信用卡透支,合法的持卡人將信用卡交給合伙人在異地進行巨額消費,惡意透支,當簽購賬單寄給持卡人時,持卡人提供沒在異地的證明,拒絕承擔這筆消費費用,銀行也很難查到他們惡意串通的證據,這種惡意透支的方式比較狡猾,對銀行的危害較大。
(一)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行為的持卡人是主體要件
關于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行為的持卡人,在理論上有不同的認識,一是惡意透支行為的主體是合法持卡人,二是進行惡意透支行為的主體有兩類人合法持卡人和騙領信用卡的人,三是進行惡意透支的持卡人是純正的善意透支和不純正的善意透支,這三種觀點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當合法持卡人與非法持卡人進行私相授受型惡意透支時,應屬于共同的犯罪人。
(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行為的主觀要件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區分善意透支和惡意透支的標準,如果持卡人透支超過規定的限額或期限,經銀行催收后仍然不還款的,就可以確定為持卡人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可以認定為是惡意透支,但是如果持卡人超過了信用卡規定限額或期限,不歸還的原因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時還款就不可以認定為是惡意透支。
(三)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行為的客觀要件
1.超過規定限額或規定期限透支的界定
超過規定限額透支是指持卡人使用的額度已經超過了實際存款的最高額度,對于規定限額有不同的觀點認定,對于信用卡是否超限,把透支后的信用卡和存款余額進行比較,如果每次的消費數額沒有達到規定限額,但是余額超過了限額也屬于是超限額透支,另一種觀點是超過規定限額的一定倍數超過其他偽造、冒用信用卡犯罪的數額,也屬于超過規定限額。
2.經發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界定
我國刑法對惡意透支有明確的規定,只要在銀行催收后仍然不還款的才能認定為是惡意透支,但是規定缺乏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沒有做出合理性的規定,給司法認定帶來了難題。
信用卡業務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銀行系統的漏洞,惡意透支信用卡實施詐騙犯罪,不僅給銀行帶來了經濟損失,也影響了我國的金融秩序,因此,應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規范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罪的認定標準,發揮信用卡應有的作用。
[1]徐華玲,高哲遠.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持卡人”的認定[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29(21):123-125.
[2]梁芳.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的認定問題[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2(16):76-79.
[3]喬玉成.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罪的司法認定[J].中國檢察官,2013,02(22):30-33.
D
A
2095-4379-(2017)14-0264-01
趙茹(1991-),女,漢族,山西孝義人,本科,學士學位,2014年畢業于山西財經大學,法學專業,就職于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