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燕
南昌大學法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
小議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
劉玉燕
南昌大學法學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勞動爭議頻發,各大媒體近年來多有報道,勞動爭議解決難倒成為了社會公眾普遍接受的觀念。本文討論了我國勞動爭議頻繁發生的原因,得出主要原因是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不完善。通過與其他國家的制度相比較,為我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完善出謀劃策。
勞動爭議;勞動關系;處理機制
我國勞動爭議案件繁多,但在處理過程中得不到良好解決,這反映出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不完善。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相比較,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建設任重道遠。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勞動爭議事件數量不斷增多,涉及人員比較廣,規模擴大,勞動關系復雜。[1]案件繁多復雜,這導致我國勞動爭議處理部門工作繁多,但其工作效率不高,也相反的拖后了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的速度。近年來,勞動爭議處理案件增多,但實質上得到完善解決的案件數量并不多,在案件比例中占比較小。
我國加入WTO后,外資企業紛紛進駐我國,但由于外商對我國現有法律制度了解不全面,工作方式和我國也不一樣,容易造成勞動爭議。我國法律制度和其他國家的法律制度不相同也導致了爭議的發生,例如,我國勞動爭議訴訟實體法和程序法規定與別國存在很多不同。
我國存在的爭議處理程序設計冗長復雜、法律救濟方式存在問題、爭議案件得不到完善解決等問題都妨礙著勞動爭議的完善解決。
(一)爭議處理程序設計冗長復雜
我國“一調一裁兩審”的爭議處理機制存在程序復雜化的問題,這一機制拉大了時間、空間的擴張性,使問題變得復雜化。[2]協商、調解、仲裁、訴訟是我國現存的勞動爭議處理方式,這四種方式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相互交叉,相互組合。一起勞動爭議案件按部就班一步步按照程序來,顯然將會耗費勞動關系雙方的時間和精力,這顯示出我國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的交叉復雜。
(二)法律救濟方式存在問題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我國企業內設得一個解決勞動糾紛的部門,目的是用來在企業內部先行發現并解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這一部門是根據我國《勞動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設立的。其設立初衷是好的,但成員的組成存在一些不足,我國目前企業勞動爭議委員會主要由工會人員、用人單位代表、職工代表組成。用人單位代表代表的是用人單位的利益,工會人員、職工代表代表的是職工的利益,在勞動爭議中,發生沖突的也是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利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沒有代表性,從而聽不到第三方的意見,不利于得出完善的處理結果。
(三)爭議案件得不到完善解決
勞動者的法律意識不強,對勞動爭議的處理機制多不理解,在發生勞動爭議后多愿意私下協商,而不愿意進行法律程序。但這種方式不是保護勞動者的最好方法,但存在拖欠賠償金的情形時,勞動者要不忍氣吞聲要不尋求法律途徑解決,而此時勞動者再去進行起訴,很可能過了訴訟時效。加上我國仲裁、訴訟等部門工作效率不高,對案件處理不及時,甚至會導致事件惡化升級。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迅猛,但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卻遠遠落后于很多發達國家。日本作為經濟發達國家,其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國學習。日本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有著良好的法律理念作為支撐,并且在司法實踐中也貫徹的很好。[3]例如,日本勞動爭議仲裁程序中,仲裁結果有強制執行力,這和我國的仲裁結果效力不同。
美國和日本在勞動爭議處理機制上有一點相同,即它們的處理機制都重視集體談判的作用,積極發揮它解決勞動爭議的作用。美國、日本都出臺了相關法律規定了集體談判中勞動關系雙方的義務,雙方需積極履行義務,這對修復勞動雙方的關系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與我國不同的是,美國勞動仲裁機構呈民間化的特點,政府沒有設立專門的處理勞動爭議的機構,而我國勞動仲裁機構呈行政化特點,甚至經常被勞動者誤認為是政府機構。
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不完善,導致各個環節脫鉤,索賠難。勞動仲裁與訴訟程序的銜接不緊密狀態導致勞動者在發生勞動爭議后對程序復雜的失望而不愿意再繼續進行相關手續。勞動爭議程序冗長,耗費時間長,成本高,勞動者耗不起只能選擇其他方式迅速解決,如私下協商,而協商不成導致事件惡化的事例也舉不勝數。勞動爭議事件得不到完善處理,必然導致我國正常的經營秩序被打亂。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其勞動爭議處理機制越完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越完善,其生產經營秩序越好,國家經濟實力越強大。
據報道,因勞動保護、社會保險而產生的勞動爭議數量增多,這也體現出勞動者對企業提供的條件越加關注,案件類型也變得復雜化,這就更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解決機制去應對。勞動爭議的完善處理不僅緊密關系著勞動者的切身利益,還深切關系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近年來,媒體多次報道了勞動者上訪事件頻發,這歸根結底是因為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的不完善,導致處理結果很難讓勞動者滿意。因此,我國必須對勞動爭議機制進行建設,發揚優秀,去除糟粕。
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但相關的制度建設不到位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穩定、不和諧,因此,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建設作為相關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完善。
[1]戴事雄.勞動爭議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律師,2016(6).
[2]陳雷.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6.
[3]李愔.中日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5.
劉玉燕(1996-),女,漢族,江西高安人,南昌大學法學院法學系,本科在讀。
D
A
2095-4379-(2017)15-02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