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艷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312088)
基于可持續設計的產品系統設計研究
孫艷艷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312088)
產品系統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品自身的整體性及與周圍環境空間等要素的適應性。而傳統的系統設計中無論是產品內的整體研究還是與周圍的協調適應設計,更多的考慮物與物,物與人的關系。文中提出基于可持續設計的產品系統設計,除了此基本的關系研究,根據綠色設計的理念,結合可持續設計更細致、深入、全面,強調人與自然、人與未來的關系。將產品系統設計與可持續設計搭接融合,提煉出能夠指導產品設計的方法,從基本的設計問題,提升到了更深層次的社會發展、設計哲學上來。
可持續設計;系統設計;人與自然;人與未來
可持續設計論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旨在事物協調性的觀點,將產品的靜動態發展綜合起來,基于可持續設計觀點研究的產品系統設計更能從人與未來、產品與未來的動態發展角度客觀的進行深入剖析研究。
系統設計是一種整體設計觀,以設計的產品為基點,輻射到產出、變化,形成以人為中心的物品設計鏈,繼而輻射到社會的、人為的及環境等產品在社會流通過程中的反應影響。其特征是 “螺旋式的擴散與收斂結構”,是“基于人類社會的變化因素關注產品從為何生產到如何消費的全過程”。“擴散反應為基于人與物的構成因素向外界任何一項因素擴展相關聯的關系,收斂反應為基于社會總構成將任何一項因素都回收到人與物的構成關系中1”。
(一)影響要素
1.社會微觀系統的影響
社會微觀系統直接影響產品系統,反之,產品系統的各元素也反應當代社會微觀系統。以洗衣機的發展為例,除了從波輪到滾筒,從功能單一外觀丑陋到種類繁多造型美觀的變化,現在更注重消費者的體驗,產生了專門洗鞋的,洗內衣褲的,不用洗衣液的洗衣機,這些不論是技術上的改進、人機上的提升亦或是產品造型的改善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社會微觀系統的發展。
2.社會宏觀系統的影響
社會宏觀系統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完善的,決定產品系統設計的各項因素,并引領其方向。例如隨著體驗經濟的到來和深入,交互設計和用戶體驗研究成為了時下最熱,人的需求及體驗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二)特點
1.整體性
產品系統強調的是整體觀,任何單獨針對產品內部或外部系統做的設計都不屬于產品系統設計,僅是高于單一設計,而達不到系統設計的要求。
2.發展性
產品系統設計的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的。這也正解釋了為什么要研究基于可持續設計基礎上的產品系統設計。可持續設計是在現代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由可持續發展衍生來的理念,直接影響產品的系統設計。
3.統一性
產品內部和外部系統的各要素之間是相互作用又不可分割的,同時,內部整體和外部整體也是如此。就像人體器官一樣,各有分工,有主有次,卻又相互協調工作的,缺一不可。
可持續設計是由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衍生的,不僅體現于綠色設計,強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更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協調關系,強調人與未來的發展著的關系。它強調一個長遠的動態的發展過程。在社會、經濟、環境與人類的循環系統中,可持續設計旨在滿足產品即追求高的社會價值,又能保護自然,并且協調人與自然,對產品的經濟性、環境性和社會性作出前瞻的預測,并能合理控制2。
(一)原則
1.材料的充分利用
任何產品都是由各種材料經過不同的加工工藝制造的,在制造過程中,可持續設計提倡材料利用率的最大化。此外,還要求進行生命周期的設計,生命周期結束后做到可回收使用。
2.能源的充分利用
充分利用生活中能夠提煉的能源,如太陽能、沼氣。另外,注意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率,例如最常見的汽油的充分燃燒。
3.注重環境保護
特別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及影響,不論是材料的選擇還是工藝的過程,各個環節都充分考慮到對于環境的影響。
(二)方法
依據以上可持續設計的原則,可持續設計的方法大概可以歸納為材料最大利用率、能源最大利用率、產品內部設計等。
(一)最大化倚賴產品系統的環境屬性設計
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私人訂制及個性化的產品系統越來越普遍,人們迫切的想要表達自己的與眾不同。同時,我們處在一個物質基礎高度發達的社會,很容易沾染拜金、奢靡主義之風,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做產品系統設計時,考慮到自己的社會職責,看到并看重人與自然的關系,盡量最大化依托產品系統的環境屬性來設計。
1.模塊化設計
所謂模塊化設計,簡單說就是將產品的某些要素組合一起,構成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統,將這個子系統作為通用性模塊與其他要素進行多種組合,構成新的系統,產生多種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產品。產品系統設計中,通常都不是單一的某個產品,而是一系列相關產品的設計,這個時候運用模塊化設計,不僅加強了系列產品的整體性,還縮短了產品研發和制造周期,增加產品系列,提高產品質量,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方便重用、升級、維修和產品廢棄后的拆卸、回收和處理。
2.可折疊設計
通過改變內部結構元素完成可折疊設計,有助于系列產品的收納,達到空間利用最大化的目的,同時,方便存儲運輸。
3.可持續材料的選擇
在設計的材料設計因素的考量中,摒棄傳統的經濟的非可持續材料,整個產品設計到生產過程,考慮使用可持續材料。
4.再生設計
對于身邊的廢止材料的再生設計。例如生活中的廢舊報紙、瓦楞紙等,將其改造設計成或居家或室外的系統產品,既環保又提升了自身動腦動手的能力,這也是一種可持續策略。
(二)前瞻的動態考量
首先,產品的系統設計要有前瞻性。這里的前瞻性不止是產品的新穎創新,也不止是技術的突破進步,更多的是指長遠的規劃。設計師要預見產品的生命周期,規劃好物盡其用之后,材料的處理和回收再利用。要注意,產品并不是只有一個生命周期,自己固有的生命周期之后,做好規劃設計,可以循環發展,作為其他產品新的生命周期,如此循環往復。
其次,產品的系統設計要有動態的考量。對于系統化的產品設計,要為自己的設計留有余地,做可拆卸可替換式的設計,保證后期產品的維修保養。同時,也要考慮到,技術發展后,對于部分設計零件的更新迭代,保障產品的工作效率。
(三)可持續設計理念的傳達
成功的設計師除了實現自身價值,為企業帶來利益價值的同時,更要注意產品的設計理念的表達。產品系統設計的各個因素都要強調可持續發展,做到真正的可持續設計,并將這一設計理念傳達給消費者們。
隨著時代技術的發展和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可持續設計在產品系統設計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也會越來越廣泛,對于產品的系統設計,不再局限于靜態的整體性,而是更加注重前瞻的動態的把握上。
注釋:
1.張同.《產品系統設計》,中國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楊民.李春明.攻心產品設計方法[J].包裝工程,2005(5):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