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寶元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eijing International Book Fair,以下簡稱“BIBF”)創辦于1986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創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國際書展平臺。伴隨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BIBF30年間取得了長足進步。2016年舉辦的第23屆BIBF,展覽面積達到78600平方米,參展國家和地區達到86個,參展商達到2407家,達成中外版權貿易協議5018項,分別比創辦初增長10.07倍、2.46倍、10.56倍和51.73倍。從硬指標看,BIBF已僅次于法蘭克福書展,成為全球第二大書展。但實事求是地講,在書展吸引力、競爭力和影響力等軟實力上,BIBF不僅與法蘭克福書展相去甚遠,也與倫敦書展、博洛尼亞兒童書展等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國發展的時代要求。BIBF作為國家級的國際書展平臺,承擔著新的歷史使命:踐行文化自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強競爭、強吸引、強影響平臺。結合BIBF發展現狀,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需要著力提升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提升書展自身的軟實力,即在國際書展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轉變發展方式,由硬指標的數量式增長,轉型為軟實力的內涵式提升,在完成從小到大發展后,實現由大變強;二是提升服務走出去的能力,即在增強書展軟實力的同時,更好地發揮“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平臺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塑造良好的國家形象,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是BIBF國際傳播能力的一體兩面。
西方現代會展業的發展歷史表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投入是展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企業是展會品牌塑造的重要主體,市場運作是展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BIBF的發展歷史也證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主辦單位的領導,中國出版集團下屬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的承辦管理,以及中國經濟社會和出版業的快速發展,共同奠定了其今日的國際地位和世界影響。在未來發展中,充分發揮政府、企業和市場三方面的聯動作用,是BIBF提升國際地位,增強書展發展動力和前進力的關鍵。
BIBF是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直接領導下發展壯大的。在新的時代要求下,總局等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注入更多的新聞出版、文化以及教育科技資源,將BIBF打造成我國文化對外開放的旗艦品牌、產業國際化發展的交流平臺、全民閱讀的推廣平臺。同時,也要從走出去全局著眼,不斷優化BIBF與國內其他文化博覽會、孔子學院、中國文化中心等文化機構的資源配置與合作方式,增強呼應效應,不斷強化BIBF作為家門口走出去平臺的地位。
依托城市資源,塑造書展品牌,是國際上各大書展的成功經驗。法蘭克福書展作為“出版界的奧林匹克”,繼承的是美茵河畔法蘭克福600多年來歐洲圖書貿易重鎮的歷史基因。倫敦書展也注重打城市牌,依托倫敦作為創意產業之都的城市品牌與資源,2015年開始舉辦倫敦圖書與銀幕周。BIBF立足北京,地利優勢突出,需要進一步發揮北京市人民政府作為主辦單位的作用,借助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強化資源整合,與首都規劃、北京城市建設融為一體,擦亮這張“文化名片”。
BIBF雖已聞名世界,但卻尚未融入全球展覽行業,應盡快加入全球展覽業協會(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UFI)等國際協會。這一方面能夠提升BIBF國際認可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習國際書展及其他專業貿易展會的辦展經驗,提高辦展的標準化、國際化水平。同時,書展競爭日趨激烈,產業融合加速發展,新的形勢要求BIBF著力加強市場研究,深入研究國內外書展、出版及文化產業的發展趨勢,識別、研究、滿足、創造參展需求,增強市場吸引力;并更加注重提高專業運營能力,加強展會科學管理、項目運作、人才隊伍建設等,提升服務品質。
BIBF是參照國際書展創辦的,也始終注重對國際書展辦展方式的學習,如主賓國、童書館、繪本展等都是學習各大書展的創新成果。在產業國際化、數字化、市場化的背景下,BIBF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扎根出版、創意延伸,在展區規劃、論壇設計、活動組織等方面,與產業對接,與國際接軌,突出展區的功能化、論壇的專業化、參展的多元化、活動的熱門化,在出版合作、文化交流方面形成蝴蝶效應,成為國際出版創新發展的東方坐標與重要事件。在未來發展中,著力提升融合發展、國際合作、全球營銷三個方面的能力,是BIBF提高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核心。
近年來,國際上有代表性的書展紛紛在出版與創意融合方面做文章,創亮點。法蘭克福書展在6個展館的不同出版展區分別設立“熱點”展區,倫敦書展設立跨媒體展區和倫敦圖書與銀幕周。這均體現了融合發展的理念,既順應了產業發展,也保持了書展的吸引力。從實際效果看,兩大書展近年來新興產業和創新人士的參展數量不斷增長。相比之下,BIBF近年來雖聚焦出版創新,在數字出版、童書等方面形成了亮點,但在出版與創意產業的融合方面亟待加強,需要通過展覽創新,增強對國內外創意產業、企業和人士的吸引,營造融合創新氛圍,跟上國際步伐,引領國際潮流。
