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趙雪湄

羅尼·奧沙利文這個名字在世界斯諾克領域如雷貫耳。他的球風迅猛凌厲、技術出神入化,性格上特立獨行、愛憎分明,還有那么點兒孩子氣,這些特質最終鍛造出一位罕見的天才型選手。如今,41歲的奧沙利文已經手握5屆斯諾克世錦賽冠軍、10屆超級聯賽冠軍、13次單桿147分滿分桿的輝煌戰績,但他顯然不滿足于此。在剛剛落幕的2017年斯諾克大師賽上,“火箭”不僅霸氣衛冕,更以7屆冠軍的成績打破由他自己及亨得利保持的奪冠次數最多紀錄。
人們總說,偉大的球員需要偉大的對手成就。決賽中與老將佩里的大師級對決,充分印證了這句話。或許,奧沙利文的氣場之強還有另一個原因。每逢大賽,“火箭”的老爸和兒子就會到場為其助威。有趣的是,這一家三代男人的名字全叫羅尼。如此一來,“羅尼·奧沙利文”自然人多勢眾。盡管是句玩笑,但從名字上確實能看出這個家族的鮮明個性。如愿再獲大師賽冠軍后,奧沙利文抱著兒子小羅尼接受了《環球時報》的專訪。
環球時報:祝賀你和小羅尼,聊聊奪冠感受吧!
奧沙利文:這次決賽可能是我最棒的一場勝利啦。佩里打得非常精彩,他本來能擊敗我,我只是非常幸運,偷走了這個冠軍。我年輕的時候,能贏得1次冠軍就很高興了,現在創造紀錄的感覺太棒了!這非常艱難,是的,但我還想創造世錦賽奪冠紀錄。
環球時報:7次大師賽冠軍創造歷史,感覺很爽吧?
奧沙利文:還可以,但我不會止步于七冠。實際上我對那幾個破冠軍紀錄并不太在意,只是享受比賽的過程,喜歡和年輕人對決。再說,紀錄就是用來被打破的。即便沒有創下紀錄,我仍然會繼續打球,這是我一生的追求。
環球時報:如果說斯諾克大師賽只有一個經典,很多球迷會想到2004年你和保羅·亨特的經典對決。亨特英年早逝,現在大師賽用他的名字命名獎杯,你作何感想?
奧沙利文:是的,保羅·亨特是讓我肅然起敬的球手,我們都很愛他,也非常懷念他。我很高興能擁有舉起“保羅·亨特杯”的時刻。
我是真的喜歡這個獎杯啊。但一個星期后,國際臺聯還要收回去。我知道那很貴重,值很多錢,但是就不能給我復制一個小號的嗎?!滿足一下我的這個小小收藏愛好。我寧愿為此只拿一半獎金。求求了,讓我留下吧。
環球時報:沒準兒亨得利會把他那個舊款的金色大師賽獎杯借給你?
奧沙利文:不,我要的是自己贏來的獎杯,每天早上起來時看到它就很勵志。我的朋友們都想跟獎杯一起照相,總不能讓他們看獎金吧。他們會問“你贏了什么”,我只能說“啥也沒有”。
環球時報:2012年大師賽從溫伯利遷址到亞歷山德拉宮之后,你已經拿過3個冠軍。不過這里對丁俊暉來說,好像算不上福地。你如何評價這里的比賽環境?
奧沙利文:亞歷山德拉宮的場地和氛圍都很好,但我無法告訴你,是這里好還是溫伯利更好,觀眾們更有發言權。因為我只是盯著桌子打球而已。我覺得評價一場比賽,更多地取決于選手打得如何。如果比賽不精彩,再好的場地也無濟于事。
環球時報:和斯諾克“廝守”這么多年,這項運動的影響是否已經深入你的家庭?
奧沙利文:我經常南征北戰到處跑,兒子可能早已經厭煩我奪冠了。很希望他能多跟我在一起。你看我兒子多帥氣,他熱愛足球,是未來新一代的“梅西”。兒子是我的升級版,這顯而易見。
我已經41歲了,但我覺得自己可以讓其他對手10歲。就是說,我完全能和31歲的對手拼。等我51歲時,還可以和41歲的人拼。雖然無法戰勝年齡,但我會盡力嘗試。只要“我的車輪”還能動,就不會扔下球桿。
環球時報:想對希望進入職業斯諾克的年輕人提些什么建議?
奧沙利文:在英國,許多家長從小會培養孩子踢足球。我也愛踢足球,任何位置踢得都不錯,可我為什么選擇了斯諾克呢?因為足球太普及了,我想找一個更與眾不同的項目。但我給兒子的建議是,千萬別打斯諾克,別干這行,因為這項運動太艱辛又太孤獨了,永遠是一個人在戰斗。去踢足球吧,去打高爾夫吧,享受新鮮空氣和戶外陽光,多好!但是年輕人,如果你喜歡上斯諾克,那就全身心投入吧,這是一項奇妙的運動。既然選擇了它,就請義無反顧。▲
環球時報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