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燕
(邢臺日報社,河北邢臺054000)
論新媒體在社會核心價值觀傳播中的價值體現
□謝曉燕
(邢臺日報社,河北邢臺05400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離不開有效的傳播方式,這既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需要,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價值訴求。
一直以來,傳統主流媒體宣傳黨的聲音、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諸多方面擔當重要角色。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壯大,其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愈加凸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網上輿論工作主要是新媒體的涵蓋區域,這既是對新媒體的期待要求,更是為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好的契機和平臺。
相對于傳統傳播媒介,新媒體打破了信息傳遞的時間性和空間性局限,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學習理論知識、了解各種價值觀念,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提供了便利。
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新媒體的發展,人們使用網絡等新媒體的時間逐步增多,而用在其他傳統媒體上的時間卻有逐步遞減的趨勢,新媒體已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第一來源,其即時通信、搜索引擎、網站新聞、博客、個人空間、微博等功能促使網絡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交流、娛樂方式,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條件,使其成為核心價值觀傳播的新渠道和新平臺。
新媒體的話語表達和傳播方式,綜合運用圖文、圖表、動漫、音頻等多種形式,生產更加立體、更加鮮活、更富個性的產品,滿足受眾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各自作用,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實現1+1>2的作用。
充分發揮新媒體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的作用,就是要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取新媒體之長,補傳統媒體之短,改變傳統媒體內容上的模式化,以內容建設為根本。發揮好傳統媒體采編優勢和信息資源優勢,把傳統媒體原創內容、權威信息、言論評論、深度解讀向新媒體延伸,生產適應新媒體特點的精悍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新聞產品,在融合發展中主導輿論,發揮主流媒體的主渠道作用。
此外,加快創新內容生產機制,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內部流程再造,推進采編流程信息化、數字化改造和全媒體內容采編融合,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內容一次制作,多種生成和立體化傳播。
信息時代,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生產力。由于傳統媒體節目制作需專業采編隊伍,信息內容層層審查等,往往在傳播時效上滯后。但是,傳統媒體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例如具有比較專業的制作團隊和管理機制,信息傳播正規嚴謹并具有較強的公信力等。
與之相比,新媒體信息可隨時隨地發布和分享消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傳播時效上即時及時。
新媒體綜合發布平臺多樣化,融合了可移動網絡、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服務設施,打通了移動通信網和互聯網的界限,用戶可以通過新媒體即時向外發布信息。
據有關資料,傳統媒體的話語權明顯削弱,報紙發行量日趨下降,讀者日趨老齡化,電視收視率下降。從1990年到2011年20年美國報紙發行量下降了30%,傳統媒體市場份額不斷縮小,英國、美國、日本每年網絡都超過了同期報紙。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短板,新媒體具有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等特點。針對不同受眾,節目菜單化、個性化,精準投送,實現了從受眾實際出發,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新媒體針對不同受眾,只有對象化才能目的明確、有的放矢,區分層次、循序漸進,制作的節目才能讓受眾聽得懂、貼近生活、貼近人心。互動化才能有上下聯動、真情交流、感情互動,才能引起強烈的共鳴,產生無窮的力量。
(編輯: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