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馨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
未成年人格障礙的犯罪預防和矯治
楊馨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我國法律意義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者。隨著社會發展,人格障礙問題日益嚴重,而未成年的人格障礙者尤為突出。人格障礙與犯罪的關聯性值得關注,而未成年犯可塑性高,因此,探討未成年的人格障礙者犯罪問題的預防和矯治可謂刻不容緩。
未成年;人格障礙;犯罪預防;犯罪矯治
人格障礙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人格的異常破壞了行為的統一性和目的性。通常其產生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續到成年乃至終生。
人格障礙大多始于青少年期以前,而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自我控制力薄弱,所以危害性往往不讓成年罪犯。第一,未成人年常處在學齡,在學校生活中,由于這種障礙而難以遵規守紀,破壞教學秩序,導致對同學以及教師的不良影響。第二,學校中的約束較多,但未成年人格障礙者自身缺少控制能力,如此一來造成了內在的矛盾,反過來又使得他們更加尋求本能沖動的釋放,使得他們的犯罪率居高不下。第三,人格障礙者需要特殊關懷,但在社會機器中,他們受到的對待與普通人無異,因此不利于他們的身心成長。但其本身也是具有危險性的,長此以往則可能發展出犯罪行為,對人們造成傷害。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犯罪預防和矯治。
預防人格障礙者犯罪的前提是識別人格障礙。實踐中人格障礙的未成年人的異常表現往往被歸類為兒童不安分的天性或青少年的沖動,忽視了其反常行為背后的原因,因此放縱其生長,最終導致無法挽回的后果。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第一,加強對教師的相關教育;第二,要求學校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并配備心理咨詢室;第三,定期組織家長和教師一起進行兒童心理健康的學習。環境對未成年的心理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作為特殊的一環,需要多方面的關注。
明確人格障礙后,才能開始正式的干預。這一環節同樣需要相關的知識儲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社會性。人格障礙患者常常與世隔離,異常的行為表現使得他們難以正常社交,而通過社會化的培養可以防止他們偏離正確的軌道。著名犯罪學家弗雷達。阿德勒曾經研究過全世界十個犯罪率最低的國家,發現他們的共同點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家庭仍然是牢固的社會細胞或家庭和親屬體系適應了現代化社會”。其原因可能在于良好的家庭培養了社會成員的親社會行為。①對學生親社會行為的培養,是預防的根本途徑。不管是學校教育抑或家庭教育,都應該注重這一點。
矯治是心理預防的補救性措施。現今各種矯治療法層出不窮,比如物理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等。在某種程度上起效的療法并不見得能夠普遍適用于一切犯罪行為的矯治。首先,人格障礙者的犯罪不同于普通人的犯罪,其次,未成年的人格障礙患者犯罪也不同于成年的人格障礙患者。因此,對于未成年人格障礙犯罪的矯治具有特殊性。
我國犯罪矯治實驗中,主要分為監禁矯正和社區矯正。獄內主要實施勞動改造的手段,而獄外曾以勞動教養制度為重點。自2013年勞教制度廢除以來,推行社區矯正已成為我國犯罪矯治發展的重要趨勢。②未成年犯罪人員的社區矯正指將符合條件的未成年犯置于社區內實施矯正,以矯治犯罪意識、使其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的執行活動。據此,本文認為社區矯正適合未成年人格障礙罪犯。首先,對于人格障礙患者,尤其不能去社會化。如前所述,培養親社會行為是預防犯罪的根本途徑,脫離社會的監禁刑罰更可能使少年犯變本加厲,偏離正軌。將他們放在熟悉的環境里管教可以減少抵觸心理,也可以靠社會環境影響他們的行為。其次,社區矯正制度是順應國際少年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③目前的潮流是“以少年保護為主,以少年責任為補充”,司法制度應該允許人性化的存在。但法不容情,社區矯正的條件未滿足的,不能因為特殊原因逃脫應有的刑罰。當下需要的是完善社區矯正制度和配套設施。其中由于人格障礙這一心理因素的原因,其配套制度和設備的要求具有特殊性,還需進一步探討和投入。
患有人格障礙的未成年犯由于具有未成年和人格障礙這兩個因素而具有特殊性,因此在他們的犯罪問題上應該重視預防,伴隨矯正。預防方面,社會因素的影響十分重要,學校和家庭是未成年成長的主要環境,及時發現及時干預是宗旨。為此要加強相關教育,培養學生的親社會行為。矯正方面,就我國國情以及國際社會上的趨勢來看,社區矯正是不二選擇。但其中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配套制度和設備的要顧及未成年犯罪人員的心理因素和年齡因素,二是社區矯正要避免成為逃避刑罰的天堂。
[ 注 釋 ]
①包秋翠,冉亞輝.教育中的精神變態人格障礙的問題與防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6,6,29(6):63-64.
②王魯玥.犯罪矯治措施的法理與心理學基礎[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29(2):19.
③武志堅,鄒學忠.論我國未成年犯罪人社區矯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9,10:62-63.
楊馨瑩(1996-),女,漢族,湖北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
C
A
2095-4379-(2017)15-02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