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5日文章,原題:如何使美國機器人再度偉大由于自動化技術,美國工廠現在生產的商品比1987年多85%,但工人數量只有以前的2/3。還有一個小問題:這些機器人不是美國制造的,而可能是中國制造的。最近幾年,中國政府投入巨資,將中國打造為世界機器人樂園。現在,中國在瞄準另一個大目標:成為工廠、農業和一系列其他應用機器人的最大生產國。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語境機器人研究所主任亨利克·克里斯滕森說:“看看中美的機器人投入對比,我們肯定會輸。中國的投資達到數十億。我沒看到美國有這種投資。”解決辦法只有一個:投資。行業雜志《機器人報道》的出版人弗蘭克·托布表示,政府投資是當務之急。
過去20年,中國人口變富的同時也在變老,工人工資漲幅快于經濟增長率。中國領導人憂心制造業企業因為價格缺乏競爭力而被淘汰。因此,政府不斷推出一系列制造業改革,其中一大理念是自動化。地方政府斥巨資補貼企業購買和生產機器人。中國的機器人推進也并非沒有問題,過度投資和浪費一直都有。但中國政府和企業持之以恒。東西方中心高級研究員迪特爾·恩斯特預計,再過5到10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將達到德國和日本的水平。
恩斯特表示:“我們可從中國的例子學到,政府在發展機器人產業時可充當培育和扶持角色。我們也可以這樣做。我們必須這樣做。”▲
(作者法爾哈德·曼尤,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