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劍萍
(330038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 南昌)
數字化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引導的思考
夏劍萍
(330038 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 南昌)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數量減少,且呈現快餐化、通俗化和網絡化的“淺閱讀”傾向。本文旨在分析數字化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的現狀,闡明數字化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引導的意義,探討數字化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引導的途徑。
數字化時代;經典閱讀;引導途徑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一種全新的閱讀形式,數字化閱讀突破了傳統紙質文獻的局限,擴展到各種多媒體數字化讀物,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一起向我們走來,迅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進入了“讀網”“讀屏”“讀圖”時代,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閱讀方式。數字化閱讀發展迅猛,增勢超過傳統閱讀。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79.9%,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68.2%,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個百分點。然而,有研究者指出,當今社會陷入了一個快餐化、通俗化、網絡化、碎片化的“淺閱讀”的浮躁時代,當代大學生不愛讀經典已經司空見慣。湖北師范學院圖書館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大多數90后大學生都認為傳統經典的閱讀不可或缺,多數名著影響力仍然巨大,但當代大學生對傳統經典的閱讀率普遍偏低;部分90后大學生的經典閱讀具有盲從傾向,缺乏有目的的主動選擇;90后大學生對經典的閱讀呈現快餐化、通俗化和網絡化的淺閱讀傾向。也有媒體報道,僅就大學生的閱讀現狀,尤其是經典閱讀現狀看,我們的學生和美國學生比起來,有不小差距。美國大學生尤其是名校生們,閱讀雖然也涉及流行讀物,但對于經典哲學書籍尤為偏愛,柏拉圖、霍布斯、馬基雅維里、亞里士多德等古典哲學家的著作以壓倒性優勢高居美國高校閱讀榜單。但類似經典書目,特別是中國的古典著作,卻很少出現在中國大學生的閱讀榜單上,我們不少學生閱讀榜單上出現的是《平凡的世界》《盜墓筆記》《冰與火之歌》等當下的讀物。針對這一現狀,有學者分析認為,中國大學生們較少閱讀有國際視野的書籍,較少閱讀綜合類或有普遍意義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書籍,視野偏窄,而且名校和普通高校學生閱讀差異不大,“與營造領袖之才的目標尚有距離”。這個閱讀落差不可謂不大,比技術的落差更令人憂慮。
導致大學生經典閱讀出現上述不良傾向的成因何在呢?分析起來,可能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是經典文獻存在對大學生讀者的吸引力不足的問題,比如它們的內容與時代脫節,令澀難懂,導致了大學生閱讀理解上的困難。
二是當代大眾文化和網絡文化對經典文化形成沖擊,大學生的娛樂方式呈現多元化和大眾化特點,少有大學生通過包含經典文獻在內的書籍閱讀來利用閑暇時間。
三是大學生的經濟壓力、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大,使得他們無暇閱讀經典。
四是大學圖書館經典的藏書量并不夠豐富,宣傳工作不到位,不能滿足不同專業、訴求重點不同大學生的經典需求。
五是經典本身屬高端讀物,大學生缺乏閱讀興趣、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閱讀心境,而許多當代大學生受“科技至上”、技術主義和實用主義觀點的影響,在選讀書籍時更傾向于實用類文獻,并呈現出淺閱讀特征。
閱讀狀況的不良現象諸如閱讀環境虛擬化、閱讀過程碎片化、閱讀內容低俗化、閱讀目標獵奇化等足以影響國民精神素養、思想水準乃至價值體系。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朱永新提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正在大學里讀書的90后,他們是國家未來的中堅力量,他們的閱讀水平和現狀關系到中華民族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在一個人的教育背景中,如果經典閱讀積累缺失,其潛在的缺憾和影響,是專業和學科知識難以彌補的,也許暫時意識不到,但長遠看,一定會以不同方式影響到人生和職業選擇的多種可能性。不僅如此,對于社會來說,沒有閱讀的厚度,沒有經典文化的代代相傳,以經典作品為載體的文化之核就有中斷之虞,大眾文化就有失去平衡滑向粗鄙化的可能。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了孔孟、老莊留下的那些文字,沒有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的思想,今天人類的精神生活將是何種狀態。疏離了文化之核,我們可以培養出技術專家,但很難涵養出科學和人文精神飽滿的現代人。
大學生有思想有個性,但他們畢竟還是成長中的年輕人,不盡人意閱讀現狀需要通過有效方式去引導。經典閱讀的終極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在這一點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應該達成共識,回歸經典,熱愛閱讀,讓校園充滿書香,這是也應是我們共同追求的境界。
一是加強對經典閱讀的宣傳,倡行價值閱讀理念。所謂“價值閱讀”, 即通過優秀經典作品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閱讀,培養閱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學生的優秀品質、塑造正確的價值觀。經典是人類文明史上史上的奇葩,因其所具有的無與侖比的精深與博大,可助人涵養精神,拓展心胸,甚至成己成物,獲得包括職場上的成功。因此,大學要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能夠閱讀經典的文化場所與氛圍,加強經典閱讀的宣傳,通過諸如電影展播、創意海報宣傳、定期微博微信推送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方式,提高大學生對經典閱讀的認識與重視,培養大學生樹立“價值閱讀”的意識,促使大學生轉變碎片化閱讀、網絡化閱讀和淺閱讀的習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經典閱讀變成一種自覺行為,不為外界環境影響,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放棄功利主義的閱讀觀,將經典閱讀上升到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的認識高度,以實際行動將經典閱讀的意義落到實處。
