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子
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
關于檔案行政執法中自由裁量權的司法控制探究
張燕子
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在檔案行政管理機關進行行政執法時,自由裁量權是不可缺少的一種權利,它對補充法律有很大的作用。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可以使用自由裁量權對檔案事務進行有效的處理,但是為了避免逾權、濫用權力及不公正執法情況的出現,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司法控制。
檔案行政執法;行政自由裁量權;司法控制
行政自由裁量權是行政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指行政主體在法律規定的幅度和范圍內,依據法定職權和法定條件,在各種可能采取的措施中進行選擇的權力。在現代行政權系統中,它是一種真正的行政權力。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具體是指,國家各級檔案行政部門及有關行政機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檔案法實施辦法》)規定的原則和范圍內有選擇余地的處置一切違反的人或事的權利。這是國家為了方便檔案行政執法,由《檔案法》及《檔案法實施辦法》賦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對職權范圍內的事情的事項進行合理判斷從而對違法行為處置的[1]。
檔案行政執法中的自由裁量權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一)在處罰幅度內的自由裁量權
《檔案法實施辦法》中有規定,比如二十九條中,對倒賣檔案牟利等情況的,可以處以五百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其中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這就允許行政部門在規定幅度內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法、合理的裁量。
(二)對事實性質認定的自由裁量權
《檔案法實施辦法》中有規定,對于損毀、丟失或者擅自銷毀檔案館保存的國家所有的檔案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責成直接責任人所在單位對其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甚至可以責令賠償[2],這里沒有設定衡量檔案價值的絕對性標準,所以行政部門進行執法時,對事實的性質認定可以留有靈活的余地。
(三)選擇處罰方式的自由裁量權
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在進行行政處罰時,具有選擇處罰方式的自由裁量的權利。比如《檔案法實施辦法》中的可以處以五百元到一萬元的罰款,并可以告知責任人所在單位,對其進行行政處分處理。這就表明在對違反這條規定的人員處罰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罰款加上行政處分;另一種是只罰款但是不建議行政處分。這都體現了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在選擇處罰方式時,可以根據情節的輕重,進行行政處罰方式的選擇。
(一)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不合理使用的表現形式
這具體是指檔案行政主體在行使自由裁量權的過程中,沒有遵守公平,理性等法律原則,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主要有以下類型:
1.首先是濫用職權,這是指行政機關執法時對衡量標準和處罰幅度上有失偏頗。比如《檔案法實施辦法》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倒賣檔案牟利或者私自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可以沒收其非法所得,處以五百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建立直接責任人所在單位對其給予行政處分”,這條規定就需要行政管理機關進行自由裁量,而自由裁量的幅度從五百到一萬,處罰幅度很大,有可能造成行政機關濫用權力,以權謀私情況的出現。
2.處理事務時合法性與合理性有抵觸。比如《實施辦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形成的檔案,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向社會開放;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類檔案,可以隨時向社會開放”,但是由于檔案部門人員少,所以很多時候沒有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支持進行檔案審核,所以30年的門檻期限對于公眾的檔案利用需求是很難滿足的。這是檔案部門嚴格法律規定辦事,即合法性得到了保障,合理性體現不足。
3.行政機關不作為現象,這是因為在檔案相關法律法規中,并沒有確定的規定具體的檔案行政部門執法的最后期限,因此即使檔案部門出于某種原因不執法或者延遲執法,這就屬于行政不作為行為,也沒有正確合法合理的行使自由裁量權。所以出于防止這種現象發生的目的,有必要制定相應的對策來避免自由裁量權的濫用行為。
(二)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司法化的必要性
1.行政權力司法化是權力制衡的必然要求。行政自由裁量權是行政權,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司法化本質上是行政權司法化。為什么行政權需要司法化呢?一切有權力的人都有可能濫用權力,所以我們要用權力來制約權力。權力的本身就是雙刃劍,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也同樣如此。只有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合理、合法的運用此權力,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造福人民。
2.法治社會應控制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使用。相對于法治社會中的“法治”概念,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某種意義上的“人治”。在法治社會,之所以會允許“人治”的存在,這是因為它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補充法治的不足。法律法規頒布時,為了保證它可以長久的適用,所以在規定上面會有可以活動的空間,執法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做出最合理、合法的裁量。所以在法治社會中,為了防止濫用,我們要保證法治社會的法治需要,所以要對行政裁量權進行司法控制。
在對檔案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的司法審查上,并沒有唯一的標準,我們這里作出的是一般的檔案行政自由裁量權司法審查內容,主要是:
(一)合法性審查
現代行政法原則主要包括兩項內容,分別是合法性和合理性,它們分別是對逾越和濫用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控制。合法性審查主要是對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執法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即要求檔案部門執法時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不可以逾越權力的使用。比如相關部門在進行檔案執法時,必須要理清權力歸屬,禁止逾越部門執法[3]。
(二)合理性審查
合理性審查的原則是對合法性審查原則進行的補充,這就意味著在進行司法審查時,我們的行為既要行政合法,也要行政適當,所以要制定一些可操作的標準。這就是對那些不符合法律目的、不適當的考慮相關因素、不正當的動機、濫用程序、不符合常理和情理及對彈性法律用語作任意解釋等情況的合理性審查。
(三)程序性審查
在法治理念中,裁量具有一定的程序,行政行為的發生總是要有依據、有決策、有審批的,這并不是單一的個體所決定的。所以在進行檔案行政執法時,要對其程序進行合法、合理性審查,并判斷該行為是否屬于集體行為,避免個體行為的出現。只有這樣,執法的行為才能在程序上得到保障。
總之,在檔案行政執法的過程中,自由裁量權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權利,但是它的使用也較為靈活,只有合理、合法且公正的使用,對其進行司法控制,才能防止逾越權力、濫用權力的出現,這才會利于檔案行政部門的執法活動,讓檔案事業更好的發展。
[1]劉李波.檔案行政執法中的自由裁量權[J].檔案工作,1991(08):26.
[2]趙彥昌.論析檔案行政執法中的自由裁量權[J].檔案學通訊,2001,05:50-51.
[3]陶悅,劉迎紅.淺析檔案行政執法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權[J].蘭臺世界,2013,08:10-11.
張燕子(1993-),女,漢族,河南新鄉人,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檔案館管理。
D
A
2095-4379-(2017)15-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