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瑞勇 王堯駿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探索
——以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例
向瑞勇 王堯駿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研究生招生規模日益擴大,研究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因而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從加強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必要性、現階段課程建設的基本情況和需要改善的方面入手,提出了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研究生 職業生涯規劃 就業指導
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65萬,比2015年增加16萬,畢業生總數再次創造新高,畢業生就業形勢更趨嚴峻,近年來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畢業人數占據了高校畢業生的相當大的比例,在就業難度日益加劇的情況下,研究生就業形勢很難樂觀,研究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進一步提升就業指導服務質量”的要求,“要把高校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結合行業動態和發展需求,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講座、論壇、培訓為補充,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創新創業設計大賽等實踐活動為載體的多形式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要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畢業生的特點和需求,廣泛開展個性化的咨詢服務。”因此,各高校都要開始重視研究生的職業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可以幫助研究生充分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職業價值觀、職業能力、職業興趣和職業性格,了解社會環境對研究生畢業生的素質要求,從而實現入職匹配,制訂出適合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同時該課程的開設也可以切實幫助研究生了解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和就業法規,幫助研究生掌握求職就業和創業的技巧和途徑。
(一)基于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的需要
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人數逐年遞增,我國研究生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深化改革,切實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研究生教育應該要以社會發展為導向,真正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適應現代社會經濟對研究生畢業生職業素質和和創新精神的要求,所以,在研究生的課程設計當中,應該要增加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相關的課程,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基于貫徹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的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
2010年,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構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就業服務體系相關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0]3號),針對碩士研究生的就業服務,通知中闡明了“充分認識構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意義”,明確規定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就業工作作為高校畢業就業工作的重點內容”。
2012年年底,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做好 2013 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2]11號),明確提出“切實加強對研究生的職業發展教育和就業指導。……進一步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和學科建設”。
(三)基于研究生嚴峻的就業形勢
從社會總體情況來看,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勞動力的有效增長大于社會有效需求。招生規模的擴大導致研究生就業供需比逐年下降,研究生就業形勢由易轉難。企業人才消費觀念的日趨成熟,使得人才市場的供需狀況正在悄悄發生變化。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年齡大、起點高、專業性強等特征,也因此導致就業面窄的特點。 研究生在專業知識深度和技能熟練程度等方面優勢明顯,但是很多專業知識脫離專業領域后適用性并不強 。
從筆者所在學院的具體情況來,筆者所在學院為一般理工本科的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就業難于名牌重點院校研究生,也難于財經類院校的研究生;并且學院研究生性別分布,女性研究生兩倍于男性研究生,而女性研究生相比于男性研究生就業更難;學院研究生生源多來自農村,貧困生所占比例非常大,而家庭背景差的研究生就業難于家庭背景好的研究生。
(四)基于研究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
對于一部分攻讀研究生的同學來說,在本科求學階段的目標是考取研究生繼續升造,于是會感覺到自己離就業還很遙遠,因此并沒有把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列入自己的學習規劃,所以對于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而有的研究生同學則認為現在尚處于求學階段,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好科研,學好知識,對于未來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等個人規劃的問題從未進行具體的認真的思考,大部分研究生同學都是大學畢業后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對于社會的人才需求,對于相關的就業政策和法規知之甚少,也缺乏必要的求職技巧。
(一)建立了《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標準。
1.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是我院一年級研究生公共選修(必選)課程,該課程主要任務是:a、通過教學幫助研究生認清自己能力優勢、職業興趣,繼而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學業規劃,有效培養核心競爭力;b、通過教學幫助研究生了解就業的政策和法規,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d、通過教學幫助研究生掌握求職就業的技巧和途徑,成功實現由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
2.教學原則和方式方法
