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晨
(周口晚報,河南周口466000)
數字媒體時代報業的危機與轉型分析
□郭怡晨
(周口晚報,河南周口466000)
當下數字媒體時代真正到來,但很多報業經營者還沒很好地認識到這種媒體的運行發展機制及變遷趨勢,也使得傳統報業遭受巨大沖擊,發行量減少,經濟陷入困境,采編模式變得不合時宜。在這種境地下就需要報業能夠積極地和數字媒體進行融合,這是多媒體發展趨勢需要,也是受眾本位和市場經濟要求。所以,在數字媒體時代,筆者對報業的發展與調整對策進行了分析。
(一)報紙發行量下降
隨著大量網絡主體誕生,訂閱量在連年減少,很多報業工作者抱怨報業不景氣。一些全國性報紙和專業類報紙,發行量驟減已是多年的事情,一些老資格的知名品牌報紙也開始降低批發折扣,傳統報紙市場在不斷萎縮,根本問題在于市場發生了變化。當下,我們發現,每天打開網頁,登上聊天工具,各種新聞頁面就會彈跳而出,既簡單又迅速。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覺得存在了幾百年的傳統報紙變得如此弱不經風。
(二)傳統報業的報道方式受到沖擊
傳統報業有著一整套的采訪和編排方式,需要大批人力和物力進行緊密配合。但微博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記者,大部分的微博使用者還是最為普通的老百姓,各種民生新聞事件,他們都是新聞現場的親身經歷者,有條件接觸到第一手信息素材。傳統新聞需要借助大量的設備,而微博幾乎不需要太多設備,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隨時隨地發布。
(三)傳統報業面臨著經濟上的困境
報業發展靠的不僅僅是發行量,還有大量的廣告費用和其他費用,但隨著各大門戶網站的崛起,投放廣告的客戶已開始大規模地轉移到網絡平臺上來,因為相比傳統報業的受眾,網絡受眾更為迅速、更廣泛,也更持久,而且費用相對低廉。傳統報業遭受如此強烈沖擊,要想繼續保持影響力和生存力就必須考慮與數字媒體融合。
隨著科技發展,開始出現新媒體這種便捷交流方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截止到2015年12月底,中國網民約為6.8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占總人口的50.3%,相當于一半中國人在使用互聯網,“互聯網+”行動計劃不斷促進企業發展,互聯網對于整體社會的影響已進入到全新的階段。
(一)便于報業發展的需要
當前背景下數字媒體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單單對于報紙而言。因為人們已有更多的自主選擇,能根據自己意愿而選擇和決定使用各類不同的媒介平臺,且可隨意組合進行發送和接收,是一種綜合性的媒介。在先前媒體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所有的媒體都會受到各種技術限制。到了數字媒體時代的環境下,特別是數字、網絡和信息技術,讓一切的缺陷都不再是問題,通過取長補短來為各種媒介實現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滿足受眾需求的需要
報業轉型也是一種以“受眾”為本位服務的必然歸宿。受眾本位意識的理論是傳播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理論,受眾本位強調的接受者的主體地位,在傳播活動中,受眾既是出發點又是最終歸宿,是新聞傳播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在如今這個時代,一切都是高節奏的,一切都是講究速成的,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需要的信息也多,受眾對信息的消費需求從特定空間存在轉變為全方位空間存在。傳統報業中的信息渠道比較單一,沒有網絡媒介的信息海量性、中心擴散性以及即時互動性等眾多優點。面對這些新的需求變化,傳統報業需要革新自己,實現傳統媒體融合新媒體,搞好深度報道,做足內容。
(三)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報業實現與新技術的融合,也是市場經濟的規律作用的結果,只有符合市場經濟規律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產業經濟學認為,不同媒介分別生產、傳播這些信息產品的成本總和往往是高于一個媒介集中生產、傳播兩種或多種信息產品時的成本,即稱為“范圍經濟”,這是報業進行媒介融合的強大動力,報業的革新也是一種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集中顯現。隨處可見的互聯網及無線信號使娛樂、電子商務、有償信息服務等業務逐步發展起來,實現從傳統單一廣告收入向新媒體增值業務盈利轉變,轉入多元化媒體經營,這都為報業提供新的市場機會。
(一)更新理念,積極參與數字媒體時代競爭
針對目前報業出現的現狀,首先需要從理念上進行變革,將傳統報業融入到全媒體時代的發展之中來。作為報業的決策者必須認清形勢,在經營管理上必須采用全新的理念,要敢于面對網絡的沖擊。但只依靠新的理念也是不行的,更應該有革新的計劃和方案,筆者認為必須具備新聞資源共享與信息整合的創新理念、平面媒體數字化運營能力整體布局理念、媒體采編經營理念再造、媒體組織與人才再造理念、產品再造的理念,以利于數字媒體時代報業的轉型。
(二)根據最新技術,構建報業發展平臺
技術是傳統報業中的三大經營要素。之前的采編系統無法做到滿足多媒體終端共享的可能,而以網絡為主導的報業全媒體技術平臺,可以實現與紙質媒體銜接的報紙制作、加工、排版流程,也能實現數字報紙的加工、制作、管理,實現和網站內容制作相連接,實現各個媒體之間的信息分享與互動。數字技術實現了新聞業務的網絡化和自動化改編,使得報業的采編能力得到提升,采編業務的工作流程也發生了改變。
(三)以市場為導向,拓展新的市場
全媒體時代報業要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鏈,要建立的是一系列服務,不再是簡單的編輯思路的產物,而是實現產品的多樣化、差異性、個性化定制。比如,時下比較流行的網絡報紙和手機報,通過手機客戶端和電子閱報器來進行閱讀,將網站廣告和報紙廣告捆綁起來進行經營。
關于報紙是否會由于網絡取代而導致最終消亡的疑問由來已久,互聯網出現后,許多業內專家學者都對報紙等傳統媒體的未來發展持不看好的態度。以網絡為代表的數字媒體的誕生對400年以來報業發展會產生不小的沖擊,且是最為深刻的一次危機,但也是一個重要發展機遇,它倒逼傳統媒體更新理念,吸納新技術,以實現轉型,媒介融合最終會促成產業大融合,在全媒體的背景下,內容和服務將再一次成為媒體最核心的要素,在一個數字媒體平臺上向社會提供其需要的信息與服務,從而更好地促進時代的發展。
(編輯:高秉喜)
《中國地市報人》書畫攝影作品征集啟事
書法、繪畫和攝影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在中國地市報人大家庭中,活躍著一批熱愛書法繪畫攝影藝術的新聞采編人員。為了給新聞隊伍中的廣大書畫攝影愛好者提供一個切磋技藝、交流對話的平臺,也推動全國地市報新聞采編隊伍文化藝術的大繁榮,《中國地市報人》雜志將不定期免費推出“中國地市報人書畫攝影作品展示”專版,并面向全國地市級新聞媒體書畫攝影愛好者征集積極向上的優秀書畫攝影藝術作品。希望廣大新聞書畫攝影愛好者以展示活動為契機,積極創作,踴躍投稿。展示作品以書法、繪畫、篆刻、攝影為主。作品可發送以下任一電子郵箱:616202109@qq.com,2655696318@qq.com。咨詢電話:0717-6441230,6442327,646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