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雨
丹東市委黨校,遼寧 丹東 118000
?
法治政府中行政裁量的功能與治理分析
楊 雨
丹東市委黨校,遼寧 丹東 118000
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建設法治政府成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其中,行政裁量的功能與治理將會發揮出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就行政裁量的含義、行政裁量存在的意義、在法治政府中規制行政裁量權的路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論述。
法治政府;行政裁量;功能與治理
自21世紀以來,我們國家不但開始了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深刻轉型,同時也加快了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其中,對于政府的建設與功能發揮來講,應用法律的手段全面提升政府行政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是一個重要的內容,而行政裁量功能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行政裁量權功能的發揮為突破口加強法治社會建設,是我國政府在依法治國道路上進行的重要探索。其原因在于,我國眾多的專家與學者往往是從宏觀的角度對法治政府問題進行橫向分析,缺少對其微觀上的認識。因此,本文將從微觀的角度對于行政裁量的含義、行政裁量存在的意義進行科學地分析與研究工作,詳細闡述行政裁量的功能發揮,解決行政裁量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的質量與水平,以期更好地推進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一)行政裁量權的定義
關于行政裁量權的含義,到目前為止學界還沒有非常統一的認識和界定。世界各國的學者對此都做出了不同的表述。美國的一些學者認為行政裁量權指的是在特定情況下以公正和適當的方式進行有效作為的權力。國內的一些學者認為行政裁量權指的是行政機關在處理具體事件的時候,在法律上沒有詳細規定的情況下,可以依據自己對于事情的判斷做出的適當處理權力。從以上的定義中,我們可以試著對于行政裁量權含義進行科學性的分析。筆者認為行政裁量權是在法律范圍允許的情況下,法治政府的工作人員依據對于事情判斷的能力進行合理化處理的自由權力。具體到我們生活中,是指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行政檢查等工作中,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都可以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來進行自由性管理方式的應用,其根本的目的是保障行政管理的公平與正義,提升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水平[1]。
(二)行政裁量權的特征
通過對行政裁量權含義的理解和分析,我們可以對行政裁量權的特征進行明確地闡述,其主要特點如下:
1.行政裁量權具有自主性的特征。法律條款的制定是為了解決現實社會中出現的問題。但是,法律條款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漏洞或者是與社會現實情況不符合的地方。因此,在法治政府管理社會事物中有關的行政管理人員需要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對于社會事物進行自由性的處理,以便于充分地體現出法律的公平與正義。同時,一些社會事情具有復雜性與特殊性,需要這種行政裁量自由性地施展,以便于處理的結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2]
2.強制性是行政裁量權的另一個特征。行政裁量權從本質上講屬于行政主體的一種權力,具有強有力的約束性。原因在于,行政裁量權是法治政府以及有關的管理人員在依據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進行事物處理的一種權力,為了更好的達到處理的實際效果,行政裁量權被打上了強制性的烙印。而被處罰人如果不執行處罰與管理的結果,其必然會受到相應的強制執行,也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3.行政裁量權具有雙重性的特征。比如:擴張性與威脅性是其在應用過程中避免不了的一個問題。行政裁量權功能的充分發揮本身就是對個人權利的一種威脅與侵犯。因此,我們需要應用約束性的手段對于行政裁量權的應用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保障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同時,行政裁量權功能的充分發揮從應用目的來看是對于法律另一種形式的維護,很好的保障了法律條款的公平與正義,具有應用的必然性。這就是行政裁量權擁有的雙重性特征。
行政裁量權的存在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首先,行政裁量權的科學合理應用是對于法律局限性的一種有效彌補。法律具體條款的制定往往是為了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具有針對性與滯后性的特點。因此,法律條款不可能盡善盡美,對于一切的問題都具有解決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應用好行政裁量權彌補法律上的一些漏洞,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行政裁量權自由性的特點,使得處理事情的結果更好的符合生活實踐[3]。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革,政府的定位問題成為了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其中,一個非常顯著的變化是政府職能在進行擴展,尤其是在公共服務與公共產品的提供方面,政府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這種情況的出現,導致行政權在社會各個層面和領域中進行應用范圍的擴展。