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排發 譚 沈 冉洪術 譚 偉
(404500 中共云陽縣委黨校 重慶)
云陽縣公共法律服務問卷調查報告
張排發 譚 沈 冉洪術 譚 偉
(404500 中共云陽縣委黨校 重慶)
為更好發揮公共法律服務的社會功能,云陽縣委黨校組織了縣域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的調查研究,對全縣不同行業、群體進行了問卷調查,分析公共法律服務現狀,并針對問題提出推進云陽縣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的幾點建議。
公共法律服務;縣域;調查報告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研究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提出要“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法律服務業是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公共法律服務是公共服務的組成部分,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各級政府特別是司法行政機關的重要職責。為更好發揮公共法律服務的社會功能,助推云陽經濟社會發展,云陽縣委黨校組織了縣域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的調查研究,對全縣不同行業、群體進行了問卷調查,累計發放調查問卷90份,共收回問卷77份,有效問卷77份,收回率86%。
2016年9月,調研組對云陽縣內農民、企業職工、個體經營者、教師、國家公職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涵蓋各行各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樣本的性別結構中男性占61%;年齡結構中,中青年31~46歲占49%,其次是47~62歲占27%;學歷結構中本科占58%,專科學歷占30%;職業結構中國家公職人員、教師、企業職工占比依次遞減,占調查對象的85%。這些職業人群在社會活動中最活躍,社會代表性最強,這些調查對象符合調查的初衷。
1.公共法律服務相對滯后
云陽縣公共法律服務相對滯后,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其一,多數人認為法律途徑解決矛盾糾紛成本高,且有較多的人認為自己不懂法或者自己沒有渠道而不選擇法律途徑。出現糾紛,是否首先考慮通過法律途徑的回答中,肯定的比重只有23.37%,忌諱打官司的傳統影響仍然比較突出,偶爾首選法律途徑的占32.46%,大多數屬于不到迫不得已不考慮,占比42.85%。未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原因,突出的考慮是成本,認為訴訟成本高的占52.8%,還有三個原因也起著較大作用,分別是不想影響人際關系、沒有渠道、不懂法律,合計占比36.05%。其二,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法律宣傳教育尚未成熟,多數人表現出了學習需求,而法律宣傳教育還沒有達到常態化、制度化的程度。關于所在村(社區)、單位多久舉辦一次法制宣傳教育活動,85.72%的人能夠準確回答,結果中一年一次的占36.36%,一年兩次的占25.97%,一年三次以上的占11.68%,也有1.68%的沒有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表明各村(社區)、單位對法制宣傳教育的重視不同,宣傳教育活動不均衡。在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能否提高法律意識的回答中,66%的是肯定態度,說明過半的人認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的意義,也有23%的人表示沒參加過。其三,多數人對法律服務有很大的需求,這些需求很大程度上要靠發展公共法律服務來滿足,而目前還不能得到滿足。在問及發生矛盾糾紛,是否主動到司法所或法律服務中心尋求幫助發生矛盾糾紛,是否主動到司法所或法律服務中心尋求幫助時,62%的人表示會,22%的人持反對態度,有13%的人猶豫不決;在回答發生矛盾糾紛,是否主動到人民調解中心尋求幫助時,64%的人持肯定回答。
2.影響到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數據分析表明,社會矛盾糾紛主要發生在經濟、社會領域,比如借款糾紛、買賣糾紛、勞務糾紛、人際關系糾紛和鄰里糾紛,這些同樣被認為是比較難以解決的矛盾糾紛。現有的矛盾糾紛解決格局令大多數當事人都不滿意,這就意味著,這些矛盾糾紛在云陽縣經濟社會生活中比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經濟的繁榮、社會的進步。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矛盾中,數量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借款糾紛、買賣糾紛、勞務糾紛、人際關系糾紛和鄰里糾紛,前三者占到了61%;在難以解決的矛盾糾紛中,經濟糾紛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借款糾紛、勞務糾紛、買賣糾紛三者所占比重達到64%。在常用的矛盾糾紛解決方式中,法律手段所占比重不高,只有38%,通過權威(德高望重者)調解、村(居)委會調節的占34%,私下談判解決的占26%,解決方式整體上比較傳統;與之相對應的是矛盾解決效果,滿意率44%,認為一般的占49%。
公共法律服務是面向社會的一種公共服務產品,需求決定生產,加大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需要結合到具體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結合到社會矛盾問題的解決需求,面向需求組織生產,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效果。
1.健全法律宣傳教育的制度機制,推進法律宣傳教育常態化發展
社會規范內部化是維持人類合作的決定性因素。針對不同的群體的不同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律宣傳教育,不斷改進活動模式,以增進吸引力,提高活動的社會參與度,提升法律宣傳教育的效果。法律宣傳教育既是一種社會需求,也是公共法律服務的應有內容,還是不斷拓展公共法律服務市場的基礎性、前提性條件。
2.多措施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
相對于一般的公共服務而言, 公共法律服務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活動的方式,選派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法律顧問,并且推進民生問題相關事項納入法律援助事項范圍;提升服務質量,加大公共法律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建設,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標準體系和質量評價機制、監督機制等;改善法律服務隊伍。形成社會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等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律師隊伍。
[1]貴州省司法廳課題組.貴州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J].中國司法,2016,05:36-40.
[2]徐尚昆.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探討[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05:42-47.
[3]郭名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2015,11:53-56.
張排發(1984~)男,河南長垣人,中級講師,憲法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