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158308 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高級中學 黑龍江 密山)
解析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李 麗
(158308 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高級中學 黑龍江 密山)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才在未來社會的發展中占有突出性的作用。高中對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響。高中語文作為各類學科的基礎,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理解,影響著學生價值觀的判斷形成,如何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本篇文章的解析點。在新課程改革以來,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涌現了各種各樣的方法,然而各地各區的學生的綜合能力大不相同,這就要求相應的教師隊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因材施教,適應學生的發展,有效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本文就目前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并就相應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有效提供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組織的教學計劃,通過一定的引導,將學科的學習方法、學科的思想內涵灌輸進學生的思維,來消除二者之間信息不對等的狀態的過程。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案,雖然每種方案各不相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學生的語文思維,起到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每種教學方案都并不是完美無缺的,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方法發現存在共性問題。本文通過解析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共性問題,有針對的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達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各地區都涌現了一批杰出的語文教師,他們的教學方法被寫進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學改革實驗中,然而各地的生源情況不同,盲目的生拉硬搬過后,帶來的只有教學體系的愈來愈僵化。在這種教學改革實驗中,學生作為實驗對象,被動接受大量的知識信,盲目的被動輸入教師想要灌輸的信息。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缺少有效的筆記記錄和思考,沒有時間來消化、吸收其中的思想內涵就造成了教學任務的失敗。這種語文教學忽視了事物的可觀性,所進行的教學創新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各地的教學改革實驗應該注意因材施教,堅持適度、適時、適當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從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
1.提高教師解讀新課改大綱的能力
目的不同,結果也就不同,只有在一開始就把握真確的方向,才能保證航向不偏離。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有在起步的時候,弄明白新課程改革的大綱要求,才能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向真確的方向前進。如果教師只是對新課改的要求進行囫圇吞棗式的理解,那么難免不會造成教學目標偏離,教學任務失敗,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厭倦和不屑。教師要充分理解新課改的要求,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提前深刻解讀教材,做好課前引導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的引路人,提前對自己的“地圖”進行熟悉、深入研究是很重要的。教師通過自己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挖掘出教材的整體內涵和深意,把握教材的隱藏信息,將其內化于自己的教學方案中,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導學,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提高課堂活力,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有潛意識的吸收理解,以達到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有效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3.合理利用多媒體,營造興趣氛圍
現在是科技的時代,教育與科技是相輔相成的,利用好科技,使其服務于教育,迎合“互聯網+教育”的時代特點。科技作用于教育,無異于如虎添翼,但是任何事物的使用都有其客觀規律性,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多媒體,適時加入互聯網元素,適度營造活力氣氛,將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如果不加把控的將多媒體加入教學過程中,那么一堂語文學習課就變味了,變成一趟視覺欣賞課,學生記住的只是科技帶來的美感,卻沒有心思留在對語文教材的理解中,從而失去了對語文教材內涵把握的興趣,這樣一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可以說是遙遙無期的。適時、適度的合理運用科技,營造興趣氛圍,對有效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是大有益處。
4.做好課堂互動交流,引領活力課堂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有意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創造時機讓學生加入到教學活動中,以達到教學的本來目標——使雙方的信息在教學最后達到平衡。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思維碰撞,激情討論會使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翁精神凸顯,從而讓語文教學活動產生樂趣性和活力性,避免落入沉悶枯燥的學習中。在良好的教學互動中,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練習是對一堂課的最好反饋,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聯系在加強了學生對教材解讀的同時也給教學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良好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課堂練習,教師總結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尋找解決之道,學生中討論中把握語文教材的內涵,提高對語文教材的理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5.采取多元化評價體系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機制。“不以高分論英雄”。雖然現在在推行素質教育,但是在實行這么多年的應試教育過后,想要一下子就改過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習的目的被單純的理解為分數,這種單一化的片面的理解造就了單一的評價體系,磨滅了教師對教學的激情的同時也潑滅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采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的非功利性的興趣,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更有利于社會的快速發展,推進教育健康和諧向前發展。
著名教育家呂叔湘曾經指出“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這句話正是說明了語文教學要因材施教。在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講創新,求發展之際,對高中語文教學改革需要講方法、重效率,要堅持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實際問題講求解決之道。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活動質量及其重要。現如今,我們需要的是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不是少白頭的老科學家,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質量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我們從根本上走出疲勞教學,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給學生做一個好“向導”。
[1]王穎.淺析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策略[J].品牌,2015,(01):241.
[2]王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127-128.
李麗(1979.5~),女,黑龍江省穆棱縣人,大學本科,職稱:高級教師,單位: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高級中學,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