二是增加經典閱讀課程,推薦閱讀書目。由于大學生對經典的理解能力還不夠高,所以需要有專業老師對其進行指導與點撥。大學可以效仿《百家講壇》,聘請對傳統文化與經典書籍了解比較多且深的老師開設專門的課程,在指導大學生學習經典的同時還能把經典的精華與精神滲透到大學生的思想中,讓大學生受益一生。譬如,在全校開設《中國文化名著導讀》等課程,為大學生經典閱讀提供指導。同時根據學生的階段性特點,為其開設閱讀書目。教師應該將經典閱讀真正納入到長期教學計劃中,在每一學期開始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指導計劃,向學生推薦閱讀范圍甚至具體篇目,為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創造條件。
三是創新經典閱讀活動形式,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離不開經典的熏陶。經典意味著生命永久、意蘊豐厚。但是,在這樣一個碎片化閱讀泛濫的時代,正是因為她的“高貴與傳統”,才使得經典閱讀遭遇“讀不下去”的尷尬。因此創新經典閱讀活動形式,盡力植入一些新鮮的元素,增加一些有趣的環節,這對激發大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大學生參與到經典閱讀活動中來,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大有裨益。比如以校園讀書文化節、讀書沙龍、詩會、文學經典閱讀協會、征文競賽等形式來推動校園經典閱讀活動,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在多姿多彩的校園讀書活動中交流情感、學習互動;成立“經典閱讀讀者協會”,開展“大學生與經典”征文、閱讀演講競賽、閱讀座談會等活動;配合教學定期在讀者中開展經典閱讀計劃,組織“讀書交流會”、“評選經典閱讀明星”;在學校的宣傳媒體上創辦讀書專欄,設立好書推薦榜等活動,為其提供輔導和交流的場所和機會,開辟“立體閱讀”的活動形式,同濟大學的“立體閱讀”活動,以“文化·傳統·經典”為定位,選擇有教育意義的藝術、人文主題,將單一、平面的紙本或電子閱讀形式轉變為聲、光、色等多元形態,充分發揮讀者大腦兩半球皮層在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各自特定的機能優勢,有效地激發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寓教于樂的形式幫助讀者輕松接受信息傳遞和加深記憶,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獲得了廣泛的讀者認同度。創新閱讀推廣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大學生對經典閱讀重要性的認識,使經典閱讀成為大學生的一種主動行為。同時讓大學生通過經典閱讀結交良師益友、分享經典閱讀體會,使大學生在閱讀經典作品中來豐富和完善自己,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四是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激發強烈的閱讀興趣。興趣是增強學生學習效果的最好老師,也在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養成的內在動力,因此,大學教師應該充分發揮閱讀興趣培養在大學生經典閱讀引導方面的重要輔助作用。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將經典閱讀文本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或分享名人故事等方式激發學生對此經典文學文本的閱讀熱情,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一種對于經典閱讀的內在精神需求,進而開始文學經典閱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在學生閱讀經典文本之前,和學生一起分享故事的發生背景、文學作品的語言美、文學作品思想的深刻性等內容,以作品本身特征調動學生文本閱讀的積極性,滿足學生閱讀心理,引導學生完成文本閱讀。
五是將經典閱讀納入考核,確保經典閱讀實效。引導大學生進行文學經典閱讀意義重大,勢在必行。因此職能部門科學論證、仔細規劃、逐步完善,最終形成一個內容涵蓋文史哲藝術教育等學科的大學生必讀書目,使大學生閱讀內容趨于科學正確。并且制定相關的考核辦法,將經典閱讀寫入各專業學生培養目標。有了制度的約束力,才能將經典閱讀的重要性提到應有的高度上來,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通過經典閱讀,不斷提升大學生的閱讀素養和人文素養。如陜西師范大學將必讀書目考核學分制,按階梯劃分,不同閱讀量得到不同學分,并發給相應的證明、證書,既落實了必讀書目,亦不失為一種引導學生經典閱讀的有效方法。
經典是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知道,應該了解,應該閱讀。尤其是對我們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經典,更應該了解并且閱讀。當代大學生應該深刻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更應該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重任,因此當代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閱讀經典,在閱讀經典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和健全的人格,肩負起當代大學生的重大使命。
[1]陶文萍.數字化時代經典閱讀的思維導圖推廣策略——以湖北師范學院圖書館為例 [J] .《現代情報》,2013(2)
[2]張金嶺.要閱讀,更要有經典閱讀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N] 2016-04-26
[3]朱永新.教育的改造應該從校園閱讀開始[N].北京青年報,2010-11-03.
[4]王逸鳴.當代大學生經典閱讀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北京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