引入國際合作伙伴、頒發國際性獎項,是提升書展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在引入合作伙伴方面,倫敦書展2016年與國際出版商協會合作舉辦國際出版商協會第31屆大會,2017年與尼爾森公司合作舉辦量子大會(Quantum Conference),成為全球書展的市場焦點。在頒發國際性獎項方面,倫敦書展2014年開始設立國際出版卓越獎系列獎項,10多個獎項將歐美市場、新興市場和主賓國一網打盡,讓參展商皆大歡喜。相比之下,BIBF與國際組織和企業的合作,以及國際獎項的設置還少之又少。尤其是,要加強與具有國際影響的行業組織和企業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引入或創設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論壇、獎項、活動等,成為提高國際影響的品牌擔當。
數字時代,新的交流模式和傳播方式時刻顛覆著傳統書展的功能。如何不斷增強國際參展商、專業觀眾和大眾的參與度,持續引發國際市場的關注,是全球書展業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為此,法蘭克福書展不僅在書展期間舉辦“故事驅動大會”(StoryDrive),還以“講故事·賣故事”為主題,拓展新興市場。如2012年入駐京交會,每年5月舉辦“故事驅動中國大會”;2015年開始與新加坡出版商協會合作,每年11月舉辦“新加坡出版研討會或故事驅動亞洲大會”。倫敦書展也是如此,2016年與上海書展簽署倫敦圖書與銀幕周和上海國際文學周合作備忘錄,互請雙方作家出席各自活動。博洛尼亞兒童書展也巡回舉辦“博洛尼亞插畫展”,2016年以來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舉辦“巧遇全球最美插畫”中國巡展。相比之下,BIBF雖然每年在我國參加全球各地書展時,舉辦推介會,但僅是宣講,形式單一。這既體現了BIBF國際拓展能力的薄弱,也反映了BIBF可拓展子品牌的缺乏。同時,更應看到,各大書展的全球營銷,靠的是成熟商業模式的支撐。因此,BIBF需要在品牌內涵、產業引領和國際共性等方面加強項目創新,構建共贏的商業模式,并以此為基礎,創立可在全球全年推廣的子品牌論壇或專題展覽,以全球營銷提高國際市場的參與度,增強對國際展商的吸引力。
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我國發展的時代要求。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BIBF的責任擔當。目前,BIBF初步形成了展示我國出版成果和發展成就、促進版權輸出、深化國際合作的走出去服務體系,仍需持續創新,不斷豐富家門口走出去平臺的功能。在未來發展中,圍繞服務走出去,構建集展覽、研討和傳播“三位一體”的書展體系,是BIBF助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的重點。
在中國出版成果的展覽中,堅定貫徹“四個自信”,加強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的展區規劃和專題展示,對參展的國內出版單位歸類分區,對參展圖書統籌分類,向世界全面展現中國的發展成就,展示中國出版和文化產業的新興業態、創新成果與商業魅力。同時,落實國家外交、文化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布局,加強面向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招展力度,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邀展力度,并結合年度外交重點開展“事件”策展,從而以更廣泛的引進來促進更深入的走出去。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具潛力的經濟市場,也是全球最具潛力的文化市場。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等對中國市場的長期耕耘與持續拓展,便是最好的注腳。因此,BIBF要增強市場自信,進一步創新論壇形式,以北京國際出版論壇為核心,持續創建有層次、分專業、聚熱點、強吸引的論壇體系。在不斷細化版權、童書、教育等出版領域研討的同時,創新拓展出版與科技、影視、游戲等融合發展的研討。在研討中,突出中國主題的合作研討,加強國際產業發展共性問題的探討,深化專業熱點的商討,推動國內與國外出版、創意產業的有效對接與深入合作。以商業的共贏成果,實現國際參展由“請進來”轉變為“主動來”。以商業的力量,吸引國際展商和專業觀眾自覺地了解中國、認識中國、接受中國。
時至今日,BIBF已經由版權貿易型專業書展轉變為集展覽展示、版權貿易、出版合作、專業研討、文化展覽、閱讀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會展。因此,一方面要著力加強出版走出去的服務。加強書展期間新書發布、合作簽約的組織和宣傳。提升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的國際影響,借助獲獎者的智力和資源,建設實施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中外圖書互譯計劃等國家翻譯工程的重要智庫。加強海外圖書館、國際電商、實體書店的招展,成為實施中國出版國際傳播工程的重要平臺。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北京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與大學、圖書館、劇院、博物館、科技園等的合作,共同舉辦專題展覽、論壇、活動等,形成以出版走出去為核心的立體文化傳播模式,不斷增強BIBF作為“聯接中外、溝通世界”平臺的國際傳播效應。
BIBF經過30年的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大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歷史使命,要求BIBF既要切實提升書展的軟實力,又要加快提升文化走出去的服務能力,打造強競爭、強吸引、強影響的世界級書展平臺,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更大貢獻。