a、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科學的講述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理論,緊密聯系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加強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學院每年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和碩士生就業模擬面試,并且定期帶領研究生前往企事業單位進行考察調研。b、知識傳授與行為養成相結合。注重研究生的職業意識,引導研究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指導研究生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把傳授知識與提高學習質量和行為訓練統一起來,提高碩士生的就業競爭力。C、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在面上全體進行授課的同時,根據研究生的個體狀況加強個別指導,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教學內容安排
a、研究生學業與職業發展(理論授課、四學時);b、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授課、四學時);c、研究生求職心理調適(理論授課、四學時);d、研究生求職技巧及禮儀(理論授課、四學時);e、就業形勢政策、法規及權益保護(理論授課、四學時);f、就業模擬面試(實踐環節、四學時);g、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實踐環節、四學時);h、素質拓展/企業參觀(實踐環節、四學時)。
(二)建立了《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隊伍。
1.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
《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中,教師的作用非常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是專業化的老師,專業化的老師會促進該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同時也是研究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最好的保障,我院《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任課老師都參加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培訓,并獲得職業規劃師證書,其中有的老師還曾經指導多位學生獲得職業規劃大賽省級一等獎、二等獎,大部分老師活躍在學院就業指導工作的第一線,擁有多年的就業指導工作經驗。
2.非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
為了讓我院研究生所學的知識更好的與社會需求接軌,學院還建立了一支非專業教師隊伍,主要組成人員有:成功校友、企業人力資源部經理、職業規劃專業人員。這些教師一般以講座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成功校友將自己的成功心得和體會傳授給了在校同學們,能給學生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人力資源部門人員將社會企事業單位用人需求和用人要求非常準確和直接的傳遞給了在校同學們,這樣的方式使得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課堂也變的非常生動。
(三)構建了學院研究生與深入了解各企事業單位職業需求的渠道
為了讓我院研究生切實感受到企事業單位用人要求和各項職業的工作情況,我院與多家企業合作,定時將我院研究生帶入企事業進行走訪調研。
(一)應將研究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正式列入研究生的必修課程。
研究生在求學期間,不僅需要完成自己的碩士論文,同時需要至少在畢業前發表一篇科研論文,同時還要協助導師進行課題的研究,壓力大,任務重,因此,很多研究生無暇顧及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計劃,只有將研究生就業指導類課程列為必修課,放入研究生培養計劃,才能極大的提高各研究生對于就業的關注程度,使得就業指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學習同步進行。
(二)要更注重研究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
就業指導課程的任課教師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宣講,同時還要承擔就業咨詢工作,任課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相關的知識 ,還必須了解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等學科的知識,同時該課程還得要求各任課老師具備多年的就業指導工作經驗,并且同時擁有較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和問題應對能力,因此,各學校要加強對任課教師的專業化培訓。
(三)重點加強對研究生的創新創業教育。
我國各級政府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創新創業,從“以創業帶動就業”到“鼓勵青年創業”,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全民掀起了創新創業的高潮。但是研究生一直都忙于自己的科研和學業,創業意識淡薄,創業知識缺乏。通過創業教育教學,能使研究生掌握創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熟悉創業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創業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從而培養了研究生的創業精神,激發了研究生的創業意識,提高研究生的創業能力,促進了研究生全面發展。
總之,將研究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正式列入研究生的必修課程,更注重研究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尤其是要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加強對研究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從而從根本上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的雙重提高。
[1]吳寶嘉.以職業生涯規劃為核心創新就業指導課[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02).
[2]張珍瑜. 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對大學生就業能力促進作用的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5,(02).
[3]洪一鳴,肖春,林靜姍,薛繼龍,喬婧芳,徐娟娣,吳艷虹,童永正. 職業生涯規劃視角下對研究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思考——以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為例[J].現代物業.現代經濟,2015,(02).
[4]李春根,廖毅敏,李建華. 從就業指導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我國研究生就業促進之路新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2).
向瑞勇,男,講師,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老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等。
本論文受到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項目《研究生就業能力的結構對求職行為的影響及干預策略研究》(項目號:YJG-Z14003)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