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和
西安培華學院傳媒學院
淺析《新聞學概論》各章邏輯架構和內容
呂嘉和
西安培華學院傳媒學院
文章以《新聞學概論》為重點研究對象,并且將該課程教學實踐心得為出發點,針對課程內容的邏輯架構提出見解,以供參考。
《新聞學概論》;各章節;邏輯結構;內容
在新聞學專業中,《新聞學概論》發揮著基礎性作用,通過這一課程了解新聞學科概貌,為此,課程涵蓋內容十分廣泛且基礎。其中不僅涉及到新聞學科的本質與核心,最明顯的就是新聞學和傳播學之間的關系,新聞界定與基本認識等等。然而,在這一問題方面也存在諸多不同理解,具體表現為教材架構課程、內容編排取舍方面的不同。而在課程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在課程架構與內容選取方面已經獲得諸多認知,以下將予以詳細闡述。
在新聞理論課程當中,《新聞學概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也具備了理論課程的部分特征。其中,特征主要有仔細講述概念問題,理解問題過程中的邏輯關系。但是,因為學生并未對新聞實踐產生感性認知,所以,一定要積極構建明確且清晰的認知體系。在這種情況下,緒論是該課程的第一部分,因而可以合理地運用研究對象、具體內容以及學科本身特點和傳播學之間存在的關系向學生講解新聞學學科,并且向其闡述課程學習的主要方法。隨后,各內容就可以根據問題間存在的邏輯關系開展。第一,新聞學科的基本性概念,新聞是什么;第二,社會發展中的新聞變化,也就是由古代新聞傳播向近現代新聞傳播的發展過程;第三,深入解構近現代新聞傳播事業的形成背景,這也就是新聞自由和社會控制章節的主要內容;第四,闡述現代社會中的新聞傳播活動[1]。在這一部分當中,需要采取總說與分說的順序,以新聞傳播要求與功能為出發點,討論新聞傳播過程,并重點分析傳播中的各環節所涉及到的新聞源與新聞媒體等多種內容。通過這種架構可以體現出不同章節間存在的緊密聯系,使學生可以正確認知新聞傳播,不僅是組成社會系統的部分,同時也是獨立的體系,這樣一來,學生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新聞學是社會科學一部分的觀點。
所謂的圍繞核心基礎概念,具體指的就是重視課程內容和基本概念理解認知方面的一致性。針對新聞的概念,學術界始終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可以從狹義范疇對新聞信息進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向學生傳授新聞定義,即新近事實變動的信息。而信息同樣是新聞本質,在這一本質的基礎上,對新聞特點進行闡述,即客觀性、傳播性與多樣性。由此可見,傳播也是新聞信息所固有的特征。基于此,就可以向學生介紹新聞和宣傳本質方面的差異,重視區分兩者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在新聞實務方面,應合理地劃分新聞的類型。而且,應向學生講述的是,雖然新聞要保證真實,但并非屬于新聞特性,這種真實性只是在傳播新聞信息方面的重要要求[2]。而這一要求也是人們利用并使用新聞的目的,概括來講就是生存與發展的需求,在問題決策中排除不確定性。除此之外,新聞傳播并不只是要保證真實,同時還要實現公平與全面。為此,新聞傳播功能同樣是基于新聞是信息所認定的。隨后,在新聞傳播過程與具體環節闡述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堅持的理念就是新聞是信息這一本質。其中,需要重點強調的是,新聞傳播起點就是認知并獲取信息源。而新聞媒體也是現代社會中,政治、經濟、教育與文化的集中,在大眾傳媒中發揮了核心的作用,必須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革新與創新,并且與新媒體發展趨勢相適應,對媒體優勢予以合理運用,實現創新的目的。另外,在信息化社會背景下,受眾在新聞傳播中占據主體地位,同樣在新聞媒體傳播發展與改革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偟膩碚f,就是通過系列闡述使學生正確認識新聞就是信息的本質,使得意識形態中的新聞觀不斷弱化。
新聞學概論是理論課程的重點,所以,其中涉及了諸多社會發展的抽象名詞,像是新聞自由、體制以及社會控制等等。而抽象名詞和當代社會新聞行業發展狀態存在緊密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正確認知名詞,進而梳理社會中新聞傳播活動和現象存在的本質聯系。所謂的新聞體制,就是和國家社會體制相適應的、能夠對新聞行業發展帶來制約的效果的體系,主要有新聞行業的所有制,對于決策機構構成具有一定的決定性影響。由此可見,國家新聞體制和當前新聞行業狀態生存與發展空間具有一定的聯系[3]。但是,新聞自由同樣也是與現代社會與新聞傳播產業發展形態相關聯的名詞。新聞自由具體指的就是有封建專制思想至民主憲政制度,再到世界各國所發展的新聞行業,也是從觀念到制度的一種轉變,同樣成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客觀實在。而對人類思想的維護,各國國家不僅通過憲政民主體制對公民這一政治權利進行了確立,同時也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手段,保證維護新聞也的同時,不會與其他行業的發展相背離,并且將自身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就是社會控制的內涵與本質。由此可見,社會控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對媒體與公民新聞自由予以嚴格地限制,而是盡可能在社會允許的框架與體系范圍之內,使公民的新聞自由政治權利得到有效地維護。因此,這些抽象名詞,本質上都是和現實社會新聞行業的發展存在緊密的聯系,也同樣是抽象名詞打造了現代新聞行業。
綜上所述,在新聞理論基礎課程中,《新聞學概論》是基礎性的課程內容,框架體系十分簡明與扼要且條例十分清晰。其中,重點與難點突出且分析適度。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更好地了解新聞學科知識提供有利的條件。這不僅可以使其認識到新聞學科目本身的實用性與綜合性,同時,也能夠使其正確認知新聞在社會系統中的核心地位。以上通過對《新聞學概論》課程的研究與分析,特別是不同章節的邏輯架構與內容,希望為課程教學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同樣也能夠使學生更有興趣學習新聞專業知識。
[1]桂渝芳.加強新聞理論課教學互動性的思考--以《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課為例[J].新聞知識,2014(2):91-92,30.
[2]劉曉麗.《新聞學概論》案例教學探析——以議程設置理論為視角[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6):60-62.
[3]黃娟.高校新聞學概論課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15(22):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