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國豪
(閩西日報社,福建 龍巖 364000)
創新創城宣傳的打開方式
——以閩西日報社實踐為例
□闕國豪
(閩西日報社,福建 龍巖 364000)
近年來,特別是被列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來,作為革命老區龍巖市的唯一黨報——福建《閩西日報》以黨報職責使命為己任,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宣傳報道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為綱領,重策劃抓專題、重在落實抓常態、重組織抓團隊作戰,使宣傳形式多樣化,推動創城宣傳從說教式、呆板式的干癟內容向宣傳有氣勢、讀之有味道轉變,助推龍巖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同時,引領革命老區的精神文明建設。
創城工作涉及面廣,作為地方黨報主要職責就是做好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工作。當前,做好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工作,核心內容就是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閩西日報》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為綱領,重在策劃,使宣傳內容專題化,形成宣傳氣勢。
第一,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主題詞,策劃專題報道。在策劃過程中,組織本報各個年齡層面的編輯、記者組成策劃小組,分別讓50后到90后每個年齡段的編輯記者代表提出宣傳報道的方式和關注內容,然后整合形成策劃方案,以每期一個整版的篇幅推出圖文并茂的專題報道。在策劃中,結合當時的社會熱點,讓主題宣傳和當月的社會熱點和宣傳重點結合。比如,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前后,以“誠信”作為組織策劃報道的主題,推出1+×(一個整版+×小專題)系列專題報道,有相關活動的報道,有誠信人物、誠信事跡的的感人故事,還有圖片和漫畫等內容,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第二,開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欄。作為《閩西日報》的主打欄目,在重點版面以每周5次以上頻率推出專題報道,使專題報道有連續性。在專題稿件的組織過程中,報社編委會要求各版面編輯按照專題組稿思路,不做簡單的稿件拼湊,力求凸顯專題報道的屬性。
第三,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12個主題詞,策劃專題專欄。《閩西日報》策劃生成了一批的子欄目,如,“慈心善舉”“身邊好人”“尋找最美勞動者”“孝老愛親”等,使專題報道更加生動、更具可讀性。如,開設多年的“孝老愛親”欄目,多年來一直關注龍巖市“孝”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事跡,組織了大量報道;“身邊好人”欄目多年來關注報道好人,催生了“好人現象”,鑄就了“好人之城”,到2017年9月欄目報道的人物有37位被評為“中國好人”,115位被評為“福建好人”。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宣傳報道和創建過程是相伴相隨,要使宣傳常態化,就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抓好落實。
《閩西日報》在采編組織過程中,抽調了總編辦、要聞部等主要部室的采編人員成立了采編協調小組,統籌日常的創城宣傳的采編工作。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宣傳工作,涵蓋黨政方針宣傳,涉及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五大領域,還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文明旅游引導、媒體的節日報道等等方面,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這就需要在日常的采編工作中,形成有效的機制,使宣傳常態化得以落實。
過去,閩西日報社的采編工作中組織節日報道的時候,傾向于追社會熱點,更多的是報道一些新節日、西方節日,而我們的傳統節日報道被弱化。《閩西日報》在組織報道的過程中,發揮采編協調小組作用,在傳統節日前夕,制定宣傳方案,深挖傳統節日的優秀傳統文化,將方案下發給有關部室并督促落實到位。
《閩西日報》在過去幾年創城宣傳工作中,報社層面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將任務落實到采編部室和采編人員,形成層層有責任層層有落實的機制。報社編委會利用每月策劃會、每周編務例會等采編平臺,對創城的宣傳任務進行布置抓落實。成立采編協調小組,負責督促任務的落實,統籌制定策劃方案,在重要時間節點下發“任務提示”,確保有時間節點的宣傳內容如期見報。
將創城工作的宣傳報道與日常的采編工作有機結合,是《閩西日報》推動創城宣傳常態化的另一重要措施。2016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革命老區龍巖作為長征出發地,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的宣傳是一項重大任務。《閩西日報》將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的宣傳,與創城宣傳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學習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學習宣傳”“黨史、國史學習宣傳”等方面的要求有機結合,策劃了“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大型系列報道。系列報道通過革命老區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黨史、國史等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事跡,生動宣傳了長征精神,與“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主題有機融合。
過去,我們的創城宣傳不管從內容還是形式上看,留給讀者的是說教、呆板、干癟的印象。如何提升創城宣傳的有效性,使市民更容易接受,是一大挑戰。《閩西日報》在過去幾年的探索中,重視組織,推動宣傳形式只有文字新聞報道的單一形式向多樣化轉變,推動向報網端互動轉變,推動向編讀往來互動轉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當前讀者的閱讀習慣向快讀、讀圖轉變,《閩西日報》根據這一特點,組織了大量的圖片報道,讓老百姓有更多關于創城帶來美好變化的直觀感受。2017年9月,《閩西日報》從基礎設施變化、城市展新顏、文明樹新風、文化潤心田等多個角度策劃了反映創城帶來變化的8個整版專題報道。
過去,我們比較多的組織宣傳與創城有關的部門的措施做法,都是報社與部門的單項互動。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閩西日報》通過與部門聯辦欄目、開設征文等活動,廣泛發動部門、讀者的熱情,提升編讀往來的積極性,擴寬報道視野。比如,2016年以來開設的“創城大家談”欄目,收到來信和郵件幾百件,刊登了大量的市民來稿。啟動了公益廣告設計大賽,推介一批優秀的公益廣告刊登見報,有效提升社會參與度。
此前,創城宣傳在網站、客戶端等新媒體領域的宣傳停留在轉載報紙報道內容,《閩西日報》在實踐中,推動網絡宣傳向線上線下互動互通轉變。這兩年,報社所屬的新媒體制作了大量的創城宣傳的新媒體產品,多款產品閱讀量超過10萬+。2016年以來,閩西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組織了26場大大小小的“創城宣傳”線下活動,實現了線上線下活動良性互動。
(編輯:秦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