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強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浙江 海寧 314400
?
論P2P網絡集資行為的刑法規制評析
梁偉強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浙江 海寧 314400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網上支付行為的擴張,P2P網絡集資平臺興起而且在不斷的擴大,這種中小型企業的融資行為打破了以往集資主體的有限性,將集資主體擴大到整個社會,是一個創新的金融平臺,但是由于市場在這個方面缺乏監管,導致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缺陷進行非法集資,而來嚴重的金融風險,這就需要刑法的界入來加以整頓。本文首先對P2P網絡集資行為進行有效的界定,然后對界入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最后對非法集資行為根據刑法和“異化”P2P網絡集資行為進行了有效的規制。
P2P;網絡集資;刑法規制
P2P網絡集資行為是第三方金融平臺,但是目前這種金融平臺存在很嚴重的“異化”P2P網絡集資行為,對整個社會和經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需要對其行為進行有效的界定,然后根據刑法對其進行規制。
(一)P2P網絡集資行為的概念
P2P網絡集資行為即為點對點的集資行為,本質是為借方與貸方提供交易平臺,平臺提供雙方的信息交互,同時客戶之間可以自由競價,最后達到完成支付的目的。P2P網絡集資平臺提供客戶注冊基本信息,根據網絡平臺的風控體系,完成對客戶的審核,確定客戶的借款額度與借款需求,然后為客戶尋找出資人。P2P網絡平臺是一個第三方金融服務平臺,打破了傳統融資的界限,是為社會大眾提供的融資。
(二)P2P網絡集資行為的特點
P2P融資網絡集資行為是最新出現的融資方式,具有新穎性,相比于傳統的金融方式,P2P網絡集資行為具有其獨特的特征:
1.交易方式
P2P網絡融資行為主要包括兩個業務:借款人的借款要求與尋找貸款人,在這個過程中,平臺主要充當的角色就是信息中介。這種新興的融資模式打破了其他的傳統融資平臺的地域限制,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但是這種網絡平臺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主要表現在平臺會拿著投資人的錢跑路。或者涉嫌泄露客戶的信息。
2.借貸主體的多樣性
P2P網絡融資平臺的借貸主體不再是中小型企業,還包括白領和學生,對象比較多元化,滿足了整個社會大眾的融資需求,但是這樣多樣化的借貸主體會導致一旦出現風險,損失很很嚴重。這種融資平臺的運營是脫離了傳統的金融媒介,這種方式可以提高整個借貸交易的效率,但是由于是新型行業,相應帶來的監管也不利,相關法律法規還是空白。除此以外,P2P網絡融資平臺的市場準入門檻低,市場秩序不健全。
(一)P2P網絡集資刑法介入的必要性
目前,整個P2P網絡市場存在著很多非法的現象,這種平臺非法融資的現象稱為“異化”的P2P網絡融資。“異化”的網絡融資主要表現在網絡平臺利用平臺的優勢吸引民眾進行投資,但是平臺卻在拿到資金以后轉而非法侵占民眾的資金,進而威脅到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社會的不穩定,這樣就帶了金融風險與法律風險。因此,對P2P網絡融資行為的規范,需要動用刑法來進行規制,只有刑法的界入才會保證整個融資平臺的健康發展,才會有利于整個市場的繁榮。
(二)P2P網絡集資行為刑法規制的限度
對于P2P網絡集資行為的刑法限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對集資的用途做出規定。國家相關法律要對此進行一個有效的規定,盡量較少和避免借款人將融資金額用于從事風險比較大的經營活動。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適當提高入罪門檻。因為當前的P2P網絡集資行為是團隊活動,因此一旦出現違法行為,涉及的也不是一個人,這樣的犯罪行為是很特殊的,需要刑法進行規制,給予這種犯罪行為以威懾性,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降低這些風險。
(一)“異化”的P2P網絡集資及其運營行為
1.P2P網絡集資行為的特征
“異化”的P2P網絡集資模式為非法集資活動提供了犯罪行為,這符合刑法的犯罪行為界定,需要刑法追求其刑事責任。同時,P2P非法網絡集資行為是在互聯網平臺上開展的,符合犯罪行為的公開性。第三個方面就是網絡平臺上面出資人的收益主要是來自平臺的承諾,并非是借款人根據借款給的利潤,這樣的犯罪特征犯罪行為中的威逼利誘性。第四點就是P2P網絡集資行為是面向大眾的,那么非法集資的開展對象也是面對社會大眾。綜合以上幾點,“異化”網絡集資的非法行為只有通過刑法才能有效的規制。
2.“異化”的P2P網絡集資經營活動的模式
“異化”的網絡集資行為主要有四種經營模式:第一種就是網絡集資平臺進行公開的詐騙,泄露平臺客戶的注冊信息和身份信息,然后對客戶進行網絡詐騙;第二種方式就是沒有根據工商部門以及國家的批準就擅自開設了集資平臺,通過平臺籌集資金實現自身的發展;第三種方式則是對于吸引投資采取的不當方式,平臺擅自將客戶的長期投標拆分成短期投標進行滾動發行;最后一種方式則是平臺擅自將出資人的資金用于風險比較高的市場投資,信息不透明。以上的四種運營模式并非單一的存在于一種平臺集資中,有時候多種非法行為共同存在于一個平臺,這些都將“異化”的P2P網絡集資行為復雜化和風險化。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的適用
對于P2P網絡集資犯罪行為,刑法要對其特性進行有效清晰的界定,主要包括非法占有性的界定和“異化”的P2P網絡集資行為的罪名界定:
1.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
如果籌集的資金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由于經營者經營不善導致的無力償還的行為,不能界定為非法集資。但是如果是生產經營狀況良好,有償還債務的能力,但是經營者卻將資金用來揮霍,這樣的行為則被界定為非法占有目的的違法行為。
第二個方面則是集資人在集資的時候給予出資人的承諾收益遠遠高于經營收益,以這種方法來引誘出資人,但是集資用來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的利潤資不抵債,這樣的行為也算作是非法占有目的的集資。
2.“異化”的P2P網絡集資行為的罪名適用
“異化”生產經營的四種模式在刑法上就對應著四種罪責,首先要對行為的違法性進行分析,然后對于違法者的目的進行分析,最終根據情節嚴重確定罪名。
對于設立平臺進行詐騙的企業,這類企業比較多,因為企業入門的門檻低,大部分不需要很多的注冊資金,這類平臺會以高收益來西首出資人,然后卷款潛逃,這種犯罪行為在刑法上被處以集資詐騙罪。對于擅自開展自融性業務的平臺,平臺開展不是為了借款人,而是企業用于自身的生產經營,這樣就構成非法集資罪。開展期限錯配業務的平臺觸犯的是刑法中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P2P網絡集資平臺是一種具有發展潛力的金融平臺,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將刑法引入規制網絡集資平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整個金融市場都具有長遠的意義,希望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
[1]劉憲權,金華捷.P2P網絡集資行為刑法規制評析[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17(5):20-28.
[2]孫蕾.關于P2P網絡集資行為刑法規制的若干研究[J].新聞傳播,2016(16).
[3]葉瑜.P2P網絡集資行為的刑法規制[D].華南理工大學,2015.
[4]金軼,宋偉,邢飛龍.P2P融資行為的刑法規制及其反思[J].中國檢察官,2016(2):3-6.
D
A
2095-4379-(2017)09-0203-02
梁偉強(1998-),男,廣西玉林人,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研究方向: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