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蘋
(834601 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第九師職業技術學校 新疆 塔城)
淺探中職學校的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
張新蘋
(834601 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第九師職業技術學校 新疆 塔城)
中職校學生在我國職業教育領域中占較大比例,而對于其相應的職業道德和法律的教育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中職學生教育的這門科目對于其內容的理論實戰等都有較高的要求,針對這樣有難度的教學內容,教師且不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方式將無法達成可觀的效果,甚至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筆者將對中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法律的案例教學進行進一步分析,從特殊的教育方式中將正確的價值觀植入學生們的腦海里,加強教學質量改善。
中職學校;職業道德;法律運用;案例教學
中職學生的道德與法律教育是對其正確的道德觀的引導,教師教學方法的不適合直接影響收獲理想的結果。通過長期的實踐,案例教育方式的優點逐步顯現出來,它對學生從事例中汲取正面思維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將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人與教學的內容相統一,而其中的道德觀和法律意識都能在學生聽的過程中傳達到他們的大腦中,產生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這也是促進與學生互動和交換想法的最好橋梁,使教師能夠把其中的積極思想有效傳播,促進學生道德和法律意識的樹立。
1.從日常中采集案例
能夠采集的事例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日常生活中總是有許多事情,他們能夠啟發人,激勵人,社會上一些正面的人物和事例,值得讓學生們學習,同時從中吸取教訓,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律的觀念。第一,網集信息,挑選典型。第二,在挑選事例時要避免盲目性,要選擇合適的,思想積極的,對中職學生具有針對性的,以達到將教學正面效果擴大化的目的。第三,與中職學生有關,貼近他們生活的,能讓他們產生共鳴的。只有讓學生們對這些事例產生認同感,才能使他們從中學習到正確的思想。
2.從新聞中捕捉案例
教師在選擇事例時,要注重事例的時效性。許多事例在社會制度相應改變的情況下,不可能一成不變,其中所要傳達的思想或許早已落后,無法對中職學生的教育產生正面的影響,有時甚至可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案例都具有時效性,需要隨時更替,正是這種時事的每日更替,才能豐富我們的生活,避免人們思想上的滯后。可以看一些新聞節目,記下其中的典型性事例,采用時事熱點,趕上時代思想的腳步,這也能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加強互動和交換見解,易從中產生共鳴。網絡上的案例有許多,但找到適合的并不容易,這就需要教師們要對事例進行認真的篩選、歸納梳理。對時事熱點的講解和教學的內容相結合,能使教學更具趣味性,達到最佳的結果。
1.講授法
課本中有許多理論性的知識或許并不能使學生們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恰當的指導,用案例教學法使那些抽象概念的東西讓學生們更好的消化和理解,不僅加強了教學的趣味性,還能使學生對其產生深深的印象,例如:對于犯罪含義的解釋,我們不妨選擇事例進行講解。例如:已成年的一位同學偷取了一位殘疾人的醫療費,最后造成的后果是這位病人因為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再也無法站起來行走。結果是這位偷盜的同學得到了應有的刑罰。這其中包含的信息有:這位同學盜取的錢數并不足以判刑,但由于他盜取病人的醫療費,對其生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這正是犯罪的行為。講到這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一個人的行為觸犯了法律,對他人造成危害時就應該接受應有的懲罰。犯罪不應是一個人為獲取利益的正當行為,它會破壞你當前所擁有的一切,甚至否定你的整個人生。
2.討論法
當教師所舉實例比較接近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時,他們就會對這些事例闡述自己的判斷和理解,使他們對其產生學習的興趣。這些事例就可以使用討論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們通過互相交流產生進一步的見解。例如:一位同學在學校較為強勢,認為自己是學校里地位最高的人,到處欺負同學,甚至逼迫同學交“保護費”或是“請”他吃東西等。這位同學并不認為這種行為是違法行為。又如:一些比較受家人寵愛的同學嬌寵慣了,在學校也蠻橫不講道理,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甚至有暴力行為,對他人進行毆打,后因違反法律被捕。教師可以對此進行相應的講解:“每個學校都會有這樣相似的事情上演,這些事例或許就在我們身邊。”隨后,學生們可以進行一系列的討論。學生們深刻認同其中事態的嚴峻性,法律是張巨大的網,誰也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
1.案例“導課”,創境激趣
對于事例在講解前都需要一個引導和過渡的過程,教師可以在講課之前對內容進行一定的引導,可以出一些和內容有關的有趣的題目,讓同學們對其進行解答。例如:維權相關內容,我們不妨這樣進行“導課”:一名男子在親戚家打工,但卻并未得到工資。在對親戚多次催要未果后,該男子將其兒子綁架并打電話威脅對方。當其親戚到達指定地點時,又聲稱要將對方的兒子丟到河里。最后,該男子被逮捕。經審判,該男子被拘禁5個月。事例結束后,可以對學生提出疑問:該男子被刑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學生們可以對這兩個問題進行探討,最后得出相關的結果。
2.案例“討論”,提升水平
教師通過對例子的解說,讓學生對相應知識有了更深的體會,同時將生活與同學們緊密結合,使學生們對周邊所發生的事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建立正確的道德思想,提升他們對一些特殊事件的解決能力。一個事例所要表現的信息是多元的,并非單一的,因此同學們在對其進行解析和討論的時候,要隨時進行歸納和總結,注重細節的處理,獲取更有營養的信息。經過這樣的流程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加強他們的綜合素養。事例的分析不能局限在一方面,要用辯證的思想看待問題,開拓自己的思維,對該事件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因此,通過案例的教學不僅能夠將書面的理論知識生動化,還可以提升學生們對相關內容的活學活用,加強他們各方面的實踐水平,樹立正確的道德素養。
對于中職學生職業道德和法律的教學并不能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去傳達,通過對實例的講解才能使相關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化,使學生對其引發興趣。案例的教學方式將社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關聯,使學生們對其有更深切的體會。案例教學的研究沒有盡頭,教師們可以繼續對該方法進行改善和延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體驗變得更加生動更加趣味。也正是這種方法,學生們才會對其內容引發學習的沖動,從而將授課正面效果最大化。
[1]金張泳.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運用案例教學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6(27):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