在此情況下,法治政府需要以積極的方式來進行公共領域等事物的處理,提高處理的效率與水平,更好的發揮出政府的職能,為百姓的生活與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完成政府的全面轉型。最后,可以促進行政改革的創新是行政裁量權存在的重要意義。我們從20世紀末開始進行市場經濟的建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也造成了一些問題。比如:貧富差距的加大、城鄉之間差距的加大、社會利益分配的不公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各級政府需要充分進行行政改革與創新,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對于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普通百姓的社會需求進行充分的掌握,并且制定出有效的具體措施來解決。而行政裁量權這種方式的應用,對于加快我們政府的創新,滿足人們的需求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4]。
(一)政府需要積極轉變職能
地方政府要以充分的服務意識在行政活動中發揮出作用與功能。如在醫療衛生領域、社會保障領域、教育文化領域、交通管理領域等等。這種管理模式的轉變使得政府在這些領域中的作用,不再是秩序的維護者與有關事物的管理者,而是完善這些領域工作的一個參與者,與各方面的公眾是平等的地位,需要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這些領域的管理改革與創新中。事實上,這種積極行政模式已經成為了世界上各個主要國家行政管理未來探索的一種主要方式。當然,在這種積極行政應用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確積極行政需要充分的對于政府的職能進行行使,而不是強調對于法律具體條款的執行[5]。
(二)充分發揮行政裁量權的功能
應用行政裁量權的手段推進我國法治政府的建設需要充分發揮出行政裁量權的功能。具體來講,首先,行政自制需要有低成本性、同步性、自發性。行政機關內部通過對于信息與數據的充分分析,結合管理領域不同的實際情況、通過內部分權、裁量規則等模式來進行有規制行政裁量具體措施的制定,可以降低政府與有關的管理部門進行眾多領域事物處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保障我國依法政府職能充分得到發揮。其次,行政自制充分在各個領域事物中進行功能的發
揮,有利于解決一些突發行政事件問題,進行行政裁量的自我預防與自我糾錯。最后,行政自制機制的完善有利于充分發揮出行政裁量權的積極功能,使得行政裁量權在維護公民利益、達到行政目的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更有利于為其它的國家提供一種行政自制制度建立的樣板,讓它們充分的進行學習[6]。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規制體系
我們需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規制體系,以便于完善行政裁量權的實現路徑,更好促進我國政府法治化的進程,保障政府在各個領域中發揮出積極的功能,實現法治政府管理水平的進步,維護人民大眾的利益。因此,我們要進行行政裁量權行政規制機制建設。自我預防、自我發現、自我遏制、自我糾錯等管理機制的建立使得我國依法管理的手段與方式更加的合理,有利于我們依法政府的建設。如管理基準制度的建立使得法律規范中具有的條款裁量空間更加細化與量化,有利于推進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完成政府職能的積極轉變。而行政分權模式的建設有利于降低權力集中帶來的危害,在行政管理內部形成有效的權力制衡,推進管理規制作用的發揮。再如我們以2009年深圳開始的行政體制改革為例子進行具體說明。這種行政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就是實現政府行政權力在決策、執行、監督方面的協調與制衡,在提高政府行政權力質量的同時,防止權力的濫用、杜絕權力腐敗問題的發生。就程序控制而言,行政裁量權的優點與功能非常的突出。我們可以通過設立行政程序規定、行政主體說明理由與義務、聽取審辯義務、告知義務等等方面全面提高行政裁量權的水平,并且對于權力濫用的問題進行有效限制。第二,完善行政參與制度。這種制度的實質就是讓公眾與媒體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行政事物中,形成強有力的監督。正像是朱镕基總理對于《焦點訪談》欄目評價的那樣,“群眾喉舌、輿論監督、政府鏡鑒、改革尖兵”。充分的讓媒體與公眾以平等性與協商性的方式參與到具體的行政事物中,非常有利于我們政府職能的轉變,實現法治政府的建設。[7]
[1]周佑勇.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論綱——以制定<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為中心[J].法學論壇,2015(6).
[2]王樹義,李華琪.論環境軟法對我國環境行政裁量權的規制[J].學習與實踐,2015(7).
[3]胡溢武,劉恒.行政裁量權的合理規制與法治政府建設[J].重慶社會科學,2014(3).
[4]魏佳,劉建昌,黃謨媛.優化公安機關行政裁量基準制度的思考——以行政裁量的法治化治理為視角[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5]許玉鎮,賈朋飛.公共治理視域下行政裁量權的多中心治理[J].當代法學,2011(5).
[6]章志遠.行政裁量基準的理論悖論及其消解[J].法制與社會發展,2011(2).
[7]章志遠.行政裁量基準的興起與現實課題[J].當代法學,2010(1).
D
A
2095-4379-(2017)09-0149-02
楊雨(1977-),女,山東蓬萊人,丹東市委黨校,長期從事法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